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2023年03月27日21:51:14 科学 4052

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 天天要闻

近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板利片区子母山山脚监测发现,桉树被白头叶猴猴群采食。据观察,白头叶猴采食的桉树品种为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林木起源为人工种植,树龄约8年。被采食部分包括树皮、树枝、树叶。

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 天天要闻

我们知道,桉树树叶是澳大利亚树袋熊的主要食物,而世界濒危、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白头叶猴也被发现采食尾巨桉,再一次证明了桉树并非有毒树。

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 天天要闻

广西引种桉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的种植面积高达4550万亩,超过全国数量过半,每年生产木材超过3000万立方米,妥妥的广西第一用材林树种。

然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桉树一直备受争议,各种各样或真或假的传言层出不穷,其中尤以“桉树有毒”最受关注,毕竟桉树在广西无处不在,随处可见,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尽管官方部门曾多次澄清、辟谣,但仍无法平息传言,且还有越来越激烈之势。

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 天天要闻

还记得,网上曾流传过一起所谓的“桉毒”事件,发生在2014年5月24日。广西上林县西燕镇拉欧庄村民卢某出现腹痛、腹泻、头晕等中毒现象,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是桉树的毒水渗入水窖所致。后经调查,查明是他给自家的桉树施放了一种名为“呋喃丹”的剧毒农药,因为下雨农药渗入了自家的水窖中,导致他发生中毒。

那只是一个剧毒农药残留事件,完完全全与桉树无关。传言四起的原因,无非是背后的利益博弈,还有就是无处不在的红眼病所致。

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 天天要闻

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 天天要闻

树袋熊喜食桉树树叶,白头叶猴也以桉树树皮、树枝、树叶为食,虽然人与动物之间有差异,但动物食用桉树足以证明桉树没有毒性,如果硬说桉树有毒,那岂不是给桉树扣上莫须有的罪名。

其实,桉树树叶可供药用,其药性平、辛、苦,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收敛生肌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肺炎、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疾病等。民间的应用简单又方便,比如桉树叶煮水喝来预防流行感冒,桉树叶煮水洗澡来缓解肌肉疲劳等。

上世纪60年代,广西某地流行麻疹及感冒、脑膜炎,当地政府要求村民用桉树叶煮水,大碗饮用。还有网友回忆道,他在读中学的时候,有一粉店老板用桉树叶煮水当茶喝,他和同学几乎天天都喝,从来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 天天要闻

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 天天要闻

既然桉树没有毒性,桉树为什么会给人有毒的错觉呢?原因就是那桉树独有的桉树油。

桉树含有桉树油,会散发出类似樟脑和冰片的强烈气味。这种刺激性气味有人觉得香,也有人觉得臭,对这种气味过敏的人会认为其有毒。

人类对气味的敏感度、喜好度各有不同,就如有人独爱榴梿、有人望而却步一样,如果单单凭桉树油的气味断言其有毒,岂不是想当然了!

那么,桉树油是什么样的东西呢?

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 天天要闻

桉树油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可通过桉树叶、枝经蒸汽蒸馏而获得,其主要成分是桉树脑,一般含量达70%-90%,并含少量的醛和萜烯等,因具有良好的杀菌特性,因此经常作为化工原料,用于止咳剂、漱口水、牙膏、牙粉、除臭剂和其他个人卫生用品。

还有一点,就是桉树油有驱蚊的功效。桉树引种之初,大多种植于庭院之中或者房前屋后,除了观赏之外,驱蚊也是一个考量。

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 天天要闻

最新发现了白头叶猴可以桉树为食,也再次证明了桉树无毒,我们知道这仍无法平息“桉树有毒”的传言,肯定有人又会反问:怎么不去桉树林区里体验一下?

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 天天要闻

国有林场一直是广西桉树发展的先锋,特别是自治区直属的国有林场遍植桉树,而林场职工长年累月生活、工作在桉树包围之中,也没有体验到传说中桉树所谓的毒副作用,比如东门林场、高峰林场、钦廉林场等,他们大规模种植桉树30多年,也没听说过有职工受到此类毒害。

我们可以理性思考一下:在长达100多年的引种历史中,从未见过桉树有毒的研究报告,也从未见过桉树有毒的真实报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 天天要闻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凡事具有多面性。出发点不同,对桉树的评价也就不同,不奢求一千个同样的评价,但评价之前,做一些客观的了解和理性的思考,我们就不会轻易一棒子把桉树打死。键盘侠容易做,但我们不要做了某些人帮凶。

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 天天要闻

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广西桉树能够短时间内广泛种植,取得令人咋舌的成就,肯定有着巨大的理由。

想想,多想想吧。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多面性的双氧水 - 天天要闻

多面性的双氧水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H₂O₂),是一种常见且独特的化学物质。它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正如许多化学物质一样,双氧水具有着复杂的性质和多面的特性,这些特性既可能带来巨大的益处,也可能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 天天要闻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迈威生物为爆发中的创新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两项BD合作,与齐鲁制药就长效G-CSF产品8MW0511达成的合作(3.8亿元首付款+1.2亿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业化的经典双赢;而与谷歌系抗衰老巨头Calico围绕IL-11单抗9MW3811的联手(2500万美元首付款+5.71亿美元里程碑款),则彰显全球视野下的价值挖掘能力。两项...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 天天要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紧扣全年任务目标,以“大干100天 决胜上半年”劳动竞赛为载体,全面掀起夺油上产热潮。广大干部员工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用汗水书写担当,用实绩回应挑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环保平稳受控,经营业绩稳健向好,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石...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 天天要闻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期间,第四届“汉江湾”汉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动在硚口区汉江湾上演。武汉云豹救援队联合台湾苗栗县水上救生救难协会、苗栗县救难协会、桃园市水上救难协会,首次以完整建制展开跨海峡救援协作综合演练。 联合救援协作综合演练现场。图/九派新闻 上午9时,随着信号弹升空,云豹救...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 天天要闻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Nature期刊最新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展示了机器人控制领域的重大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视觉运动雅可比场"技术,能够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各种复杂机器人系统,彻底摆脱了传统建模方法的束缚。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 天天要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当AI从工具到与人类齐平,再到超越人类,我们该如何自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向在座的听众们抛出这一问题。这是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人民政府礼堂举办的“以科学的态度认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关系——从初始到对未来的期许”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现场,陈虔为西红门镇政府近百位公务员带来一场融合AI技术解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