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表面没有水,木卫一还可能有生命吗?

2023年03月15日21:33:09 科学 5850

木星的卫星木卫一是太阳系中最独特、最有趣的天体之一。它以其令人难以置信的火山活动而闻名,有400多座活火山向太空喷射硫磺和其他化学物质。但是木卫一还有什么更值得注意的地方吗?有没有可能这颗卫星上存在某种生命形式?

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表面没有水,木卫一还可能有生命吗? - 天天要闻

木卫一上有生命的想法乍一看似乎很牵强。毕竟木卫一是一个贫瘠的岩石世界,不断受到辐射和其他恶劣条件的轰炸。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这颗卫星上可能存在一些非常基本的生命形式,以微生物的形式可以在极端环境中生存。

使木卫一成为潜在宜居星球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它的火山活动。木卫一上的火山受到木星引力的潮汐力的推动,这种引力不断地挤压和拉动木卫一表面。这就产生了大量的热量,反过来又推动了火山活动。

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表面没有水,木卫一还可能有生命吗? - 天天要闻

这种热量也在木卫一上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环境,一些地区的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嗜极微生物能够在如此极端的温度下生存,它们利用特殊的蛋白质和其他机制来保护自己免受高温的影响。

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表面没有水,木卫一还可能有生命吗? - 天天要闻

使木卫一成为宜居星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水的存在。虽然人们认为木卫一表面没有液态水,但它的地下可能存在海洋,这些海洋是由月球火山活动产生的热量保持液态的。在太阳系外的其他卫星上,如木卫二和土卫二,也发现了这样的地下海洋,可能为微生物生命提供家园。

当然,木卫一上是否存在生命仍然是未知的。这颗卫星上的条件极其恶劣,即使是最极端的生命形式也可能无法生存。然而,木卫一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对科学家来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景,他们渴望探索这颗独特的卫星,并更多地了解它潜在的宜居性。

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表面没有水,木卫一还可能有生命吗? - 天天要闻

在未来几年,科学家计划向木卫一发射宇宙飞船,对其表面和内部进行更详细的研究。这些任务可以帮助我们回答一些关于木卫一宜居性的关键问题,以及这个神秘的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总之,虽然木卫一上有生命的想法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颗卫星可能存在一些非常基本的生命形式。木卫一的极端条件无疑对任何形式的生命来说都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生存环境,但在这颗卫星上发现哪怕是最小的微生物的可能性对科学家和太空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景。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为在国外知名期刊发文,高校学者主动联络境外组织,偷贩涉密敏感数据 - 天天要闻

为在国外知名期刊发文,高校学者主动联络境外组织,偷贩涉密敏感数据

5月11日,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发文,披露一起“高校学者为发论文偷贩涉密敏感数据”案件细节。近年来,部分境外机构和个人为攫取利益,对我经济、民生、科技等重要领域实施情报窃密活动,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与此同时,部分境内人员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为达到个人目的,违规将相关数据传输至境外,相关风险隐患...
我国近海将有5~7级风 - 天天要闻

我国近海将有5~7级风

一、近海海域天气实况 5月10日14时至11日02时,东海北部海域出现了5~6级、阵风7级的西北风,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南海北部海域、北部湾出现了5~6级、阵风7级的东北风或偏北风。 ....
这位活到117岁的超级老人去世后,科学家发现她的基因强得可怕 - 天天要闻

这位活到117岁的超级老人去世后,科学家发现她的基因强得可怕

图片来源:Unsplash《环球科学》杂志迎来了自己的播客节目欢迎订阅《环球科学》播客,每月更新一次,听科学家与我们编辑一同探讨形形色色的科学问题。在最新一期节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环球科学》多次合作的译者、两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跟我们聊了聊青春期可以培养的能力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视角。撰文|clefable审...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 天天要闻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近日,在贵州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的全省野生兰科植物监测过程中,科研人员首次发现贵州植物新纪录属——杜鹃花科假沙晶兰属,以及隶属该属的两个贵州新纪录物种——浙江假沙晶兰和球果假沙晶兰,它们因独特的外观和神秘的生长习性被称为“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 天天要闻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水、脂肪和蛋白质,三种平平无奇的物质,为何能承载人类的智慧与情感?大脑的功耗相当于一个14瓦灯泡,为何能实现强大的认知能力?人类如何用科技对抗大脑深处血管上的“微型炸弹”?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总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别呈现了《科学之美》的演讲和舞蹈。为了呈现更多维度震撼人心的科学之美,总台社教节...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 天天要闻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据央视新闻消息,据俄新社10日消息,苏联于1972年3月发射的“宇宙-482”自动探测器近日已坠入雅加达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该探测器原计划飞往金星,由于助推器故障,未能脱离地球轨道。随着时间推移,探测器的高度越来越低,最终坠回大气层。该装置直径约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总台记者 程谟)编辑 毛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