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院士团队:新冠感染20个月后,部分康复者仍为后遗症困扰

2023年02月18日21:21:16 科学 9497

据北京大学新闻网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团队日前在《molecular psychiatry(分子精神病学)》上发表了题为“the phenotype and prediction of long-term physical, mental and cognitive covid-19 sequelae 20 months after recovery, a community-based cohort study in china(中国一项基于社区的队列研究:恢复20个月后新冠肺炎后遗症的长期生理、心理和认知表现型及预测)”的文章,发现新冠感染20个月后,部分康复者为后遗症所困扰,需要根据不同的后遗症类型开展针对性的康复干预措施,从而使康复者尽快恢复正常功能

陆林院士团队:新冠感染20个月后,部分康复者仍为后遗症困扰 - 天天要闻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数亿的新冠感染者在急性期症状消失的数月后仍面临长期后遗症的困扰。根据202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病例定义,新冠后遗症是指新冠感染后3个月出现症状,最短持续2个月,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

症状主要包括疲劳、呼吸困难、认知问题(健忘或注意力不集中,通常被称为脑雾),还包括嗅觉和味觉丧失、肌肉疼痛、胸痛、心悸、食欲不振、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然而,面对复杂的长新冠/后遗症症状,全球尚缺乏对新冠康复者长期后遗症表型特征的系统认识及相应的临床指导建议,为了总结新冠康复者的长期后遗症的临床特征,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干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团队联合武汉市武昌医院在武汉市建立了基于社区的新冠康复者随访队列。

陆林院士团队:新冠感染20个月后,部分康复者仍为后遗症困扰 - 天天要闻

该研究在2021年10月至11月间对武汉市洪山区曾在2020年12月前感染新冠的社区居民进行调查,最终纳入1000名15岁以上的新冠康复者。采用潜变量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一般、心肺、精神、神经认知和消化五大系统的27种症状进行分类,确定了4种后遗症分型(图1、图2),分别为完全康复或轻度组(44.9%)、中度伴随躯体症状组(29.2%)、中度伴随认知和精神心理症状组(9.6%)和重度组(16.3%)。

陆林院士团队:新冠感染20个月后,部分康复者仍为后遗症困扰 - 天天要闻

陆林院士团队:新冠感染20个月后,部分康复者仍为后遗症困扰 - 天天要闻

此外,研究团队探索了影响后遗症分型的因素,发现合并基础疾病、具有精神疾病病史、诊断为重型或危重型新冠和急性期住院时间长者,更容易出现重度后遗症;年龄小于60岁、合并基础疾病和诊断为重型或危重型新冠者,更容易出现以躯体症状为主的中度后遗症,而急性期长期住院的女性则更容易报告以认知和精神症状为主的中度后遗症

该研究针对不同严重程度后遗症的新冠康复者提出不同的康复干预措施。对于近一半的无后遗症或轻度后遗症组,不需要进行干预,只需要进行长期随访;对于近三成的以躯体症状为主的中度后遗症组,可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等干预,帮助康复者改善躯体功能;而对于约1/10的以认知和精神症状为主的中度后遗症组,可以进行记忆、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等的认知功能训练,改善认知问题,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或行为干预,改善抑郁、焦虑、失眠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对于约1/6的重度后遗症组,应采取多学科协作的综合干预模式。

该研究针对2020年感染致病性较强的原始毒株的新冠康复者的后遗症进行分析,发现新冠感染20个月后,部分康复者为后遗症所困扰,需要根据不同的后遗症类型开展针对性的康复干预措施,从而使康复者尽快恢复正常功能。该研究对目前致病性较低的奥密克戎株感染者后遗症的康复有一定的参考及指导意义。

据悉,该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脑科学和类脑科学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赵逸苗、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研究员师乐和武汉市武昌医院心理治疗科主任姜振东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陆林、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研究所副研究员鲍彦平和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李相友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毛圆圆)

陆林院士团队:新冠感染20个月后,部分康复者仍为后遗症困扰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 天天要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当AI从工具到与人类齐平,再到超越人类,我们该如何自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向在座的听众们抛出这一问题。这是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人民政府礼堂举办的“以科学的态度认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关系——从初始到对未来的期许”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现场,陈虔为西红门镇政府近百位公务员带来一场融合AI技术解析与...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 天天要闻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7月2日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成立大会在该校举行学院将从小米、宇树、乐聚、优必选等机器人、智能制造头部企业聘请10名产业教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武大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肖晓晖教授在会上介绍,新成立的机器人学院2025年将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将依托武大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 天天要闻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作者:黄莺2025年7月1日,总部位于美国的专利池管理机构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视频分发专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专利池的首个进展——首批被许可方和许可方名单,其中字节跳动、快手和腾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 天天要闻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什么项目值得争论70多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前后历经七十余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前期工作迎来最新进展—— 宁夏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证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布了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拟选址位置、拟用地面积等信息。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 天天要闻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原标题: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队在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进发(弘扬科学家精神)一次卸货任务中,承担人员转运任务的“雪鹰301”直升机正在降落“雪龙2”号艉甲板。科考队员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摇钻。科考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闻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上运建材吗?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不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测实验室时,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统设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