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2022年12月27日22:11:09 科学 1737

导读:院士是我国科研界里面的最高荣誉称号,成为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学者,都是各行各业里面的顶尖科学家,对于推动行业发展,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建立院士制度以来,已经诞生1000多位两院院士。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钱学森邓稼先等革命先驱,还有现在大家非常熟悉的袁隆平,终南山等,都是曾经选举出来的两院院士。

这些院士在我国的各行各业都有着深入的研究,为推动国家国防事业的发展,还有社会科技的进步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 天天要闻

我国的两个院士主要分布在高校以及各地的科研所,平时除了完成学术研究以外,还会带领科研团队培养更多的研究生,甚至还会给本科生讲课,为学术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由于拥有突出科研成果的学者,最终才有可能会评选为院士,所以我国两院院士的整体年龄都偏大,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年龄基本都是在55岁以上,有个别天才级的院士,才有可能在50岁之前当选为院士。

院士年龄的结构偏大,意味着院士离世的现象也会变得更加突出。很多学者都是在将近65岁的时候才当选为院士,距离退休的时间非常近。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 天天要闻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

最近,各地都传来很多高校学者离世的信息,特别是清华北大的官网发布的诸多讣告,更是成为媒体议论的焦点。许多院士都没有熬过这个特殊的冬天,让人感到非常可惜。

根据软科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已经有54位两院院士离世,光12月份我国就已经有15位院士离世。最近两天里面,清华北大等名校都有两位以上的院士离世。

从地域分布的结构来看,这些离世的院士主要都是集中在北京以及上海等地区,北京占据绝对的数量,这也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 天天要闻

从年龄结构分布来看,离世的院士里面,70%以上都已经达到90岁,甚至有个别院士的年龄已经是101岁。这些院士的离世,也可以说是社会的正常现象。

当然,也有部分年轻的院士突然意外身亡,也是让人感到很痛心。比如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终年只有57岁,成为今年离世年龄最小的院士。

按照我国院士的平均年龄来看,如果院士的年龄没有达到70岁以上,就早早地离开人世,这对于整个科研界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 天天要闻

今年离世的50多位院士里面,有大量的院士都可以说是曾经的两弹元勋,曾经为了国家的国防事业隐姓埋名。在退休生活之余,依然选择在高校里面发挥余热。老一辈子科学家一直都有着奉献精神,这也是让人最佩服的地方。

冬季对于老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难熬的季节,所以冬季老人死亡的概率比以往的季节会更高。即使是拥有更好医疗条件的院士,面对这种寒冷的天气,身体也很难承受得住。何况现在受新冠疫情影响,医疗资源变得更加紧张,想要接受治疗,可能也会更困难。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 天天要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个别老院士是因为感染新冠以后,出现症状最终离世,大部分老院士都是属于正常的死亡,所以我们对于老院士的死亡现象,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当然,如果是年轻的院士,在这个时间点频繁离世,就需要引起国家的重视。其实,除了这些顶尖的院士以外,大家会发现有很多年轻的医学类学者最近频繁死亡,这个现象也是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比如中山大学有三位年轻医学类学者最近突然意外身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又有一位博士生导师意外身亡,终年只有48岁。这些过度劳累的医学学者,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重点对象。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 天天要闻

我们都希望这些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院士,能够一路走好。也希望我们现在的这些接力的年轻学者,特别是在医学院工作的学者,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更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近期,阳朔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通过桂林漓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监测系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的身影。白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 天天要闻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5日讯“淘淘”20 岁啦!7月5日,世界第一头人工环境下出生的长江江豚“淘淘”迎来20岁生日。从“淘淘”出生到家族发展至5头,在一代代科研人员努力下,长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种,为这一濒危物种的未来带来希望。
飞机不死,它只是坠落 - 天天要闻

飞机不死,它只是坠落

献给003号坠机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记者 王华震 摄山里的纪念仪式简简单单,从山下带上来的一束白玫瑰,分给王健、杨立群和其他队员,在曾经因飞机坠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们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洁白,山林翠绿,经过80年的自然修复,那个“巨坑”已经宛如平地,难以辨认。巨坑近旁,山势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历史上从无记载!2006年平利首次出现,被抓8小时后放生 - 天天要闻

历史上从无记载!2006年平利首次出现,被抓8小时后放生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文|万象硬核编辑|万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有人在平利县的交通局家属院中发现了一只不明身份的野生动物。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转衰老,永葆青春? - 天天要闻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转衰老,永葆青春?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转衰老,永葆青春。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每次细胞分裂时它都会缩短,当端粒变得过短时,细胞会进入衰老或凋亡状态。端粒酶是一种可以延长端粒的酶,它在某些细胞(如干细胞、癌细胞)中活性较
倪四道院士已报警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已报警

南方+客户端7月5日消息,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倪四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地震学研究,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