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一棵树时,我们很容易被它雄伟的树干、多彩的叶片、美丽的花朵、奇特的果实或种子所吸引,从而忽视一些具体的细节,这是人之常情,毕竟有这么明显的特征你不看,难道先去看那些细枝末节吗?这可真是舍本逐末了。
但是有些时候,这个“末”却是有大用的。
现在正值深冬,我在观察悬铃木枝条的时候,除了它在风中摇荡的“球”和失去叶柄保护的冬芽外,实在没有什么可看的。正在怅怅出神间,忽然看到上面竟有一圈圈的螺纹,细细查看一番,这不是芽鳞痕么!
悬铃木枝条上一圈圈的“螺纹”就是芽鳞痕
芽鳞是包在芽的外面,起保护作用的鳞片状变态叶。芽鳞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叫作芽鳞痕,它常在茎的周围排列成环,一般顶芽的芽鳞痕比较明显,侧芽长成侧枝后芽鳞痕位于枝腋处不明显,侧枝上明显的芽鳞痕是侧枝的顶芽的芽鳞痕。
芽鳞痕示图
芽鳞痕因为无明显的节间,很密集,易于和叶痕区别,所以可以根据它来判断枝条的年龄和年生长量。顶芽每年春季展开一次,每次芽鳞脱落都会留下几圈痕迹,所以数一数这根枝条上芽鳞痕的数量,再加上1就是它的年龄了。
从上往下数共有2个芽鳞痕,再加上1,这根枝条的年龄是3年
我很为这个发现而欣喜,决定要用这种方法来算一算这棵树的年龄。但这很快就遇到了困难,因为这样对一二年、三四年,甚至五六年生的枝条还是可以的,再大的枝条就很不明显或看不出来了,所以这种方法只能用来推算比较小的枝条的年龄。
这是一根5龄的枝条,上面的芽鳞痕已经不明显了
这引起了我对大树年龄判定的兴趣。
说到这个问题,很多人立刻会想到:数年轮啊!我曾经问过5个人这个问题,答案无一例外。
是啊,这是一个很直观的方法,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那就是想办法找到栽种这棵树的具体日期!这也应该是最精确的方法了。
数年轮其实也不是很精确的,先不说它要砍掉树木或使用探木钻而受到很大的限制,就是有些树木比如柑橘树以及一些热带地区的树木,它们的年轮有时一年长几圈,有时几年才长一圈,是“假年轮”;而且就是有“真年轮”的树木也会因受到虫害或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以这也只能用来估算。
树木中有很多“假年轮”情况出现
还有一种看起来很科学的方法,那就是“生长因子法”。将树木的直径乘以该品种树木的平均生长因子,从而得出树龄。
树木的生长因子是通过测量树木每年增长的直径宽度,计算得出的增长速度。因为不同树木的生长因子大小取决于树木生长的环境,比如森林里的树木长得比城市中的树木要快一些,所以这个方法也只能得到一个估算值,并不是十分准确。
这里要注意,树木的直径要取离地1.4米处的直径。
生物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透露着生命的密码,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勤于思考的大脑,你就能洞察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