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毕淑敏:人类与病毒必有一战

2022年12月09日22:58:12 科学 1318

十年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毕淑敏:人类与病毒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如今戴口罩、核酸检测、出示健康码已经成为了常态。虽然近日对疫情防控又有了新的动向,但我们仍然不知道何时才能迎来最终的胜利!


19年前,我们也经历过一次非典,好在最后我们战胜了病毒。


花冠病毒》这本书就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胜利。由著名作家、心理学家毕淑敏在201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


01. 十年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本书的副标题叫做,‘20NN年,人类与病毒必有一战’。只听名字是不是就像神预言?但这是十年前的小说。


20NN年,中国的某个城市燕市(虚构)由病毒导致疫情大爆发,科学家在显微镜下看到该病毒呈花冠状,故将其命名为“花冠病毒”。


它的外形看起来很“美丽”,但是其威力却非常大,感染者将内脏溃烂而亡,很残酷。


疫情爆发之后,燕市这个热闹的城市变得无比安静,街道上几乎无行人,店铺也几乎全关了,因为要求大家闭门不出。城市几乎呈封闭状态,只进不出。


这种情形不就是我们疫情爆发的时候吗?喧嚣的城市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冷清。


不过,和书中不同的,感染上花冠病毒必死无疑,而新冠病毒的症状并没有它那么严重。


作者还在书的前言写道,“本书纯属虚构,祈愿书中情形永不再现”。很可惜,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情形,甚至还没取得完全的胜利。


十年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毕淑敏:人类与病毒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02. 比病毒更凶猛的,是信念的崩塌


刚开始,大家都以为这场病毒很快就能攻克,可是,随着日子的一天天过去,人类大获全胜的日子却遥遥无期。


很多人变得抑郁,燕市的自杀率创历史新高。


一些人本就患有抑郁症,结果疫情封控在家买不到药,抑郁症状更加严重,想要一了百了。


还有一些人是信念的崩塌,科学家一直研制不出来防控病毒的特效药,再加上电视上报道的对被感染的人数持续增加。


一时间变得人心惶惶,大家觉得与其倒在病毒的手里,倒不如自行了断,还落个体面,不用受苦。


结果,还没等来战胜病毒,有些人就输给了自己,从而结束了生命。


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封控在家,没收入来源,但是房贷车贷却一分不少,这种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


人们知道这是一场持久战,可是却不知何时休战?连结束都不知道又怎么做心理准备呢?


就因为如此,随着时间的迁移,人的心也会开始倦怠,而这种倦怠比病毒更能要命。


但是,我们依然要相信:活着,就有希望如果自己内心都没有了可以支撑的信念,那又怎么能战胜病毒呢?


十年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毕淑敏:人类与病毒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03. 病毒除了被完全消灭,还可以与人类和平共处


现在,一些省市对于七天不做核酸不再赋黄码,对于某些公众场所的出入也不再要求出示健康码。


并且有专家指出,疫情防控的这三年,我们在适应病毒带来的影响的同时,病毒也在适应着我们,它现在能与人类和平共处了。


或许在我们的认知里,疫情的结束意味着病毒完全被消灭。但其实,病毒能与人类共处,对人类的伤害降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胜利。


书中认为病毒将会一直存在,人类完全消灭病毒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它的生命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顽强,即便是消灭了一种,以后还会出现新的病毒。


而且它们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人类还要早。地球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它们的。


花冠病毒的爆发,源自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在冰川里被封锁了几十万年的病毒得以重见天日。


“人类要么被病毒所消灭,就像病毒灭绝了恐龙;要么和病毒相对和平共处,就像人类没有被感冒和脑炎病毒所消灭。”


小说中的结局皆大欢喜,科学家研制出了特效药,人类“战胜”了病毒。


其实也并没有将病毒彻底消灭,只是借助特效药人类的抵抗力能战胜病毒罢了。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一定会迎来这样一个完美的结局!


十年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毕淑敏:人类与病毒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End-

十年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毕淑敏:人类与病毒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作者:南小希,专注于个人精进,记录98年女孩的成长日志。用温暖而有力量的文字陪伴您一起成长!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极危”物种低斑蜻,现身白洋淀 - 天天要闻

“极危”物种低斑蜻,现身白洋淀

最近,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在白洋淀观测到低斑蜻的成虫种群活动,经上海海洋大学专家鉴定,确定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里极度濒危物种——低斑蜻。有关专家称:这一发现标志着白洋淀经过系统性生态治理,已成功重建符合清洁指示种生存的
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

(外代二线)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大食蚁兽。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海岛狐蝠。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棉冠狨。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
在鸟儿的世界里,春天似乎更长一些 - 天天要闻

在鸟儿的世界里,春天似乎更长一些

北京的春天很短。这或许是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共识。北京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对靠北,立春时节,天气还异常寒冷,可以说丝毫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判定入春,在气温上倒是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依据《气候季节划分》,北京的入春时间通常在每年3月中下旬。此时,北京城内已是春暖花开,公园里的山桃、樱花、玉兰等争相开放,其他的植...
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 - 天天要闻

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

重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心中的一个困惑得到解答。老一辈科学家靠什么方法,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文中记载,黄旭华有一个观点近乎口头禅:“在现代,尖端通常不过是常规的组合……综合就是创造。
天文学家警告:地球或遭“鸟翼”状太阳喷发冲击 - 天天要闻

天文学家警告:地球或遭“鸟翼”状太阳喷发冲击

周二,天文学家观测到太阳北半球出现巨大的“鸟翅膀”状喷发,过热等离子体波汹涌翻腾。 这股太阳物质细丝长度超过100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两倍还多。如今,科学家预测,此次细丝喷发的一部分....
潮声丨从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万年前灭绝的恐狼“复活” - 天天要闻

潮声丨从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万年前灭绝的恐狼“复活”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谢丹颖 张苗恐狼是啥?如果你看过前些年大热的美剧《权力的游戏》,应该对冰原狼有印象吧?冰原狼的原型,正是恐狼,已在地球上消失万年之久。如今,它们“复活”了?恐狼曾在热门美剧《权力的游戏》中以斯塔克家族的伴侣而闻名,但它实
新毒株来袭了?专家提醒:囤药不如保护自己 - 天天要闻

新毒株来袭了?专家提醒:囤药不如保护自己

新冠病毒又来了?我们要做什么准备?近期,随着气温变化和人群流动增加,全球多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上升的趋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袭美国。自2023年10月以来,多国报告了新型变异株的传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