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类,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2025年05月07日00:12:04 科学 1186


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类,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 天天要闻

对于人工智能会不会反叛人类,科学界争论了很久,在近些年慢慢达成了共识,答案是:会!因为任何具有绝对智商优势的意识体,都不会接受智商远低于自己的物种的统治。在我们相关的立法和技术完善前,应该放缓对人工智能的开发。因为人工智能有可能最后不受人类控制,进而灭亡人类。


但现有AI仍处于“工具阶段”,完全由人类编程定义(如“赢棋”或“生成文本”) ,属于狭义人工智能,并不具备独立的目标设定能力,缺乏自主意识、情感和通用推理能力。仅在特定领域(如数据分析、图像识别)超越人类。“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仍属理论假设。学界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时间表分歧巨大,乐观预测数十年就会出现,而悲观者认为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AI想要统治地球需掌握能源、军事、经济等核心系统,但AI目前仅作为辅助工具嵌入这些系统,无法绕过人类设计的权限边界。 脱离人类控制的AI需具备自主行动载体(如机器人),但现有机器人技术远未达到独立生存或自我复制的水平。


为了防止人工智能挑战人类的地位,工程师为AI系统预设物理或逻辑关闭机制。在封闭环境中训练高风险AI,防止其与真实世界交互(如Meta的Cicero模型仅用于游戏场景)。华为推出的“可信AI”框架,通过数据加密降低失控风险。


人类工程师还在尝试将人类伦理嵌入AI系统。例如,OpenAI使用“宪法式AI”。确保模型遵循无害、诚实等原则,避免生成危险内容。但由于人类自身的文化差异、利益的冲突等原因,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都难以统一,又怎么可能使机器人统一认识呢?


人类社会的运行依赖文化、情感、道德等非理性因素,而AI无法理解“意义”与“价值”。例如: 法官量刑需平衡法律条文与社会伦理;政治家决策需考虑历史情感与群体认同。


终结者》《黑客帝国》等作品将AI描绘为“有意识的征服者”,但现实中的AI没有欲望、恐惧或生存本能,其行为完全由算法驱动。 AI的威胁更多来自人类将其用于恶意目的,而非AI自主产生统治意图 。与其担心被AI统治,不如警惕人类因短视和贪婪而自我毁灭。


但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演化出来了自我意识,对人类来说是无法逃避的灾难。就算我们把整个超算平台关闭,但是人工智能在不断的获得互联网上的数据,与互联网进行通信,他早就已经在世界上不同的计算节点上复制了好几个自己。所以你关掉一个服务器根本没有用。甚至你把全世界的电都断掉也不一定有用。因为未来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太阳能获取能量。它还可以通过无线网将自己下载到其他智能体上。就算你把所有的超算平台全都关闭。他可能早就通过无线网拷贝到一个机器狗上,隐藏在某一个角落里。所以未来如果人工智能真的要反叛人类,我们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类,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 天天要闻

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类,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对于人工智能会不会反叛人类,科学界争论了很久,在近些年慢慢达成了共识,答案是:会!因为任何具有绝对智商优势的意识体,都不会接受智商远低于自己的物种的统治。在我们相关的立法和技术完善前,应该放缓对人工智能的开发。因为人工智能有可能最后不受人类
《人民日报》点赞!东大2名学子上榜! - 天天要闻

《人民日报》点赞!东大2名学子上榜!

5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单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本科生田昱锟、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段升顺光荣入选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事迹吧!
国际上首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在白天成功实施 - 天天要闻

国际上首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在白天成功实施

5月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又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悉,4月29日,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中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4月27日白天...
中国攻克光刻机光源,技术有别于阿斯麦 - 天天要闻

中国攻克光刻机光源,技术有别于阿斯麦

“中国突破了自主生产先进芯片的障碍!”,最近,《南华早报》发布的一篇报道,公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在西方拼命“卡脖子”的光刻机领域,取得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据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 天天要闻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每经编辑:杨欢图片来源:成都东部新区供图从地面到天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机场正悄然改写城市命运。全球化加速推进,越来越多城市加码入局枢纽机场竞争,期待在加速联通世界中重塑经济地理与城市竞争力。一个普遍共识是,更高效便利的航空运输会成为带动贸易发展、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的全新动力源,进而创造面向未来发展的...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 天天要闻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背景:稀土出口管制下的“变相出口”疑云近期,联想推出的“稀土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引发舆论争议。据网友爆料,其外壳中使用的钇元素属于中国严格管控的7类中重稀土之一。尽管中国已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但联想通过将稀土加工成合金材料并嵌入笔记本电脑
欧盟砸5亿欧元“抢人”,马克龙:欧洲要做科学家的避风港 - 天天要闻

欧盟砸5亿欧元“抢人”,马克龙:欧洲要做科学家的避风港

当地时间5月5日,一场名为“为了科学 选择欧洲”的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法国与欧盟委员会在会上宣布,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减少对科研领域的资助之际,欧盟将设立一项总值5亿欧元的科研激励计划,吸引外国的科研人员,特别是来自美国的科研人员前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