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第四代超材料实现由二维向三维的技术突破

2022年11月12日23:30:08 科学 106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欧雪 珠海报道

11月8日-13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

本届中国航展上,众多大国重器亮相,其中,在尖端装备领域,其背后使用到的超材料技术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何谓超材料?与传统材料的成分相比,超材料的成分并无不同。不过,在功能上,通过人工改变或重新设计天然材料的微结构,超材料能在声学方面、电学方面、磁学方面、光学方面等具备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功能。因此,超材料也被通俗理解为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

得益于超材料的奇异性能,它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由此衍生的相关技术也已深入各行各业,尤其在无线通信雷达隐身、减振降噪、热能转换、高精度成像、高灵敏传感等多个领域产生了颠覆性效应。

在国内,目前超材料实验成果的产品化路径加快,也诞生了部分超材料概念股如光启技术、迪威迅、鹏欣资源天和防务金运激光等。

在本次中国航展上,超材料再次迎来新进展,光启技术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将超材料技术产业化的公司,发布了第四代超材料。

在中国航展现场,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第四代超材料技术是可以实现三维超材料工程化应用的新一代超材料技术,相比于上一代超材料技术,实现了由二维向三维立体设计的重大技术突破和超材料制造工艺的升级改进。”

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第四代超材料实现由二维向三维的技术突破 - 天天要闻

(第一代至第四代超材料结构图 图源:欧雪)

实现由二维向三维立体设计的技术突破

超材料这个概念引发全球关注需追溯到国外,在2001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大卫•史密斯教授用超材料实现了负折射现象并且随后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推动了超材料学科的建立。

放眼全球,尤其在军用领域,超材料的技术进步将助推新一代尖端装备诞生,各国对超材料的研究都极为重视。

据公开资料,美国国防部专门启动了关于超材料的研究计划,英特尔AMDIBM等也成立了联合基金资助这方面的研究。同时,在中国,超材料领域的发展模式更加聚焦,在一些新材料重大专项等项目中对超材料研究予以立项支持。

超材料的应用领域广泛,具有重要军用、民用价值。目前,在军事领域,超材料技术帮助实现高效电磁吸波,从而实现了飞机隐身。在民用领域,我国已有科研团队将3D打印用于制造超材料,有效解决超材料微结构的实现。

对于光启技术来说,其超材料已经应用在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海洋航空装备、电子通信系统、单兵AI装备等多个尖端装备领域,实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水下游的”全覆盖。尤其在航空与海洋装备领域,光启技术的电磁功能结构件在电磁调制、综合射频传感、功能结构一体化等性能方面具备优势。

针对此次新发布的第四代超材料,刘若鹏表示,第四代超材料的应用范围更广,不仅应用在机身的关键部位上面,它可以覆盖在装备全身。他进一步表示,第四代超材料的研发与中国装备的研发息息相关,超材料与装备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装备对材料的牵引,材料对装备的支撑。

记者了解到,技术方面,第四代超材料技术通过三维蜂窝状设计,让超材料微结构实现了全向高性能吸波;工艺方面,采用新型工艺成型技术,实现二维阻抗完美匹配,且在尺寸上突破传统工艺的限制,由有限尺寸突破到近似无限尺寸。

同时,刘若鹏表示,第四代超材料技术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在很多关键指标上面有十倍数量级的提升,其次具有更大的超大带宽特性,第三就是工艺制造结构,可以让重量更轻。

超材料产业化加速度

近年来,我国对超材料研究高度重视,在国家支持及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中国超材料技术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在部分研究内容已取得原创性成果,包括电磁黑洞、超材料隐身技术介质基超材料以及声波负折射等基础研究方面。

同时,许多大学研究成果凸显,浙江大学在光波和超低频超材料领域发展出基于慢波来设计超薄、宽吸收角度的完美吸波材料;东南大学发展出了雷达幻觉器件、远场超分辨率成像透镜、新型天线罩、极化转换器等新型超材料器件;清华大学发展出了基于铁磁共振、极性晶格共振、稀土离子电磁偶极跃迁以及Mie谐振的超常电磁介质超材料。

据Stratistics MRC预测,到2022年,全球超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6.3亿美元,2016-2022年间的复合增长率为23.2%,超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虽然技术上有所突破,但总体来看,我国距离超材料大规模产业化仍有一定距离。与其他超材料企业一样,光启技术同样面临产业化的问题。从实验室走到产品,解决大规模制造大体积超材料是其中关键。

光启技术是国内较早开始超材料产业化的企业,自2017年开始便开始相关生产基地的建设,到2020年深圳光启技术709基地一期项目完成封顶,标志着超材料进入到规模化生产阶段。

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带动光启技术营收增长提速。据公司近年财报,光启技术2018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4亿元、4.81亿元、6.37亿元、8.59亿元、8.35亿元,增速分别为22.14%、3.78%、32.25%、35.01%、117%。

在中国航展上,刘若鹏透露,光启在今年下半年启动709基地二期计划,预计年底启动施工。目前,光启技术在手订单充足,从今年年底开始,大量的新增订单转入到小批产,二期建成后,所有涉及到的研制产品都要进入到大规模的批产状态。“等到二期建成投产,才是我们真正进入到全方位的大规模的批产”。刘若鹏称。

同时,刘若鹏补充,在明年春节后,第四代超材料的生产线将全部建完。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在鸟儿的世界里,春天似乎更长一些 - 天天要闻

在鸟儿的世界里,春天似乎更长一些

北京的春天很短。这或许是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共识。北京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对靠北,立春时节,天气还异常寒冷,可以说丝毫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判定入春,在气温上倒是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依据《气候季节划分》,北京的入春时间通常在每年3月中下旬。此时,北京城内已是春暖花开,公园里的山桃、樱花、玉兰等争相开放,其他的植...
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 - 天天要闻

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

重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心中的一个困惑得到解答。老一辈科学家靠什么方法,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文中记载,黄旭华有一个观点近乎口头禅:“在现代,尖端通常不过是常规的组合……综合就是创造。
天文学家警告:地球或遭“鸟翼”状太阳喷发冲击 - 天天要闻

天文学家警告:地球或遭“鸟翼”状太阳喷发冲击

周二,天文学家观测到太阳北半球出现巨大的“鸟翅膀”状喷发,过热等离子体波汹涌翻腾。 这股太阳物质细丝长度超过100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两倍还多。如今,科学家预测,此次细丝喷发的一部分....
潮声丨从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万年前灭绝的恐狼“复活” - 天天要闻

潮声丨从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万年前灭绝的恐狼“复活”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谢丹颖 张苗恐狼是啥?如果你看过前些年大热的美剧《权力的游戏》,应该对冰原狼有印象吧?冰原狼的原型,正是恐狼,已在地球上消失万年之久。如今,它们“复活”了?恐狼曾在热门美剧《权力的游戏》中以斯塔克家族的伴侣而闻名,但它实
新毒株来袭了?专家提醒:囤药不如保护自己 - 天天要闻

新毒株来袭了?专家提醒:囤药不如保护自己

新冠病毒又来了?我们要做什么准备?近期,随着气温变化和人群流动增加,全球多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上升的趋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袭美国。自2023年10月以来,多国报告了新型变异株的传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亚
五亿年前三眼海怪现世:26节身躯改写进化认知 - 天天要闻

五亿年前三眼海怪现世:26节身躯改写进化认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团队在寒武纪岩层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这种被命名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仅长有三只眼睛,其多达26节的躯体结构更颠覆了科学界对生物体节演化时间的认知。这项发现为研究现代节肢动物起源提供了关键线索,也重新定义了人类对五亿年前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让-伯纳德·...
百万公里“鸟翼”太阳爆发,24小时内或冲击地球,地磁暴与极光预警 - 天天要闻

百万公里“鸟翼”太阳爆发,24小时内或冲击地球,地磁暴与极光预警

5月15日,天文学家观测到一场罕见的巨型太阳活动——一片跨度超96万公里的炽热等离子体带从太阳北半球喷发,形成壮观的“鸟翼”状结构。这场爆发可能在未来24小时内对地球产生轻微冲击,或引发地磁扰动及极光现象。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卫星记录,此次喷发的等离子体带长度达96万公里,是地月平均距离(约38.4万公里)的...
PEEK行业交流0515 - 天天要闻

PEEK行业交流0515

Q&AQ:当前 PEEK 材料的价格是否也是阻碍其在机器人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原因之一?未来从成本角度来看,是否会有一些变化?各企业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价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