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水稻……空间站植物都生长得怎么样?

2022年10月12日20:22:06 科学 1759

今天(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在空间站的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中,种植的拟南芥和水稻现在生长得怎么样了?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 刘洋:空间站为我们提供了长期微重力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与地面不同的现象,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一些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除了这些有趣的实验现象,我们还会和科学家共同开展科学实验。

拟南芥、水稻……空间站植物都生长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 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浇水、播种了拟南芥。小南也非常适应太空生活,长得非常好,今天我们来直播空间站科学实验操作,采集它的样本。等会儿给同学们上完课之后,我会把剩下的样品都剪下来,放到我们的冻存管里面。在所有的冻存管都拿出来之后,我会把它放到下面的零下80度存储区,等到返回地面的时候带回地球交给科学家研究。

拟南芥、水稻……空间站植物都生长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 刘洋:在我们的生命生态实验柜里除了住着小南,还培育着另外一种植物,水稻。经过70多天的生长,水稻种子已经长成了一棵棵水稻植株,这个实验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寿命周期的培养。在生长盒里住着高秆和矮秆两种水稻,在水稻培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刚刚萌发的水稻叶间上出现了一个晶莹的小水滴,并且小水滴会越变越大,直到贴到生长核的壁上,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水稻的吐水现象,在微重力环境中更容易观察得到。

拟南芥、水稻……空间站植物都生长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 陈我们在空间站里面种植的水稻、小麦都展示了勃勃生机,非常期待能够在空间站收获我们自己种植的粮食,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在月球甚至在火星我们都能实现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

来源:央视新闻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刘如谦团队带来基因编辑新突破!实现完整大片段DNA插入 - 天天要闻

《科学》:刘如谦团队带来基因编辑新突破!实现完整大片段DNA插入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携带了构建和维持生物体所需的所有指令。当基因的特定区域产生突变或缺陷时,则可能导致各种遗传疾病,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等。传统的基因治疗通常依赖于病毒载体将正常的基因导入细胞,但这种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比如潜在的致癌风险、以及基因表达的不可控性。近些年来,CRISP...
防震减灾小知识丨遇到火灾怎么办? - 天天要闻

防震减灾小知识丨遇到火灾怎么办?

防震减灾小知识遇到火灾怎么办?(1)在室内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火灾: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设法隔断火源。毒气泄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不要慌乱拥挤;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2)在野外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水灾: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
“天宫尼尔菌”!空间站内发现微生物新物种 - 天天要闻

“天宫尼尔菌”!空间站内发现微生物新物种

5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了在我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样化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体型微小却分布广泛。
学者三年田野调查被判AI代笔 论文AI率检测如何避免“误伤” - 天天要闻

学者三年田野调查被判AI代笔 论文AI率检测如何避免“误伤”

“论文疑似AI生成率82.54%。” 5月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将刚刚完成的研究秀场直播产业的论文,提交至某学术论文检测平台,得到的结果令他哭笑不得。他发现,系统标红的“高度疑似AI生成”段落,是他们研究团队耗时3年扎根基层、追踪多个真实案例写成的内容。 近期,西南交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
神奇动物在山东⑥丨东方白鹳的田园生活vlog - 天天要闻

神奇动物在山东⑥丨东方白鹳的田园生活vlog

编者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候鸟北迁的时节。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达到监测最高数量,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提前100万亿亿亿亿年?科学家最新警告:宇宙终结倒计时已启动 - 天天要闻

提前100万亿亿亿亿年?科学家最新警告:宇宙终结倒计时已启动

各位宇宙探索爱好者们,今天我们要聊一个既震撼又充满诗意的话题——宇宙的终极命运。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的最新研究显示,我们所在的宇宙可能比科学家们原先设想的“寿命”要短得多!一、惊人发现:恒星残骸正悄然“蒸发”传统理论认为,中子星和白矮星这类恒星
“极危”物种低斑蜻,现身白洋淀 - 天天要闻

“极危”物种低斑蜻,现身白洋淀

最近,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在白洋淀观测到低斑蜻的成虫种群活动,经上海海洋大学专家鉴定,确定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里极度濒危物种——低斑蜻。有关专家称:这一发现标志着白洋淀经过系统性生态治理,已成功重建符合清洁指示种生存的
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

(外代二线)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大食蚁兽。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海岛狐蝠。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棉冠狨。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