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022年10月10日20:44:45 科学 1739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十年砥砺奋进,十年跨越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天天要闻

2020年7月,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式启航。经历近一年、4亿多公里的飞行,天问一号携带祝融号在火星乌托邦平原成功着陆。从2021年5月传回着陆后的首批照片,到今年5月发现火星水活动迹象,一个月前,祝融号首次揭秘了火星乌托邦平原的浅表结构。上亿公里之外的火星探秘,祝融号不辱使命。

十年来,浩瀚太空正留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印记。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天天要闻

嫦娥奔月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中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1731克月球样品,发现了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等重大成果,正不断改写着人类对月球的认知。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天天要闻

中国空间站实现从设计、制造到测试的全过程,太空交会对接的时间从44小时缩短到7个小时,航天员驻留时间从十三天增加到半年。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天天要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 钟红恩:接下来,我们将在四大领域开展上千项的科学实验,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科技自立自强,是使命担当,更是民族前途。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天天要闻

北斗卫星,远在天外,近在身边。在北大荒黑土地上,“天上北斗导航+地上无人农机”正在帮助人们实现坐在家里种地的梦想。基于北斗系统的各种作业机、收割机、播种无人机等,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近日,北斗卫星日定位量也首次突破1000亿次。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天天要闻

福建东部沿海的一个小渔村——牛澳村今年6月迎来了第一座5G基站的开通,渔民坐在家里就能轻松查看渔排的情况。从5G农业、5G矿山到5G工厂、5G医疗,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移动网络,并实现了5G的规模化应用,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

十年来,面向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正不断推动产业向中高端稳步迈进。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天天要闻

不久前,随着“京华号”盾构机不断掘进,北京东六环路40米深的地下,一段崭新的地下隧道顺利贯通。从翻山越岭,到穿江跨海,我国盾构机成为建造地铁、公路、隧道的利器,并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天天要闻

9月29日,C919大型客机取得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的能力。多年梦想,一飞冲天!我国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的集群式突破,打造了一条体系完整的航空创新链、产业链。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天天要闻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使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洲际量子通信;九章和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使我国成为目前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都实现这一关键技术突破的国家。不久前,我国科学家又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天天要闻

我国布局建设的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32个已建成运行,部分设施迈入全球第一方阵。中国天眼建成运行成为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稳态强磁场实现45.2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刷新世界纪录,大科学装置正在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

十年跨越,着眼全局、未来可期。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天天要闻

这十年,是我国科技投入力度最大的十年。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80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增至十年前的3.6倍。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天天要闻

这十年,是我国科技发展质量最高的十年。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2年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高技术产业体量更大、质量更优、基础更牢。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天天要闻

这十年,是我国科技实力提升最快的十年。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十。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提升到了第11位。

壮丽航程,气象万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必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肩负起时代重任,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总台记者 项飞 刘鑫 帅俊全 刘璐璐 张春玲 褚尔嘉 传刚 凯俊 钱坤 良言 江西台 海南台 安徽台 辽宁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这位活到117岁的超级老人去世后,科学家发现她的基因强得可怕 - 天天要闻

这位活到117岁的超级老人去世后,科学家发现她的基因强得可怕

图片来源:Unsplash《环球科学》杂志迎来了自己的播客节目欢迎订阅《环球科学》播客,每月更新一次,听科学家与我们编辑一同探讨形形色色的科学问题。在最新一期节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环球科学》多次合作的译者、两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跟我们聊了聊青春期可以培养的能力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视角。撰文|clefable审...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 天天要闻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近日,在贵州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的全省野生兰科植物监测过程中,科研人员首次发现贵州植物新纪录属——杜鹃花科假沙晶兰属,以及隶属该属的两个贵州新纪录物种——浙江假沙晶兰和球果假沙晶兰,它们因独特的外观和神秘的生长习性被称为“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 天天要闻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水、脂肪和蛋白质,三种平平无奇的物质,为何能承载人类的智慧与情感?大脑的功耗相当于一个14瓦灯泡,为何能实现强大的认知能力?人类如何用科技对抗大脑深处血管上的“微型炸弹”?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总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别呈现了《科学之美》的演讲和舞蹈。为了呈现更多维度震撼人心的科学之美,总台社教节...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 天天要闻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据央视新闻消息,据俄新社10日消息,苏联于1972年3月发射的“宇宙-482”自动探测器近日已坠入雅加达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该探测器原计划飞往金星,由于助推器故障,未能脱离地球轨道。随着时间推移,探测器的高度越来越低,最终坠回大气层。该装置直径约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总台记者 程谟)编辑 毛天宇...
钱江海关查获一大波螳螂 - 天天要闻

钱江海关查获一大波螳螂

近日,钱江海关关员在对国际进境邮件进行CT机查验时,发现一个进境邮件图像异常,疑似存在活体生物。 现场关员开拆查验后发现,里面装有一批活体螳螂和螳螂卵鞘。卵鞘是具有坚硬外壳包裹的螳螂卵块,每一枚卵鞘中一般含有10—50个卵。经现场清点,该包裹内共装有7只螳螂和73枚卵鞘。 经鉴定,其中7只活体螳螂均为魔花螳螂,...
宇宙第一大行金条掺假风波,工行澄清来了 - 天天要闻

宇宙第一大行金条掺假风波,工行澄清来了

周末贵金属时间,小伙伴们大家好。这两天有关在宇宙第一大行买到掺假金条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昨天半夜,终于等来了工行的澄清公告:当然是不属实。这是怎么回事呢?说是有一位客户在工行的南翔支行购买了两款金条。结果在剪开加工首饰的过程中发现疑似杂质。我们通过网上的图片看到,剪开后里面有些发黑。工行上海嘉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