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菊,被人戏称为一种入侵“失败”的物种

2022年10月09日20:56:11 科学 1592

一、概况

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v.)又名铜锤草珍珠草向阳花辣子草菊科牛膝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欢潮湿、日照长的环境。由于株高大多数在10~80厘米之间,一般只能到达牛的膝盖,因此而得名牛膝菊。茎纤细,叶对生,有绒毛,叶片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

牛膝菊,被人戏称为一种入侵“失败”的物种 - 天天要闻

头状花序半球形,有长花梗,总苞半球形或宽钟状,内层卵形或卵圆形,花小巧淡雅,金黄色的管状花被4~5朵白色的舌状花围绕着,舌片前端三裂,远看像五把白色塑料叉子插在芒果布丁上,每年的7~10月开花结果。广泛生长在林下、河谷地、荒野、河边、田间、溪边或市郊路旁。

二、快速扩张之旅

牛膝菊原产自南美洲。1796年,欧洲人到访秘鲁,第一次看到了牛膝菊,被它的清秀别致所吸引,随之就把它带回了欧洲。

后来牛膝菊被作为“雏菊样品”送到了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之后借助于风力等媒介将种子疯狂扩散,在排水沟、墙边的缝隙等地方都可以见到,逐渐遍布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

牛膝菊,被人戏称为一种入侵“失败”的物种 - 天天要闻

我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在1915年的云南和四川采集到了牛膝菊的标本,之后迅速扩散到贵州、西藏、江苏、甘肃、辽宁、内蒙古等省区。

三、独特的生长特性

(一)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牛膝菊的适应力极强,单株可生产种子7000~14000颗,种子为黑褐色且生有冠毛、小而轻,能够随风而散、落地生根,植株生长迅速,尤其是每年的6~7月份的生长旺季,很容易形成杂草群。成为入侵物种。

牛膝菊,被人戏称为一种入侵“失败”的物种 - 天天要闻

(二)除了有性繁殖,牛膝菊在植株和分枝上还会长出不定根,当这些不定根进入到土壤后,便会长出新的植株,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

(三)牛膝菊种子最多在土壤8厘米以下仍可以发芽生长,有实验研究表明,它的种子在0~8厘米不同深度的土壤中随着增加,发芽的时间被拉长,在2.5~12天不等;发芽率也不断降低,在68.3~39.2%不等。但总体来看,即使被埋藏于地下,依然有部分种子可以萌发生长,完成繁殖的使命。

牛膝菊,被人戏称为一种入侵“失败”的物种 - 天天要闻

(四)牛膝菊在弱光的条件下,能够很好的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尽可能多的固定碳来生长发育,因此在遮光阴凉的绿化带区域经常会有它们成片的存在。

(五)与其他入侵生物一样,牛膝菊也具有化感作用,分泌一些能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通过根系留在土壤中,久而久之其他植物被打压,只剩下这一种植物了。

四、广泛的用途

尽管牛膝菊被打上“杂草”的标签和“外来入侵植物”的恶名,但并非一无是处。相反,它在许多领域内都有着一定的用途和价值。

(一)食用。牛膝菊茎叶含有的特殊香味,在南美洲经常被作为香料植物,用来拌沙拉、煮汤、烹调等。在非洲的一些地区,人们将它当作一种绿叶蔬菜,摘取食用它嫩的茎叶,在我国西南的一些省市,人们还开发出了牛膝菊火锅、凉拌和做汤等各种吃法

牛膝菊,被人戏称为一种入侵“失败”的物种 - 天天要闻

(二)药用

1.牛膝菊全草可药用,植株中含有天然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有助于治疗心脏病和高血压

2.具有止血消炎的功效,对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黄胆型肝炎以及外伤出血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很好地缓解炎症,杀菌止血;

3.具有治疗湿疹的功效,而且使用方法很简单,先将牛膝菊的茎叶洗干净后捣碎,将渗出的汁液涂抹在湿疹的地方即可,每日可多次使用,轻微湿疹2~3天便可基本痊愈。

(三)饲料。牛膝菊散发的淡淡清香气味,对动物具有吸引力,经常被用来当作猪和鸡的饲料,有些牛也会啃食。

牛膝菊,被人戏称为一种入侵“失败”的物种 - 天天要闻

由于牛膝菊本身是入侵物种,又具有这些实用的价值,因此,有人也戏称它是一种入侵“失败”的物种。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标本“飞天”报告提速!深圳龙岗无人机医疗运输网月底全覆盖 - 天天要闻

标本“飞天”报告提速!深圳龙岗无人机医疗运输网月底全覆盖

5月8日,宝龙湾区未来科技园正式开园,标志着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又迈出了坚实一步。由龙岗中心医院与亚辉龙携手打造的 “低空物流 + 集团检验中心” 创新成果在开园仪式上惊艳亮相,成为全场焦点。据悉,5月下旬,“无人机运输社康标本”项目还将陆续开通7条航线,完成龙岗中心医院下属29个社康全覆盖。今年 3 月,...
李 庚|忽如一夜春风至 中国硬核创奇迹 - 天天要闻

李 庚|忽如一夜春风至 中国硬核创奇迹

忽如一夜春风至中国硬核创奇迹作者 李 庚当人形机器人与马拉松运动员并肩奔跑在北京亦庄的赛道上,当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机器人整齐划一地扭起大秧歌,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走进现实。
共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第五届中国·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在杭启幕 - 天天要闻

共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第五届中国·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在杭启幕

4月30日,第五届中国·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在杭州南宋德寿宫启幕。本届灵芝文化节以文化市集、启幕盛典、宋韵雅宴三大篇章展开,来自中医药、科研、体育、电商等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展现了灵芝产业“承古法、立新章”的蓬勃气象。图为第五届中国·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启幕现场(受访单位供图)本届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巧妙融合了传统...
海边遇到水母别碰有毒!医生:被蜇伤要用海水冲洗 - 天天要闻

海边遇到水母别碰有毒!医生:被蜇伤要用海水冲洗

随着夏季来临,水上活动增多。近期,有游客在广东珠海横石基沙滩、木头冲沙滩等地发现了一些像塑料袋一样的物体,很多人还会用手触摸。其实这些“不速之客”是水母。医生也提醒:水母有毒,千万别碰!据统计,我国沿海有30多种水母会蜇人。这些水母的触须上
贵州大学助力中国真菌研究在“一带一路”上开花结果 - 天天要闻

贵州大学助力中国真菌研究在“一带一路”上开花结果

走进贵州大学农学院实验室,空气中弥漫着新鲜菌菇特有的泥土芬芳。来自印度、泰国和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们端坐于操作台前,在无菌气流环境下小心翼翼地分离纯化菌种,为后续研究做准备。 地处中国西南的贵州省气候湿热、雨量充沛,为菌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地“靠山吃山”的饮食传统中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