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有重大发现!距离地球13亿公里,全球科学界为之震动

2022年10月08日21:46:30 科学 1490


我国科学家有重大发现!距离地球13亿公里,全球科学界为之震动 - 天天要闻

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是在科技界中国的发展同样耀眼夺目,就比如2021年中国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神州12号以及13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除此之外还有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氢气到淀粉分子的人工全合成、嫦娥5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从而证实了月球的火山活动可以延续到21亿年前,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火山活动延长了约8亿年。

我国科学家有重大发现!距离地球13亿公里,全球科学界为之震动 - 天天要闻

不仅如此,2021年中国科技界还有大丰收,中国天眼捕获到了世界最大快速射电爆样本,以及潘建伟院士等通过研发兼容平面工艺的三维影像技术,实现了量子比特结构从一维向二维的拓展,成功构建了“祖冲之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为研制祖冲之2号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这一系列的发现和科技创新是中国“科技大爆炸”时代来临的产物。

我国科学家有重大发现!距离地球13亿公里,全球科学界为之震动 - 天天要闻

新中国成立之前,甚至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以前,世界科技创新一直被西方所垄断,不过随着中国科技技术资金的持续投入,中国的科技也呈井喷式发展,毕竟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科技潜力巨大。不过随着近些年中国科技崛起,中国的科学家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性突破,今天说的是我国科学家有重大发现!距离地球13亿公里,全球科学界为之震动。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专家们研究发现,在土卫2海水中含有很丰富的溶解态磷酸根,供给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于美国权威期刊《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科学界为之震动!

土卫2,太阳系土星的第六大卫星,距离土星中心238000公里,距离地球13亿公里,1789年被英国天文学家以及音乐家威廉·赫歇尔首先发现,最开始人们一致认为土卫2是一个被冰天雪地覆盖的卫星,直到“旅行者”号和“卡西尼”探测器飞掠这颗卫星附近的时候才揭开了土卫2的神秘面纱。原来这里不只是有寒冷,而且还发现有热水环境的存在,这是人类首次在太阳系中发现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可供生命存在的环境。

我国科学家有重大发现!距离地球13亿公里,全球科学界为之震动 - 天天要闻

据悉土卫2直径约500公里,其表面几乎能反射100%的阳光,而且地表底下还存在液态水层,部分地区活跃着冰火山,含有较丰富的硅酸盐和铁。土卫二表面到处分布着撞击坑,有些撞击坑距离现在有1亿年左右,地底下有可能还有一个“地下海”,其面积与苏必利尔湖相当。

我国科学家有重大发现!距离地球13亿公里,全球科学界为之震动 - 天天要闻

相关专家表示,土卫2已成为除地球外,唯一一个集全生命六大基本要素的第二海洋星体,并且海水中的磷含量是地球海水中磷含量的1万倍,非常适应微生物的生存,是微生物非常宜居的一个星球。

据悉,形成生命六大基本元素有碳氢氧氮硫磷,前5种基本元素科学家已经在土卫二海水中有发现,但是磷却少有报道,磷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货币,是组成DNA和生物骨骼必不可少的材料。我国科学家通过数据收集,构建水与盐化学反应模型,理论模拟了土卫二海水化学,结果表明海水呈现还原性,磷依然主要以正磷酸盐形式存在,科学家还构建了相关动力学模型,证明海水对土卫2核部的交代过程可以快速的释放大量磷酸根。

我国科学家有重大发现!距离地球13亿公里,全球科学界为之震动 - 天天要闻

土卫2海洋已存在亿年以上,但是其星核中的含磷岩石只需要约10万年就能向海水溶解出大量的磷,此次发现首次表明土卫2海水中含有比较高的溶解态磷,再次确定土卫二含有形成生命基本的6种物质,中国科学家的发现填补了该项研究在相关领域的空白,为未来进一步更深入的科学探索土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人类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前瞻性贡献,必须为中国科学家点赞!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家使用 AI 模型发现 44 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恒星系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使用 AI 模型发现 44 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恒星系

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科学家在宜居星球探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使用新开发的具有 99% 准确率的 AI 模型,科学家成功锁定 44 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恒星系统。伯尔尼大学与瑞士国家行星研究能力中心(NCCR PlanetS)的联合研究团队于 2025 年 4 月 9 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款机器学习模型,能够识别可能...
祈福英校《低风速启动垂直风力发电装置》问鼎世界发明金奖 - 天天要闻

祈福英校《低风速启动垂直风力发电装置》问鼎世界发明金奖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林亭 近日,第50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圆满收官。祈福英语实验学校参展的发明《低风速启动垂直风力发电装置》,在众多发明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国际发明展金奖,同时还获得了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颁发的杰出创新金奖。作为世界上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这场全球瞩目的发明盛会汇聚了...
湖南新宁发现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 - 天天要闻

湖南新宁发现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

近日,湖南邵阳新宁县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5月5日,新宁县林业局、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野生鸟类监测,在长湖河边的一处油菜田中,发现黄胸鹀种群,种群中有黄胸鹀雄鸟和雌鸟,它们在田间自由地飞翔、觅食,与近处油菜花田,远处绿水青山相互依存,构成了一幅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
中央气象台: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 - 天天要闻

中央气象台: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

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7日,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但内蒙古西北部、甘肃西部、新疆南部和东部、陕西中部、湖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具体预报如下: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明显霾天气。7日,区域南部部分地区有浮尘天气。长三角区域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门禁”,识别友军阻挡敌人两不误 - 天天要闻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门禁”,识别友军阻挡敌人两不误

豆科植物既能“热情招待”根瘤菌来获取氮肥,也能坚决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什么让它能如此“有礼有节”地对待不同微生物?这个谜团的关键部分被上海科学家解开。昨天深夜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中心开展2025年度春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采样 - 天天要闻

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中心开展2025年度春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采样

【来源:本溪市统计局_林业新闻】鸭绿江口湿地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之上,是东亚水禽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鸻鹬类在本地区通过的种类多、数量大,因此做好鸭绿江口湿地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对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