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瞰湘林丨陈振法:从护林员到植物专家,他是壶瓶山植物分布“活地图”

2022年10月07日20:12:12 科学 1932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林业人积极投身生态建设,用智慧和汗水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把绿水青山打造成湖南的一张靓丽名片。近期,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走进森林、湿地、草原,访问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的基层林业工作者们,描摹林区发展面貌,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湖南林业的生动实践,通过笔头、透过屏幕,全景呈现。红网时刻推出《一起瞰湘林》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一起瞰湘林丨陈振法:从护林员到植物专家,他是壶瓶山植物分布“活地图” - 天天要闻

陈振法。

一起瞰湘林丨陈振法:从护林员到植物专家,他是壶瓶山植物分布“活地图” - 天天要闻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院内的珍稀植物,珙桐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璐 综合报道

头戴草帽,手持弯刀,一边开路前行,一边俯身查看已标记植物的生长状态;发现未曾见过的新植物,立即影像记录留存……走入湖南省常德市壶瓶山,60岁的陈振法如飞鸟归林,岁月似乎未在他身上留下一丝痕迹。

“我就是个普通农民,一个大老粗。”陈振法这样介绍自己。可正是这位“大老粗”,利用工作之余自学植物学知识,能分清三千余种植物,工作四年间便发现壶瓶山新纪录种16种,湖南新纪录种2种,并以第一作者发表《湖南省兰科植物新纪录种——天府虾脊兰》,成了真正的本土植物专家。

30年前,陈振法还只是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简称壶瓶山管理局)顶坪哨所的一名护林员。顶坪哨所作为湖南省海拔最高的森林哨所,素有“湖南第一哨所”之称。而其所在的壶瓶山保护区,更是以全省3‰的国土面积保存着全省60%以上的物种,被誉为“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欧亚大陆同纬度带物种谱系最完整的一块宝地”“全球200个重点生态区域之一”。

长期的巡护工作使陈振法认识到,只有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野生动植物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守护这片生态沃土。2006年,陈振法开始利用巡护之余自学各种植物学知识,按照《壶瓶山植物志》中记载的内容和相关标本,在山林中一一寻找对照、识别。

2008年,壶瓶山管理局组织植物资源综合考察,要求哨所人员协助采集植物标本,以此提高巡护员的工作水平。尽管每采取1份标本就能换得1元(人民币,下同)钱的补贴,但巡护工作已不轻松,没有人愿意为此花费过多精力。陈振法打趣,仅这一年,他就比其他同事多了2100元工资。

陈振法说,他见证了壶瓶山植物种类从2004年的2836种增加到2021年的3121种的巨大变化。

出于人尽其才的考虑,2018年,陈振法被调入管理局科研所从事植物研究工作。自此,陈振法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山上度过。潜心的学习与研究,让陈振法成为了壶瓶山植物分布状况的“活地图”。

陈振法感慨,初到顶坪巡护时,黄土裸露,几乎全是低矮灌丛。如今,群山已是层林染绿,飞鸟归林,万类竞发。

“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壶瓶山与湖南的新物种图鉴也在不断扩大。”陈振法介绍,这十年来,随着壶瓶山生态保护力度与科研监测水平的提高,他和他的同事们已先后发现湖南植物新纪录种151种、新种12种、新纪录属10个、新纪录科1个。现在,保护区设有标本储藏室,室内存有43037份动植物标本,这不仅在湖南省各保护区中名列前茅,还被中科院列入“中国植物标本索引”。

苍山披绿,树影婆娑。采访结束时,记者问及陈振法退休后的打算,他说仍想守在壶瓶山,见证更多新物种的出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 天天要闻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一位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挑战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项式方程。多项式是涉及一个变量的幂方程,例如二次多项式:1+ 4x -- 3x2= 0 的这些方程式是数学和科学的基础,它们在数学和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也有办公室政治,本想携手创业,没想到屡屡被骗……丨叶檀回信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也有办公室政治,本想携手创业,没想到屡屡被骗……丨叶檀回信

长期征集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
空气炸锅里的纸,真的劝你别乱买! - 天天要闻

空气炸锅里的纸,真的劝你别乱买!

硅油纸是空气炸锅的“神仙搭子”,更是懒人的超级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么,硅油纸到底是什么纸?我们买的硅油纸,真的安全吗?硅油纸到底是什么纸?硅油纸是一种由原生纸浆、淋膜层和食品级硅油层构成的食品接触用纸。
洪纬读《制造三文鱼》 | 毒素缠身的水生鸡 - 天天要闻

洪纬读《制造三文鱼》 | 毒素缠身的水生鸡

《制造三文鱼:海洋生态危机与经济不平等》,[挪]西蒙·塞特尔 、[挪]谢蒂尔·厄斯特利著,梁友平、李菁菁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420页,88.00元三文鱼因鲜嫩的红色肉质和富含优质的Omega-3脂肪酸,备受食客喜爱,被誉为高颜值的健康食材。不过,我不确信的是,读完《制造三文鱼》之后,还有多少读者能毫无顾虑...
美国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药,中国现在靠大米就能生产? - 天天要闻

美国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药,中国现在靠大米就能生产?

继去年的空气造淀粉之后,这段时间我在网上就看见个更逆天的:武汉有一家公司实现了从稻米里生产人血......“稻米”,“生产”,“人血”,每个字都能看懂,连起来一读差评君我是真纳闷了,这还是中文吗?再一看,好好好,这居然还是人民日报发布的......由于这些关键词太过魔幻,差评君我这不得不连夜查资料调查一番,看看...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