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找到了一种简化爆炸的方法

2022年09月26日08:13:12 科学 1307

Skoltech 的科学家们首次在理论上预测了同步效应,一种自排序,在爆轰波中的作用。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遏制固有的混乱过程,从而稳定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燃烧,这是一种实验装置,可以比传统的火箭和船舶发动机节省大量燃料。

物理学家找到了一种简化爆炸的方法 - 天天要闻

该研究发表在著名的《流体力学杂志》上,并在俄罗斯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一次会议上被公认为年度最佳理论工作。由于更有效的燃烧模式,正在开发爆震发动机以节省燃料。引爆时,燃烧产物以超音速传播,理论上可将效率提高 25%。

“在旋转爆震的发动机中,较小的气缸位于较大的气缸内,可燃混合物周期性地喷射到它们之间的空腔中,其燃烧以连续爆震的方式发生:波在小气缸周围一圈又一圈。圆柱。

但由于过程的混乱性质,一般情况下的爆轰波不会表现得如此可预测,并且会在一个循环后有规律地循环。特别是,波传播的速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剧烈且不可预测地波动,从而使发动机不稳定,”该研究负责人、Skoltech 副教授 Aslan Kasimov 解释道。Skoltech 找到了一种通过简化其振动来抑制爆炸波的方法。为此,科学家们首次在理论上证明了爆震区域的同步效应。

同步最早是由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 17 世纪发现的。他观察到一对悬挂在同一根梁上的摆钟,结果证明,由于这种微妙的联系,摆的振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同步——它们开始同相或反相运动。从那时起,同步不仅出现在力学中,而且出现在化学、医学、生物学甚至社会学的各个领域。

“例如,一些萤火虫以一定的频率闪烁。当许多这样的萤火虫聚集在一个地方时,由于彼此之间的联系非常弱,它们开始同步闪烁:每只甲虫只能看到它最近的邻居,”该论文的第一作者、Skoltech 博士生安德烈·戈尔丁说,并给出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一些例子。

因此,实验表明,每个人的自然生物节律可以具有不同于 24 小时的频率——如果将实验人置于没有昼夜的人工环境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事实上,在周期性的外部影响(日出、中午、日落)的影响下,人和动物的内部节奏适应24小时周期也是同步的。

起搏器也是一种类似的周期性外部影响,可以简化心脏的内部振动——它可以中和心律失常。从同步的角度来看,可以考虑月球与地球的自转总是在同一侧,甚至连连环杀手的受害者人数也取决于日期。在他们的新工作中,来自 Skoltech 的科学家们首次证明了爆轰波的同步现象。

爆轰的本质是,即使在完全均匀的介质中,爆轰波也会以“急速”传播,即以可变速度传播。这意味着波本身是一个振荡器,就像起搏器示例中的心律失常心脏一样。它与心律失常有关,因为这种波的振荡是非常不可预测的——我们记得这是干扰爆震发动机运行的原因。

“事实证明,爆轰波速度的波动可以通过外部周期性效应来排序,但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效应,而是介质的规则不均匀性。波在可燃混合物中传播,在发动机的情况下,混合物以射流的形式喷射到两个气缸之间的环形腔中。

卡西莫夫解释说,在这种情况下,介质的不均匀性可以想象为一系列或多或少被燃料饱和的区域(一条空气、一条燃料等)。“因此,通过改变发动机的设计,例如,相邻喷射器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爆震波遇到的介质不均匀性的特征尺度。”

正如研究人员发现的那样,由于与介质的“振荡”(周期性不均匀性)同步,爆轰波的复杂内部振荡能够被有序化。如果我们考虑一组介质不均匀性的特征尺度,就会发现在这些尺度的整个连续范围内,已知爆轰波的波动是正则化的,也就是说,它继续“跳动”地传播,但这些混蛋变得非常容易预测。由于图形的特殊形状,这些范围的集合被称为阿诺德的舌头——它们在爆轰领域中首次被描述。

爆震波中时机和阿诺德舌头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未来应该回答哪种发动机设计将通过控制其速度来抑制爆震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一维计算;在引擎中,该过程立即发生在三个。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这位活到117岁的超级老人去世后,科学家发现她的基因强得可怕 - 天天要闻

这位活到117岁的超级老人去世后,科学家发现她的基因强得可怕

图片来源:Unsplash《环球科学》杂志迎来了自己的播客节目欢迎订阅《环球科学》播客,每月更新一次,听科学家与我们编辑一同探讨形形色色的科学问题。在最新一期节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环球科学》多次合作的译者、两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跟我们聊了聊青春期可以培养的能力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视角。撰文|clefable审...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 天天要闻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近日,在贵州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的全省野生兰科植物监测过程中,科研人员首次发现贵州植物新纪录属——杜鹃花科假沙晶兰属,以及隶属该属的两个贵州新纪录物种——浙江假沙晶兰和球果假沙晶兰,它们因独特的外观和神秘的生长习性被称为“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 天天要闻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水、脂肪和蛋白质,三种平平无奇的物质,为何能承载人类的智慧与情感?大脑的功耗相当于一个14瓦灯泡,为何能实现强大的认知能力?人类如何用科技对抗大脑深处血管上的“微型炸弹”?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总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别呈现了《科学之美》的演讲和舞蹈。为了呈现更多维度震撼人心的科学之美,总台社教节...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 天天要闻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据央视新闻消息,据俄新社10日消息,苏联于1972年3月发射的“宇宙-482”自动探测器近日已坠入雅加达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该探测器原计划飞往金星,由于助推器故障,未能脱离地球轨道。随着时间推移,探测器的高度越来越低,最终坠回大气层。该装置直径约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总台记者 程谟)编辑 毛天宇...
钱江海关查获一大波螳螂 - 天天要闻

钱江海关查获一大波螳螂

近日,钱江海关关员在对国际进境邮件进行CT机查验时,发现一个进境邮件图像异常,疑似存在活体生物。 现场关员开拆查验后发现,里面装有一批活体螳螂和螳螂卵鞘。卵鞘是具有坚硬外壳包裹的螳螂卵块,每一枚卵鞘中一般含有10—50个卵。经现场清点,该包裹内共装有7只螳螂和73枚卵鞘。 经鉴定,其中7只活体螳螂均为魔花螳螂,...
宇宙第一大行金条掺假风波,工行澄清来了 - 天天要闻

宇宙第一大行金条掺假风波,工行澄清来了

周末贵金属时间,小伙伴们大家好。这两天有关在宇宙第一大行买到掺假金条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昨天半夜,终于等来了工行的澄清公告:当然是不属实。这是怎么回事呢?说是有一位客户在工行的南翔支行购买了两款金条。结果在剪开加工首饰的过程中发现疑似杂质。我们通过网上的图片看到,剪开后里面有些发黑。工行上海嘉定支...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5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葛世荣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经省政府研究决定:聘任葛世荣为江西理工大学校长。此前,葛世荣担任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个人简介葛世荣,男,1963年4月出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3年7月,葛世荣在黑龙江矿业学院(现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