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2022年08月25日00:06:08 科学 1355

全球变暖导致地球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地上升,这个简单的连锁反应甚至连小孩子都知道,《国家地理》曾经为海平面到底能上升多少推算过一个具体的数字,66米,也就是说,在两极冰川全部融化后,现在大部分城市和农田都将淹没在海底,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数据,过去的一百年里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5℃,海平面上升了大约0.18米,依照此速度,大约在5000年之后,两极的冰川将全部融化。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到时候人类只能生活在海上吗?科幻电影《未来水世界》就给我们展示了人类在海上生活的场景,陆地成为了传说中才存在的实物,激励着男主不断寻找陆地。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当然我们不能把科幻电影中的剧情当作真实情况,毕竟电影是一种艺术,只会呈现出观众愿意看到的情节,而全球变暖最终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全球变暖始于复杂的温室气体

什么是温室效应?我们在说起温室效应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二氧化碳,工业烟气、汽车尾气等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聚集在大气中,当太阳光照射地球带来热量的同时,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热红外线会带走大量的热量,而二氧化碳会阻挡这部分热红外线,像棉被一样留住了一小部分热量,久而久之,地球的温度就上升了。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那么说,把二氧化碳控制住,全球变暖的进程就会停止了吧?没那么简单,根据1997年《京都议定书》中的定义,导致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可不止二氧化碳一种,还有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物 、全氟碳化合物、六氟化硫,其中以氢氟碳化合物 、全氟碳化合物、六氟化硫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二氧化碳的保温能力相形见绌。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而这三种最强的温室气体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六氟化硫用于新一代超高压绝缘介质材料、有色金属的冶炼、电子设备和雷达波导的气体绝缘体、铸造工艺等,全氟碳化合物用作食品发泡剂,氢氟碳化物被广泛用于冰箱、空调,是避免破坏臭氧层的第三代制冷剂。而且现阶段这三种气体均无合适的替代品,只能继续使用。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全球变暖只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吗?

上文提到了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5℃,对于我们来说,0.5℃的气温变化可能根本感受不到,但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对于整个地球层面来说,蝴蝶效应的威力可是非常巨大的。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全球变暖会加剧降水不均。今年我国的降水可以说是几十年来闻所未闻,一边是处在汛期的鄱阳湖提前一百多天进入枯水期,整个湖面在一个月内水体面积减少了约69%,呈现出“生命之树”的景观,另一边是新疆大部、祁连山区、河西走廊青藏高原的降水异常增多,沙漠洪水频频出现,青海省多地爆发山洪。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根据专家介绍,全球变暖会加速驱动水循环,西部地区原本的降水来自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但随着全球变暖,来自北极的水汽也加入到了西部地区的降水中,加上冰川融水,这才导致了西部地区降水增多。

全球变暖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可能提前触发“新仙女木事件”。对于“新仙女木事件”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仙女木是北极标志性植物,而在丹麦哥本哈根北部阿尔露德剖面粘土层所发现了八瓣仙女木花瓣,也就是说北极的势力范围曾到达丹麦,同纬度的地方是我国的黑龙江地区。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新仙女木事件”是1.29万年前地球一次突然降温的典型非轨道事件,在短短十年内,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7、8℃,我们熟悉的猛犸象就是灭绝在那一时间,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突然地降温事件,最大的可能与洋流有关。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我们可能考虑过,为什么和西伯利亚同纬度的欧洲就那么温暖呢?这一气候得益于北大西洋的温盐环流,北上的大西洋暖流给欧洲带去了大量的热量所致,但如果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大量流入北大西洋的冷水会阻碍大西洋暖流北上,暖流一旦被切断,欧洲的温度会骤然下降5-8℃,冰川就会在欧洲地区重新发育,进而导致新的“新仙女木事件”重现,全球可能会进入新的“冰川期”。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为了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现阶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他行业我不太熟悉,我就聊聊我所熟悉的燃煤发电厂和汽车这两个方面。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燃煤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到底有多厉害呢?很多人知道燃煤发电厂烧煤炭很厉害,但究竟有多厉害我们很少有概念,我国目前发电厂的发电煤耗与供电煤耗都是按标准煤计算的,1吨标准煤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CO2)”的“碳(C)”排放系数,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推荐值为0.67(单位:吨碳/吨标煤(tc/tce)),也就是说1g标准煤燃烧后所释放的二氧化碳为0.67克,而当下主流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供电煤耗为283.2克/千瓦时,也就是说一度电要排放187克的二氧化碳,8月3日的那天,山东省用电负荷达10078万千瓦。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如此高的用电量对应着的就是巨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所以山东省非常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2021年,山东省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达到5849万千瓦,年清洁能源发电量912亿千瓦时,虽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传统燃煤发电机组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但在环境面前,孰重孰轻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了。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其次是汽车行业,我国燃油车保有量大约在2.9亿辆,每年我国消耗的原油有六成是用来提炼汽油的,国家也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油价高居不下和国家的提倡下,今年以来新能源车的销量非常迅猛。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比亚迪汽车为例,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总销量为64万台,同比暴涨160%,凭借DM-i超级混动技术和刀片电池的优良性能,比亚迪汽车在全球汽车行业市值达到了第二的位置,可见未来全球的资本市场都是看好新能源汽车的。

全球变暖最后只能生活在海上?别被电影误导了,人类或看不到那天 - 天天要闻

现在说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还为时尚早,不过在国家层面上来说,逐步取代燃油车的背后,是国家控制碳排放的一个决心和一个缩影,每一位车主的用车喜好是需要被尊重的,我不会去评价到底是燃油车好还是新能源车好,但在控制碳排放这一角度,新能源车主无疑走在了前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