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代替约8000亿美元石化产品的生物基产品,TPU是如何分得一杯羹

2022年06月28日11:12:07 科学 1672

全球低碳环保的浪潮下,生物基材料凭借其低碳、环保可持续,废弃后对环境友好的特性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材料。TPU作为应用广泛的热塑性弹性体之一,其生物基发展也不甘落后。

能代替约8000亿美元石化产品的生物基产品,TPU是如何分得一杯羹 - 天天要闻

6月17日,万华化学基于生物基一体化平台进行深入研究,推出了一款100%生物基原料制造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产品。

该款生物基TPU使用玉米秸秆制得的生物基PDI(戊二甲基二异氰酸酯),添加剂如米糠蜡也均来自非食物链玉米、篦麻等可再生资源。凭借资源节约、原料可再生等优势可最大程度上减少终端消费品的碳排放。

同时,这款生物基TPU还以优异的高强度、高韧性、耐油、抗黄变等性能,不断为鞋服、薄膜、消费电子、食品接触等领域的绿色转型赋能。

/生物基TPU制造流程/

生物基TPU部分原料源自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如玉米淀粉、小麦、马铃薯、纤维素等),运用生物、化学及物理方法,经过精炼、发酵、合成等程序制成。

能代替约8000亿美元石化产品的生物基产品,TPU是如何分得一杯羹 - 天天要闻

从目前的一些公开资料来看,生物基TPU的常见制备路线是将主要单体部分替换成生物基来源,利用可再生生物,包括农作物、树木、其他植物及其残体和内含物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物理等方法生产,具备低碳环保、可回收,质量轻、坚固耐用等优点。

生物基TPU常见的制备方法就是在聚合过程中引入生物基单体或中间体,比如生物基异氰酸酯(如MDI)、生物基多元醇(如BDO丙二醇)等。

能代替约8000亿美元石化产品的生物基产品,TPU是如何分得一杯羹 - 天天要闻

/生物基TPU环境效益/

•节约全球的石化资源,以再生原料替代使用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经济发展不使环境退化

•重视资源使用效率,产品与资源价值最大化

•可持续废弃物管理,资源循环再生永续使用

能代替约8000亿美元石化产品的生物基产品,TPU是如何分得一杯羹 - 天天要闻

能代替约8000亿美元石化产品的生物基产品,TPU是如何分得一杯羹 - 天天要闻

近年来,国际油价起伏很大,导致丙烯苯胺价格的波动,挥发性多元醇和MDI的价格也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原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了传统TPU行业的利润。投资开发生物基TPU市场,有望能抵消原油价格波动,生产经营可控性高,同时降低了成本。

据了解,目前各大厂商推出的生物基TPU在性能上已经能做到传统石化TPU不相上下,区别主要在于生物基含量的高低,一般在30%~40%,个别能做到更高,比如盛禧奥有生物基含量高达64%的TPU牌号。相较于传统石化TPU,生物基TPU具有碳减排、原料可持续再生、绿色生产、资源节约等优势

在“双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生物基材料产业及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预测,未来十年至少有20%(约8000亿美元)的石化产品可由生物基产品替代,而目前替代率不到5%,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TPU作为常见的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其生物基发展进程自然也不甘落后。

文章来源:弹性体门户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鸡公虫”是什么?具体长啥样?它的克星是谁? - 天天要闻

“鸡公虫”是什么?具体长啥样?它的克星是谁?

夏季是蚊虫类孳生的高发期,比较常见的有蚊子、伊蚊、臭虫、苍蝇、毛毛虫、蟋蟀、蟑螂等。其中,吸血蚊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野外都能看得到,见人就咬。反正人们对蚊虫是比较忌惮的,因为它们会携带一些细菌。近日,湖南益阳桃江县局部出现遍地“鸡公虫”引发
在湛江寻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鱼,竟活了五亿年 - 天天要闻

在湛江寻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鱼,竟活了五亿年

2024年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广东海洋大学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的考察小组在湛江硇洲岛海域寻找到了40余条文昌鱼。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广东海洋大学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的考察小组在湛江硇洲岛海域寻找到了40余条文昌鱼。文昌鱼其实并不是鱼,它是低等无脊椎动物向高等脊椎动物演化时的过渡生物,早5亿年前...
世界海龟日︱海龟:今天我放假! - 天天要闻

世界海龟日︱海龟:今天我放假!

今天是世界海龟日,“小绿”我决定给自己放天假。我打算在近岸海域畅游,晒晒太阳,饿了就在珊瑚丛中觅食。吃饱喝足便漂在水面打盹,或者寻一处暗礁睡午觉。 作为海洋爬行动物,我们绿海龟用肺呼吸,这....
2700亿吨!嫦娥五号发现月球储水库,美国为啥6次登月都没发现? - 天天要闻

2700亿吨!嫦娥五号发现月球储水库,美国为啥6次登月都没发现?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月球宛如一颗孤独的明珠,长久以来都是人类向往和探索的圣地。最近,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的新发现,无疑给人类带来了前所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发现植物新种——“荥经凤仙花” - 天天要闻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发现植物新种——“荥经凤仙花”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6月15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四川分局获悉,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管护总站、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联合发表了一个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新种,并将其命名为荥经凤仙花。荥经凤仙花。摄影 宋心强据了解,凤仙花属是凤仙花科中最大的属,全世界有1000余种,主要产于欧亚大陆的热带...
院士专家齐聚圆桌 共话中国航天强国之路与航天产业发展 - 天天要闻

院士专家齐聚圆桌 共话中国航天强国之路与航天产业发展

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马晓玉 张峥航天技术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更是人类探索宇宙、认知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航天活动,人类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同时,航天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