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极限生存实例,闪电击中7次都没死

2021年09月13日23:43:02 科学 1175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叹人命虽然珍贵,却很容易只因为一点小事就消逝。不过人类历史上有一些强者,或是运气超好的幸运儿,他们的生存力简直吓死人啦。

美国网站Quora上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

1. 从两次原子弹爆炸中活下来的人

5个极限生存实例,闪电击中7次都没死 - 天天要闻

他名叫山口彊,是第一位个被日本政府承认为先后经历广岛与长崎两次原爆的幸存者。当年两颗原子弹分别爆炸时,山口彊都处于爆炸中心的3公里范围,然而他没事。直到2010年他才因胃癌逝世,享寿93岁。

2. 被“高能质子束”爆头却没事的人

5个极限生存实例,闪电击中7次都没死 - 天天要闻

阿纳托利·布戈尔斯基(Anatoli Bugorski)是一位苏联的物理学家,1978年,他在研究所工作中被粒子加速器射出的质子束击中了头部。当时设备的安全系统出了问题,他去检查故障。他靠在设备上,头不慎卡在了质子束途经的通道中,突然间,他看见一道“比一千个太阳还亮”的光,但并没有感到疼痛。

5个极限生存实例,闪电击中7次都没死 - 天天要闻

被质子束击中后,布戈尔斯基半边脸立刻肿得面目全非,而且接近光速穿过他头部的质子束烧伤了他的面部、头骨和部分脑组织。当时,医生认为他受到了严重过量的辐射,因此性命难保,但是布戈尔斯基不仅活了下来,还拿到了博士学位。只是,他这辈子半边脸颊都就此瘫痪,也失去了左耳的听力。

3. 被46公分的钻头穿过脑袋

5个极限生存实例,闪电击中7次都没死 - 天天要闻

5个极限生存实例,闪电击中7次都没死 - 天天要闻

2003年,建筑工杭特(Ron Hunt)在一起意外中被46公分的钻头穿过脑门。他因此失去了一只眼睛,但神奇的是,他没死。

4. 自杀失败,头骨钉枪打进12根钉子的人

5个极限生存实例,闪电击中7次都没死 - 天天要闻

这张图应该够恐怖了。这名美国奥勒冈州的男子在2006年求医,原因是“头有点痛”。直到医生从X光发现他头盖骨钉着12根钉子,当时33岁的男子才承认自己是想用钉枪自杀。后来呢?医生帮他把所有钉子拔出来,这名男子又继续活着了。

5. 被闪电打中7次的人

5个极限生存实例,闪电击中7次都没死 - 天天要闻

罗伊·沙利文(Roy Sullivan)有个称号,叫做人体避雷针。在1942到1977年之间,沙利文在不同的状况下被闪电打到七次并且活着。沙利文已被金氏世界纪录认可为“被闪电击中次数最多的人”,但他的一生却用戏剧化的方式结束:在他71岁时,由于向某人告白得不到回应,沙利文选择开枪自杀。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 天天要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当AI从工具到与人类齐平,再到超越人类,我们该如何自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向在座的听众们抛出这一问题。这是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人民政府礼堂举办的“以科学的态度认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关系——从初始到对未来的期许”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现场,陈虔为西红门镇政府近百位公务员带来一场融合AI技术解析与...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 天天要闻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7月2日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成立大会在该校举行学院将从小米、宇树、乐聚、优必选等机器人、智能制造头部企业聘请10名产业教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武大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肖晓晖教授在会上介绍,新成立的机器人学院2025年将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将依托武大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 天天要闻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作者:黄莺2025年7月1日,总部位于美国的专利池管理机构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视频分发专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专利池的首个进展——首批被许可方和许可方名单,其中字节跳动、快手和腾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 天天要闻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什么项目值得争论70多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前后历经七十余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前期工作迎来最新进展—— 宁夏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证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布了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拟选址位置、拟用地面积等信息。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 天天要闻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原标题: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队在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进发(弘扬科学家精神)一次卸货任务中,承担人员转运任务的“雪鹰301”直升机正在降落“雪龙2”号艉甲板。科考队员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摇钻。科考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闻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上运建材吗?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不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测实验室时,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统设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