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人群30亿?《Nature》公布:有望重编程视神经告别“四眼”

2021年08月17日22:49:09 科学 1760

如果说统计数据中有多少青少年患有近视,那么就有多少孩子曾被叫作“小四眼”。

曾经互联网出现过一份有趣的问卷,如果你拥有三种能力你会选择做什么,令人出乎意料的是,结果显示,拥有一双视力健康的眼睛竟然打败拥有一份完美的工作、美好的感情等跃居前3。看来,即使近视问题成为常态化,但近视的痛也在近视后才能明明白白地体会了。

看电视反而不会近视?

作为“中国激光显示第一人”,许祖彦将激光技术浓缩在仅仅一台小型打印机大小的控制器,背后是八旬院士的追光之路。许祖彦还常常纠正人们对于激光显示的误解:激光不仅不会伤害眼睛,反而能更好的保护眼睛。

近视人群30亿?《Nature》公布:有望重编程视神经告别“四眼” - 天天要闻

如今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正处于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时期”,激光显示技术或将成为突破瓶颈的那一束“光”。激光显示不仅增强视觉感受,更有一个与其他显示器相比无法超越的优势:护眼。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报告,激光显示技术无主要对眼造成伤害的短波蓝光,且做到低疲劳度。

事实上,对于普通家庭用户而言,重要的并不是色彩折射或色域覆盖率数字高低,而是切切实实反应在视力度数上的变化。

教师或将成为近视问题的压力终端

除新型显示技术行业外,同样对于视力问题倍加关注的还有教育行业。

近日,有网友留言称:全国小学生近视率超30%、高中生达80-90%,如此触目惊人的数据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未来。希望可以将近视率纳入学校考核指标。

近视人群30亿?《Nature》公布:有望重编程视神经告别“四眼” - 天天要闻

教育部对此回应,早在2018年就明确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作出规定。并有计划制定新规以解决这一大难题。

我国如今作为世界近视第一大国,诚然紧抓视力问题是必要的,但是,青少年的视力问题来源于自身、家庭与学校三者,如果“层层重视”变味为“层层施压”,最终压力或将落在执行端的教师一人肩上,这是否不太公平?况且,这并不是任何人的初衷。

“趁火打劫”近视焦虑助长治疗乱象

有调查者曾随处进入一家近视治疗店,“医生”宣称:自己的店里曾治疗过一个5岁多的女孩,仅两个疗程,视力从0.3提高到0.7,再提升到1.0。而工作人员竟把这些“逆天”的治疗效果归因于“我们的大夫每天陪伴孩子训练、泡脚、扎针、按摩,因材施教及时调整,保证孩子治疗效果。”

近视人群30亿?《Nature》公布:有望重编程视神经告别“四眼” - 天天要闻

如此离谱且天价的治疗方法,有不少家长前赴后继去尝试,即使知道也许只是智商税,但还是都抱着“万一”的心态,“万一真的有效,孩子的眼睛就好了”。不幸的是,没有那么多万一之事。

也许你会说,改善用眼习惯或者屈光手术如今也算得上是小手术范畴,近视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无论是打磨角膜或植入人工晶体都需要在度数足够稳定后才能进行,术后会伴随终身性的副作用,况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行手术,李嘉诚等为什么不摘眼镜,难道是因为差钱吗?

再者,某些眼部问题如视网膜脱落黄斑变性等生理性视力问题,仅靠生活习惯或手术等手段一般无法很好解决。

有望实现分子水平呵护双眼

此前,大卫·辛克莱教授在顶级科研期刊《Aging》上发文表示,经Wright Life (莱特维健)等生物企量产化的一种名为WLNAD的物质对视神经有极强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显著抑制视网膜脱落等病症的进一步恶化。人眼视网膜发育和存活的主要因子为SIRT1,其活性的改变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老年视网膜、光诱导的视网膜变性都有改善作用。而WLNAD正是通过激活SIRT1活性,加强修复DNA能力。

近视人群30亿?《Nature》公布:有望重编程视神经告别“四眼” - 天天要闻

事实上,这一物质早就流行于国外富豪圈,辛克莱尔教授将其由国外带入东亚的视线,而莱特维健将其量产送进千万普通家庭之中。据悉仅仅是网上购物平台数据显示,WLNAD相关物质的市场达50亿之多,可谓是把福音顺着网线传入家庭。

在辛克莱的论文发表之前,一项研究曾跃于《自然》(Nature)封面,一支来自哈佛医学院、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耶鲁大学医学院等在国际具有影响地位的联合研究团队,利用基因治疗诱导小鼠眼睛的神经元重编程到一个更年轻的状态,让它们重新获得视力再生和恢复的能力,并提供了靶向基因参考。

近视人群30亿?《Nature》公布:有望重编程视神经告别“四眼” - 天天要闻

“我们的研究表明,可以安全地逆转视网膜等复杂组织的年龄,并恢复其年轻的生物学功能。”作者Sinclair表示。不过,在进行任何人体实验之前,这些发现还需要在不同的动物模型中得到复制。

近视人群30亿?《Nature》公布:有望重编程视神经告别“四眼” - 天天要闻

即使某些技术目前无法靶向作用于人体,但是如此方向发展,我国摘掉世界第一近视大国的“帽子”指日可待。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