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话题:藤枣、扬子鳄、靶标害虫、有袋类动物、超级绝缘体、火星地震

2021年07月27日20:36:54 科学 1743


1

藤枣鉴定与保护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伟团队通过整合分子和形态证据,澄清了具羽状脉的藤枣才是真正的藤枣,而具三出脉的所谓“藤枣”实为防己科的中国新记录属(血果藤属)的成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Taxon


濒危物种的正确鉴定是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然而藤本植物,尤其是大的木质藤本,野外罕见花或果,仅基于营养性状对其鉴定是极为困难的,错误鉴定时常发生。如防己科的藤枣是我国I级珍稀濒危植物,但哪种植物是真正的藤枣长期存在争议。


——《中国科学报》


2

安徽广德首次发现扬子鳄自然产卵



近日,安徽扬子鳄保护区广德朱村片区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护中首次发现野外放归的扬子鳄产下一窝卵,共计18枚。工作人员介绍,这是20年来广德首次发现鳄巢鳄卵。


从2020年起,当地共放归人工繁育扬子鳄77条。下一步,广德将做好扬子鳄卵巢的日常监测和保护工作,确保小扬子鳄正常孵化,不断优化保护区生态环境,快速复壮野生扬子鳄种群。


——《光明日报》


3

科学家发现靶标害虫借共生病毒适应Bt作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等单位,在昆虫与共生微生物互作领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elife


Bt棉花在中国有着20多年的种植历史,该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对靶标害虫、非靶标害虫、天敌昆虫、共生微生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研究发现,一种共生病毒HaDV2在Bt棉的靶标害虫棉铃虫中广泛存在,且可以通过调控棉铃虫免疫通路相关基因,使其获得较高的适合度及Bt耐性能力。


——《中国科学报》


4

首个基因修饰有袋类动物培育成功


今日科技话题:藤枣、扬子鳄、靶标害虫、有袋类动物、超级绝缘体、火星地震 - 天天要闻

▲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生物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心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第一个基因修饰有袋类动物——负鼠。图片来源:Eurekalert网站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生物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首个基因修饰的有袋类动物——负鼠。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日的《当代生物学》期刊上,其将有助于破译仅在有袋类动物身上观察到的独特遗传信息。


基因修饰动物,尤其是小鼠和大鼠,是研究生物发育过程极其重要的对象。有袋类动物特征独特,而负鼠被认为是所有有袋类动物的祖先,也是第一种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有袋类动物。负鼠的大小和繁殖特征与小鼠和大鼠相似,所以是迄今最好的动物模型选择。


——《科技日报》


5

英国科研人员发明超级绝缘体



《参考消息》7月26日刊登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报道《世界上最糟糕的导热体可能是气候危机中一个改变格局的因素》。摘要如下: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材料。研究人员说,这种材料的热导率几乎是有史以来人类掌握的所有固体材料中最低的。这个研究方向听起来似乎有点奇怪,但其实不然——热导率极低的材料是一种超级绝缘体,像这样的材料可以在全球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日前在《科学》周刊网站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科技日报》


6

科学家通过分析火星地震来确定火星地壳的结构


今日科技话题:藤枣、扬子鳄、靶标害虫、有袋类动物、超级绝缘体、火星地震 - 天天要闻

▲ 图片来源:环球网



根据对美国宇航局InSight(洞察号)任务所记录的火星地震的分析,火星地壳的结构现在首次被精确确定。在InSight着陆点下面,地壳大约有20或39公里厚。这是科隆大学地质和矿物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Brigitte Knapmeyer-Endrun博士和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喷气推进实验室的Mark Panning博士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的成果。


InSight是 "利用地震调查、大地测量学和热传输进行内部探索 "的缩写。美国宇航局的这个登陆器于2018年11月26日登陆火星,探索红色星球的地壳、地幔和核心。2021年7月23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从InSight地震数据看火星地壳的厚度和结构》这篇论文。


——环球网

来源:今日科协微信公众号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习近平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高纯石英矿成我国新矿种 我国新一轮找矿挖到宝了 - 天天要闻

高纯石英矿成我国新矿种 我国新一轮找矿挖到宝了

4月10日,据自然资源部消息,《新发现矿种公告》近日发布,其中确定了一个新矿种——高纯石英矿。它的出现,将改变此前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助力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高纯石英矿,是指经选矿、提纯可获得二氧化硅的纯度不低于99.995%,杂质、包裹体含量满足半导体、光伏等高新领域应用要求的岩石。除了此次确立...
中国首例帕金森病患者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不错 - 天天要闻

中国首例帕金森病患者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不错

来源:快科技快科技4月10日消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官宣,在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来临前夕,中国首例帕金森病患者接受GCP级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现身该院科普活动现场,首度面向公众分享其阶段性康复体验。
萤火虫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濒临灭绝?专家回应 - 天天要闻

萤火虫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濒临灭绝?专家回应

近日,网上盛传“萤火虫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还提到“萤火虫已濒临灭绝,逐渐消失”,引发热议。据合新闻报道,记者咨询了合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专家,他们表示并无此事。萤火虫并未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行列,也没有濒临灭绝,此种说法有失偏颇。萤火虫其实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统称,别名火金姑、亮火虫等。据统计,全世...
自然资源部:我国发现高纯石英矿,系新发现矿种 - 天天要闻

自然资源部:我国发现高纯石英矿,系新发现矿种

4月10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新发现矿种公告》显示,我国在河南东秦岭地区、新疆阿勒泰地区新发现高纯石英矿。高纯石英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低热膨胀性、高绝缘性和透光性等特性,是半导体、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必不可缺的关键基础材料,在国家高科技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取高纯石英需要具有高纯石英原料矿石,即...
也许你需要一个靠谱的实验平台 - 天天要闻

也许你需要一个靠谱的实验平台

随着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实验室平台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位于洛阳的粒成生物实验室,近年来围绕科研需求进行资源整合,逐步形成了涵盖动物实验、细胞功能研究、分子检测、病理分析等多个方向的技术平台,覆盖多类型实验需求,为高校、医院及科研单位提供实验支持。动物实验平台实验室动物中心规模化饲养...
深海中建“空间站”?探秘于南沙启动建设的这一大国重器 - 天天要闻

深海中建“空间站”?探秘于南沙启动建设的这一大国重器

作为广州“2+2+N”科创平台体系中的两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以下简称“冷泉装置”)已于近日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为何国家愿意花大力气投入设计、建设冷泉
当AI开始抢饭碗:我们该如何守住人类的“不可替代性”? | 社会科学报 - 天天要闻

当AI开始抢饭碗:我们该如何守住人类的“不可替代性”? | 社会科学报

深圳市福田区首批70名政务辅助工具“AI数智员工”正式上岗,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所产生的高效率,也让有些人担忧人类岗位会被机器所替代。无论怎样,通过制度设计、技术创新,让人类员工在和数字生命的协同中变得更高效、更温暖,创造更多价值,这应该是最终目的。原文 :《“AI数智员工”重构人机协同范式》...
摩天轮施工油漆飞溅周边车辆 青岛极地海洋公园将加强防护 - 天天要闻

摩天轮施工油漆飞溅周边车辆 青岛极地海洋公园将加强防护

极地海洋公园在建摩天轮。(来源:信网 谷正原 摄)信网4月10日讯 近日,青岛极地海洋公园二期新建摩天轮在施工刷漆时,出现油漆飞溅情况,致使停放于摩天轮西侧停车场内的游客车辆受损。3月中旬,河北游客常先生(化姓)的车辆被大量白色油漆点子溅染。常先生多次找专业洗车行进行清洗与抛光,但车身上仍残留难以去除的印迹...
新一轮找矿行动“挖到宝”了 我国矿种+1 - 天天要闻

新一轮找矿行动“挖到宝”了 我国矿种+1

记者4月10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新发现矿种公告》近日发布,其中确定了一个新矿种——高纯石英矿。它的出现,将改变此前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助力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