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2021年06月11日22:06:53 科学 1973

你是否曾经想过,人死前那几十秒,在生和死的边缘,会经历什么?

为什么有人在死前那一刻,会看见“隧道尽头的一束光”

为什么有人会感觉自己一辈子,就像一场电影般闪过

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还是死前大脑欺骗了我们,产生的一场幻觉?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 天天要闻

这似乎是一个一个困扰了世世代代人类的问题,作为平民百姓,咱们总是从神话等角度来解读这个问题,殊不知,科学家们也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

澳大利亚神经病学家卡梅荣·肖他通过解剖一个刚刚死去的人的大脑,来揭开死亡的真相。而他的研究结果非常令人吃惊。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 天天要闻

这个解剖的大脑是来自一位女士,她在生前决定自己在去世后,要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迪肯大学来作为科学研究。于是后来,肖医生和他的团队解剖了她的大脑,并通过解释大脑的结构,详细阐述了人在死亡前的那一刻到底会经历什么。

大脑会首先失去自我意识

第一点就是:人在死前那一刻,大概30秒左右,大脑就会首先失去自我意识。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 天天要闻

由于我们大脑的血液供应来自下方,因此大脑倾向于由上而下死亡,首先死去的是我们大脑的皮层部分,简单来说,这部分决定了我们“生而为人”的脾气秉性,例如我们的自我意识,幽默感,以及对未来的计划等,而在人死亡的前一刻,大脑皮层这部分,会在10秒或20秒内首先死去。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 天天要闻

接下来,随着血液匮乏的脑细胞的扩散,令我们拥有记忆和沟通能力的那些部分的大脑区域会死去,然后身体的其他部分会做最后努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有人会看见“一束光”?

但问题是,很多濒死体验者都告诉我们,他们看见了隧道尽头的一束光,所以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到“隧道尽头的那束光”吗?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 天天要闻

肖医生说,没错,人的确会看到隧道尽头的那束强烈的光,但这并不能证明人真的有来世。

然后有人问,“那束光"是上帝吗?

肖医生说,这个问题取决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每一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


但是肖医生说,他能提供给我们的科学解释是,从医学经验中我们知道,当你的大脑突然失去血液供应的时候,你眼前就会突然看到“一个隧道”,如果你有过晕厥的经历,你可能会会想起,你当时首先会感觉视野变窄,接下来就是一片漆黑,而死亡的过程也是这样,大脑血液的中断供应,会让你看见视觉上的“隧道”。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 天天要闻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 天天要闻

死前灵魂会漂浮在身体上方吗?

肖医生说,其实不会,很多有多濒死体验的人,都会描述自己灵魂漂浮的情况,但其实这些人被他们的大脑欺骗了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 天天要闻

肖医生说,我就有一位神经科学讲师,他就有过离体的濒死体验经历。他告诉我说,当时其他医生正在努力抢救他,但是他却感觉自己离体漂浮,他看着那一幕,感觉这一切都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一样。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 天天要闻

肖医生说,后来这个人被抢救回来了,他跟其他人描述自己的濒死体验,但其实他说的那些根本就没发生过。那是因为,在死前那几十秒,你的大脑会创建一个视觉世界,这个世界类似于真实世界,但其实不是真的世界,因为你在濒死那一刻,其实是无法感知的。

感觉一辈子都像电影般在眼前闪过?

肖医生说,这是对的,人在死前那几十秒,会想到自己这一生中,最精彩的那些时刻。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 天天要闻

耶路撒冷哈达萨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检查了七个有濒死体验的人,发现他们都经历了死前对自己人生的回顾。

这些人说,其实在死前那一刻,对自己的人生回顾和电影里其实不一样。因为电影会从出生开始,按照事件顺序来播出,但是经历过濒死体验人们感到惊讶的是,就在死前那短短的几十秒,会闪现很多很多过去的记忆。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 天天要闻

一位妇女解释说:“死前那一刻,对人生回顾让我就感觉在那里呆了几个世纪。”

另外一个濒死体验的人说,死前那几十秒的片段都是同一时刻在脑海里上演的。

还有一个人说,在死前那几十秒我能感受到我的家人和朋友在他们的人生里所经历的痛苦,我感同身受。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会看见“隧道尽头的光”吗?科学家这样解释 - 天天要闻

你是如何看待,我们人人都会走向的人生终点站——死亡?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是否有过文中提到的体验?期待你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看法。

世界这么大,很高兴我的文字,遇见了你,欢迎你点击关注,喜欢和转发,期待我们的再次相遇。

#21天图文打卡挑战(第二期)# #全能创作家#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38.10米!我国在建海拔最高拱坝取出世界最长“芯” - 天天要闻

38.10米!我国在建海拔最高拱坝取出世界最长“芯”

5月11日,我国在建海拔最高双曲拱坝——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大坝成功取出一根长度38.10米的混凝土芯样,打破了国内外同类坝型大坝取芯长度纪录。混凝土取芯是检查大坝浇筑质量的重要手段,芯样的完整性和长度是关键指标。本次从大坝17号坝段取出的芯样总长38.10米,相当于12层楼高,直径245毫米,一共贯穿了12层水平施工缝...
今晚,辰山植物园上演金庸“武侠大戏”,尽赏“味觉盛宴” - 天天要闻

今晚,辰山植物园上演金庸“武侠大戏”,尽赏“味觉盛宴”

佛跳墙、油爆虾、北京烤鸭……您听饿了吗?这可不是在饭店点餐,而是“乐起江湖 交响人间”的开场演奏《中国厨房——味觉的盛宴》。5月11日傍晚,“2025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进行到第二天,上海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余隆的执棒下,以武侠主题与中国厨房的烟火气结合,展现了交响乐的本土化表达。当暮色将草地染成琥珀色时,舞...
石学敏院士逝世 - 天天要闻

石学敏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石学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1日1时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视频截图石学敏出生于1938年6月,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现代中国针灸奠基人。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他生前是天...
流动的空气 vs 静止的空气 - 天天要闻

流动的空气 vs 静止的空气

空气在静止状态下(无流动,即“没有变成风”时)确实是热的不良导体,甚至可以作为天然的“保暖材料”。这一特性与其物理结构和热传递机制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理解: 一、空气的导热性:为什么静止空气保温? 1.
25亿元!光学级高分子新材料生产项目落地成都彭州 - 天天要闻

25亿元!光学级高分子新材料生产项目落地成都彭州

5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光学级高分子新材料生产项目正式落地成都彭州经开区。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将分两期建设,项目采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团队独立开发的连续本体聚合法生产技术,其核心产品光学级高分子新材料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通过分子结构与工艺优化,实现光学纯度99.99%、透光率...
繁星入海!温州进入爆发期,就在… - 天天要闻

繁星入海!温州进入爆发期,就在…

【来源:温州晚报】新闻荐读你见过星河散落大海吗 当夜幕降临 被大海环抱的岛屿上 泛着星点蓝光的海浪拍打礁石 莹润灵动 如梦似幻 上演着一场名为“蓝眼泪”的自然奇迹在瑞安北麂岛海域 就能追到这样的“荧光海”!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在京开幕 千余种月季亮相 - 天天要闻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在京开幕 千余种月季亮相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王艳刚)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开幕式11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举行。开幕式上,AI数字人“小妙月”惊艳亮相,《北京月季宣言》首次发布,千余种月季亮相主场地京西月季洲。据了解,国际月季大会由国际园艺学会(ISHS)主办,每四年一届,是全球月季领域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会议,40年来第一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