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成主力,医药卫生学部人员最多…工程院二轮增选有哪些看点?

2021年06月02日17:36:48 科学 1783

6月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235位。

60后成主力,医药卫生学部人员最多…工程院二轮增选有哪些看点? - 天天要闻

制图:科学中国人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院

本次公布的名单中,60后候选人成为主力军。70后候选者9人,占比4%。

最年轻的候选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王东。据公开资料显示,王东出生于1978年1月,今年43岁。他主要从事舰船大功率多相永磁电机系统研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创新团队的一员。曾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01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19年7月记一等功,同年获得首届科学探索奖

60后成主力,医药卫生学部人员最多…工程院二轮增选有哪些看点? - 天天要闻

王东(图片来源:海军工程大学招生信息网)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责任教授谭家华,现年75岁(出生于1946年4月),是本轮候选人中最年长者。谭家华是我国最早开展海上施工设备与特殊装备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从2004年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首艘大型绞吸挖泥船“航绞2001”到世界最大的“新海旭号”,他带领团队打破了我国绞吸挖泥船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海洋强国战略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2020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工程建设技术奖等。

60后成主力,医药卫生学部人员最多…工程院二轮增选有哪些看点? - 天天要闻

谭家华(图片来源:新华网)

60后成主力,医药卫生学部人员最多…工程院二轮增选有哪些看点? - 天天要闻

制图:科学中国人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院

本轮候选人分属中国工程院9个学部,其中医药卫生学部人数最多,有34人。

医药卫生学部二轮候选人中,包括曾担任雷神山医院院长的王行环。王行环,现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曾获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其“微创等离子手术体系及云规划解决方案”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评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60后成主力,医药卫生学部人员最多…工程院二轮增选有哪些看点? - 天天要闻

王行环(图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广州市公安局警务技术二级总监刘超顺利进入第二轮,他是全国地方公安机关唯一有效候选人,也是建国以来全国地方公安机关首位入选院士有效候选人的基层专家。刘超创建了广东省唯一的法医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全国公安机关唯一的“法医病理学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全国地方公安机关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他带领的技术团队被国务院授予“模范刑事技术所”称号,是全国公安科研院所获得的最高荣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制定法医学行业标准5项。

60后成主力,医药卫生学部人员最多…工程院二轮增选有哪些看点? - 天天要闻

刘超(图源:广州日报)

医药卫生学部共有3位来自企业的候选人,他们是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云南白药集团创新研发中心研发总监朱兆云。

根据中国工程院 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安排,10月最后一周工程院将公布终选候选人,随后进行院士投票,确定最终入选院士名单。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将不超过88名。

信息来源:中国工程院、新华网、中国青年网、广州市公安局、大洋网、百度百科等

综合整理:科学中国人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Wi-Fi 6的MU-MIMO 技术: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 - 天天要闻

Wi-Fi 6的MU-MIMO 技术: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无线通信技术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家庭、办公场所还是公共区域,Wi-Fi 连接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移动设备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应用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无线网络技术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制约了无线通信的效率与性能。值得庆幸的是,Wi-Fi 6 ...
“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现身府河 - 天天要闻

“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现身府河

近日,鱼类科研工作者王新越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时,在府河孝感段发现“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鳤(guǎn)。今年5月1日,在府河水域发现“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鳤。王新越 摄这尾鳤体长36厘米,体重290克。“这已经是长江十年禁渔
颜宁发声:网传不实,已投诉! - 天天要闻

颜宁发声:网传不实,已投诉!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颜宁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她呼吁尽快清理相关信息。
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 - 天天要闻

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

5月5日,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由春到夏,万物从复苏到成长,由萌芽至蓬勃,绿色铺满大地。立夏时节,蝼蝈鸣,蚯蚓出,藤蔓蜿蜒攀墙,大自然以热烈的姿态迎接盛夏。暑气初显,宜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规律,适时调节生活节奏,确保有充足的睡眠。对于夏季运动的原则,《黄帝内经》提倡“无厌于日...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 天天要闻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CNMO科技消息】我们常说地球是蓝色星球,但其实这种颜色并不是一直如此,也不会永远不变。有研究指出,地球的海洋在过去曾经是绿色的,而如果未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它们甚至可能会变成紫色。 这项研究主要探讨了数十亿年来海洋颜色的变化过程,发现这和海水的化学成分以及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方式密切相关。在3.8到18亿年前...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结晶是无定形基元有序堆积形成晶体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有序化过程之一。结晶过程通常遵循成核-生长路径,成核过程中自由能最高点对应的晶核尺寸被称为临界晶核尺寸。小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往往会在热涨落中再次熔化或溶解,而大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则会进一步生长成为稳定的晶体。很多情况下,临界晶核的形成是结晶...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说吧你有多久没称体重了什么?你说你看到秤上飙升的数字就会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想要晕倒怀疑是对称体重这项活动严重过敏?
开屏见“好”|他带濒临倒闭药厂扭亏为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天天要闻

开屏见“好”|他带濒临倒闭药厂扭亏为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本期人物是“五一特辑·致敬奋斗者”系列。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齐都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家晴获评全...
百草谱(五十一)龙葵 - 天天要闻

百草谱(五十一)龙葵

一、形态特征龙葵属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30-100厘米之间。其茎直立生长,呈圆柱形,具有纵棱纹,多分枝,幼枝被稀疏柔毛,老枝逐渐光滑。叶片互生,卵形或心形,长2.5-10厘米,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