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2021年04月20日23:27:12 科学 1844

昆仑死亡谷,又称那棱格勒峡谷,号称昆仑山的地狱之门”。位于青藏高原昆仑山区,东起青海布伦台,北起布伦台,西至沙山,全长105公里,宽约33公里 ,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4000米。

昆仑山是我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这里不仅有优美的风景,还有超级恐怖的地狱之门。昆仑山地狱之门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秘境之一,在昆仑山地狱之门中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诡异事件发生。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相传在昆仑山生活的牧羊人宁愿让牛羊因没有肥草吃而饿死在戈壁滩上,也不敢让其进入昆仑山那个牧草繁茂、古老而沉寂的深谷。谷里四处布满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猎人的钢枪及荒丘孤坟,向世人传递着一股阴森慑人的死亡气息。

1983年有一群青海省阿拉尔牧场的马因贪吃谷中的肥草而误入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险进入谷地寻马。几天过去后,人没有出现,而马群却出现了。后来他的尸体在一座小山上被发现。衣服破碎,光着双脚,怒目圆睁,嘴巴张大,猎枪还握在手中,样子极为可怖。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的身上并没有发现外伤。而这起事件发生不久后,在附近工作的地质队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袭击。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1983年7月,正是酷热难当的时候,死亡谷附近却突然下起了暴风雪。一声雷声伴随着暴风雪突然袭击了考察队,根据炊事员回忆,他当时一听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接着就昏迷了。第二天队员们出外工作时,惊诧地发现原来的黄土已变成黑土,如同被火烧过一样,动植物已全部死亡。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地质队迅速组织起来考察谷地。考察后发现该地区的磁场异常,而且分布范围很广,越深入谷地,磁的异常值越高。在电磁效应作用下,云层中的电荷受死亡谷的磁场作用,导致云层放电,就像尖端放电一样,使这里成为雷区密集区。

科考队的调查进行了整整一个夏天,结果查明了以下事实:

首先,这种现象仅出现在那棱格勒河中游的谷地,据测定,在这一带靠近山顶的地方有1000—3000高斯(单位)的强磁性。

其次,河流中游的地层是由三叠纪的火山活动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强磁性的玄武岩,而且中游大部分地区都有这样的玄武岩。为此,科考队将其原因归结于强地磁的反应,这个原因导致局部雷击密集。

再者,那棱格勒河的中游,夏季的湿气流容易被昆仑山阻挡,由于上空带电的对流云,这个地区地面的大气电场增强,经常引起与圣埃尔摩火同样的尖端放电现象。

反复打雷使得这一带缺少高大的树木。但是由于这里牧草茂盛,所以牛马喜欢前来觅食,而一旦引起放电现象,牛马和人自然成了雷击的目标。

至于尸体消失,或许与这一带覆盖着的季节冻土有关。几米的冻土层足以成为巨大的蓄水池,一旦到了夏天气温上升,则瞬间变为沼泽。而沼泽会把尸体淹没,隐藏起来。自然尸体也就消失了。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这种推测是对连续发生的几个事件的最好解释。地质学家通过详细考察还发现,有一条暗河隐身于死亡谷底部沼泽地下。人一旦踏在沼泽地上,立刻会被暗河的极大引力拉入地下河中。只要地面上有缺口,生物就很难逃脱出来。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医学家顾玉东逝世,享年87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医学家顾玉东逝世,享年87岁

5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布讣告:著名医学家、教育家顾玉东院士逝世,享年87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医学家、教育家,中国手外科、显微外科、肢体功能修复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党的十五大代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主任,《中华手外科杂志》总编辑,国家卫生...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 天天要闻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央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在官方微博发布《告消费者书:关于近期网传“巨子生物可复美产品检测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的严正声明》(下面简称声明)。声明称,针对所谓“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重组胶原测不到”等不实指控,公司予以严正驳斥并坚决否认。公司所有产品研发生产全程严格...
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逝世 - 天天要闻

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逝世

今天16时许,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布讣告,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顾玉东因病抢救无效,于2025年5月24日18时不幸逝世,享年87岁。华山医院官网显示,顾玉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1961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能给我100条鲥鱼,它们就不会灭绝”,探访“长江四鲜”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 天天要闻

“能给我100条鲥鱼,它们就不会灭绝”,探访“长江四鲜”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在淀山湖畔的金泽镇莲洋路上,有一片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青浦科研基地。走进这里的全城最大水产养殖单体设施,在占地1万平方米的超级大棚内,8米直径的大水池一个接一个,犹如巨莲出水。从池中游弋的长江𫚔鱼、长江河豚等,到在外“特殊照顾”的长江刀鱼,上海水产人正为传统意义上的“长江四鲜”保种保育、繁种扩种。然而,“...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 天天要闻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原创 杨怡 杨博士说心理 北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不仅仅可以让你深刻的了解自己,分析社会现象,甚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应对事情的方法。今天,我介绍给你10个人类无法抗拒的心理学效应。每一个都发人深省。值得你收藏,反复
Science | 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物理模拟,精准操控蛋白质“形态切换”,未来药物设计新路径 - 天天要闻

Science | 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物理模拟,精准操控蛋白质“形态切换”,未来药物设计新路径

引言生命,无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迹。而蛋白质(proteins),正是构成生命大厦的无数微观建筑师。我们通常会将蛋白质想象成一个个静态的、结构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奥秘远不止于此——真正的蛋白质,更像是灵动万变的“变形金刚”!它们能够根据环境信号精确切换构象(conformational states),这种动态能力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