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冠脉腔内影像与生理学领域蓬勃发展,尤其是无创冠脉生理学评估方法不断更新迭代。近日,江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在院长洪浪带领下,率先引进新一代定量血流分数(QFR)指导冠脉介入手术,成为省内首家更新应用此技术的医院。
新一代AI QFR测量系统界面更简洁,操作更智能、计算更精准
众所周知,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是否有功能学意义的金标准。各大指南均将FFR指导介入治疗列为I类推荐,但FFR的临床应用并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FFR测量需要使用一次性压力导丝,花费昂贵,测量过程需要使用腺苷,增加患者不适感,另外整个操作过程相对复杂。基于以上这些问题,上海交通大学涂圣贤教授团队自主研发了QFR测量系统,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获得欧洲CE认证、美国FDA认证、中国NMPA(CFDA)认证的影像FFR技术,拉开了冠脉无创功能学精准评估的序幕。
第一代QFR测量结果界面
江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每年开展将近4000台冠脉介入手术,是省内实施该手术量最大的医院。洪浪院长于2020年6月首次将QFR技术引入江西并投入到冠脉介入手术中使用,造福广大冠心病患者。此次洪浪又紧跟学术前沿,在新一代QFR系统刚研发出来不久便引入江西,标志着江西省心血管病医院QFR临床应用正式进入2.0时代。
据心内科朱虹岷博士介绍,QFR是基于冠脉造影影像的无导丝FFR快速分析系统,第一代QFR测量基于两幅角度差大于25°的常规冠脉血管造影图像进行血管重建与血流分析,从而获得血流储备分数。新一代的AI QFR技术较前一代技术有很大改进,首先,在基于第一代QFR同源核心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人工智能算法,例如血流速度的计算,感兴趣血管段的选择,管腔轮廓勾画,分支计算等都融入了人工智能算法,大大简化了个人操作流程,也减少了个人操作误差,从而使得计算更精准,时间也更短;其次,新一代AI QFR可分别完成2D-QFR和3D-QFR测量,对于冠脉造影暴露清晰的病变,只需要一幅造影图像,在30秒内就能完成2D-QFR分析,计算精度超过93%;对于复杂病变可进行3D-QFR分析,需结合2个体位造影图像,1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分析,由于人工智能的辅助,因此较前一代QFR计算更准确;第三,基于造影的人工智能辅助全自动冠脉树无创FFR计算,是目前全球独家可进行分叉病变功能学分析的技术;最后,在AI QFR系统中,增加了微循环功能计算,从而完善了全冠脉系统的生理学功能评估。基于上述这些优点,相信未来QFR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江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朱虹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