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方子再加一个动作,嗳气(打嗝)很管用

今天给大家聊一聊嗳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嗝,大部分情况下的嗳气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有时候却是疾病的前兆,多发于胃部的疾病,如慢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等

嗳气是胃中气体上逆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伴有胃胀,食欲不振,胃灼,恶心呕吐等。

嗳气分主动嗳气(打嗝)和被动嗳气。

被动嗳气大多发生在进食、喝饮料,酒,胃内过多的气体被胃蠕动挤压而嗳出。

主动嗳气大多发生在非餐饮时段,因某种不适感而口微张做一个吞咽动作将少许空气咽下、 随即嗳出,不适感得到缓解,它是主动的、可控制的。偶尔的嗳气,属正常现象,频繁嗳气则属疾病状态,这是多种消化道疾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的症状之一

中医上嗳气又称为噫气,之于脾胃,由于胃失和降,清阳不升,浊气上逆,加之肝不疏,终致气体上冲咽喉所致,声缓而长。《古今医统:脾胃不和有痰有火》 日:“嗳气多是胃气不和,窒塞不通。”胃气以降为顺,降逆和胃为治疗嗳气的重要法则

前不久门诊上来了一个患者,今年三十七,半年前就开始出现嗳气的状况,当时也没在意,以为是吃得太多撑的了,就没管它,后来嗳气的频率越来越频繁,还伴有脘痛、头昏、口臭、口苦、欲呕、心烦,无论吃多吃少,饭后总会嗳气,长的时候能有俩小时,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让王先生苦不堪言,称自己出去应酬都不敢动筷子,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吃,生怕自己饭桌上打嗝,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后来通过视频找到了我

经过脉诊舌诊脉弦劲,舌质绛,呈深红色,这是肝胃郁热胃失和所致,考虑到王先生的病程较长,正气已伤,故采用旋覆代赭汤甘草、生姜、大枣,取旋复花6克,生代赭石15克,半夏9克,党参15克,炒黄连5克,炒昊萸2克,竹茹6克,左金丸(吴茱萸、黄连)清泄肝火,再加以膏剂

再和王先生见面的时候,已经是一星期后了,只看王先生的表情我就知道,他心中这块石头轻了许多,我的使命也快完成了,之所以成效明显,是因为恰中病机。

竹菇是一种味甘性寒的中药材,他能入胃经和肺经,清热止呕以及形郁提神都是它的主要功效,再配以吴茱萸,黄连,清泄肝火

除了服药以外,我们也要注意平时生活习惯的改变,在这里杨老师给大家提四个建议

为了减少复发,要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烟酒能少则少,多吃蔬菜水果,绿色食品。

1.饮食要节制,定时、定量。

2.饮食宜易消化食物。不要吃太油腻、太甜和难以消化的食物。

3.饭后最好走一走,可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胃动力,改善胃的功能。

4.精神要放松,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情绪,避免暴怒多思,注意休息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偶尔感到嗳气胸胀的缓解方法

通调脾胃 按压中脘


以指压胸骨和肚脐连接线中央的“中脘”穴,颇具效果。一边吐气一边用拇指在此用力强压6秒钟,重复5次时,胸部的难受感就消失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PS:文章及图片部分来源网络,侵删。所涉及到的各类疗法、药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有不适情况还请找专业大夫进行辨证。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