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害怕脑萎缩怎么办?科学使用3种药物,积极改善大脑代谢

人老之后,身体素质逐渐低下,很多疾病多会接踵而至,例如脑萎缩高血压、阿尔兹海默症等……

很多人年老之后,被诊断出患有脑萎缩,不仅经常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例如无法正常社交、不能正常沟通、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不记得自己的名字、年龄

这不仅对老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还会给老人添加很大的心理负担。不少老人甚至觉得自己患病后给子女添加了负担,成天郁郁寡欢。

那么,脑萎缩具体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呢?为什么老人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一、脑萎缩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脑萎缩属于一种脑部疾病,患者的脑组织相较于正常体积来说,有一定程度的缩小现象。

遗传、脑外伤、烟酒过度、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能诱发脑萎缩;其次,若是患有脑卒中脑炎、脑膜炎、脑部肿瘤等疾病或是煤气中毒、酒精中毒,也易造成脑实质破坏以及神经细胞萎缩变形,诱发脑萎缩。

脑萎缩患者的脑血管会长期处于慢性缺血状态,脑内红细胞变形能力会因此下降,导致微血管有效血液灌注不足,使脑细胞形态、功能受到影响。

进行影像学检查时,会发现患者的脑沟增宽、脑室扩大、脑组织体积减小。萎缩部位不同、萎缩范围不同,对应的脑萎缩类型也有所差异。

例如根据萎缩范围进行划分,可以将脑萎缩分为局限性脑萎缩、弥漫性脑萎缩;根据萎缩部位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大脑萎缩、小脑萎缩、橄榄体萎缩、桥脑萎缩萎缩等。

脑萎缩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病程日常可达数年至数十年。发病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

患者在病情早期,可能因为脑部功能受损而出现头晕头痛、精神不振、失眠多梦等全身症状;若是神经功能受损,可能伴随出现偏瘫、癫痫、共济失调神经系统症状。

其次,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障碍现象。脑萎缩患者的脑组织血液供应情况会受到影响,因此部分大脑细胞功能会随之下降,导致记忆力减弱。患者容易出现经常失落物品、遗忘承诺的事情等症状。

若是后续脑细胞损伤程度严重,患者的理解、判断能力都易受到影响,导致患者整体智力活动水平下降,例如无法适应社会生活、难以进行正常工作、不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等。

了解脑萎缩的相关知识后,若是担心自己年纪大了患上脑萎缩,建议从日常习惯中作出预防。

二、年纪大了害怕脑萎缩,应如何预防?

若想预防脑萎缩的产生,首先应注意调整日常生活习惯

由于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等原因都可能诱发脑萎缩,因此建议平时少抽烟喝酒,避免长时间在密闭的环境中使用炉具、煤气,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日常应保持室内通风透气。

其次,平时应合理用脑,年纪增长后可以多进行下棋、读书等脑部活动,促进脑部运转、刺激大脑皮层不断兴奋,延缓大脑衰老的速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预防脑萎缩、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的发生。

此外,预防脑萎缩还有一大重要步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由于脑炎、脑梗死等大脑疾病都可能诱发脑萎缩,因此一旦被检查出患有脑部疾病,需尽快对其进行专业治疗,避免拖延病情。否则疾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对脑部的损伤程度加重,患上脑萎缩的几率会随之增大。

但是,上述措施只能从一定程度上预防脑萎缩的产生,并不能保证一定不会患上脑萎缩。若是不幸患上脑萎缩,也不必过于忧虑,及时进行专业治疗即可。

三、一旦患上脑萎缩,可以用3种药治疗,用得越早效果越好

虽然目前脑萎缩尚无明确的方法将其治愈,但是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脑萎缩方面,可以遵医嘱用3种药治疗,分别是:脑代谢赋活剂类药物、改善认知功能类药物、抗精神类药物。这3种药,用得越早效果越好。

常见的脑代谢赋活剂类药物有:奥拉西坦、尼麦角林等。使用此类药物能达到改善微循环的效果,加快脑部代谢。

脑萎缩患者的脑部功能受到损伤,可能引发神经功能缺失、记忆障碍等现象。脑代谢赋活剂类药物可以调节大脑功能、使脑细胞活跃,因此可以用于治疗脑萎缩,缓解脑萎缩所诱发的记忆功能障碍现象。

常见的改善认知功能类药物有:卡巴拉汀多奈哌齐。使用此类药物可以提高患者脑内乙酰胆碱浓度,从而提升记忆力。

由于脑萎缩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因此可以通过服用此类药物的方式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脑萎缩恢复。

常见的抗精神类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

由于部分脑萎缩患者脑部功能区会受到影响,容易因此出现情绪障碍的现象,诱发焦虑、抑郁等负面的情绪症状。

而抗精神类药物能起到调节患者情绪状态的效果,因此脑萎缩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

精神状态会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若是长期保持抑郁、焦虑的情绪,可能会使脑萎缩恢复速度减慢。因此除了要遵医嘱使用抗精神类药物以外,平时患者也应积极调整自身的情绪状态。

诊断出患有脑萎缩后,可以遵医嘱积极使用上述3种药物进行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理想。

如果不断拖延病情,导致大脑损伤程度严重。由于脑细胞的死亡是不可逆的,脑萎缩也无法逆转,因此在病情较重时使用上述3类药物治疗,对脑功能的恢复可能无显著效果。

但是,由于每位患者的病情程度、个人身体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并非所有脑萎缩患者都需使用这3种药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谷维素等营养神经类的药物治疗。

具体用药类型、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看,无法一概而论。

除了正规的治疗以外,脑萎缩患者日常也需注意护理工作。正确的护理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益处,可以事半功倍。

四、脑萎缩患者日常应如何护理?

脑萎缩患者的日常护理主要从三点出发,分别是运动、饮食、生活习惯

运动方面,建议患者适当进行体力劳动、运动锻炼,例如进行慢跑、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脑萎缩患者的身体活动并未受到限制,因此平时可以多进行运动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饮食方面,建议患者保持清淡、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少吃腌制品、烧烤等不健康的食物避免抽烟酗酒,避免吃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的食物。

平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脑功效的食物,例如核桃、杏仁等;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的食物,例如胡萝卜、柠檬、猕猴桃、西红柿等。

维生素的摄入可以加快身体代谢速度,促进体内有害物质、垃圾的排出,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大脑健康也有益处。

生活习惯方面,建议患者保持稳定的作息时间。经常熬夜、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脑部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脑部神经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不利于脑萎缩的恢复,甚至可能导致病情程度加重。

其次,如果患者出现了语言功能障碍现象,例如无法通过言语描述出自己的想法、忘记一些词、无法将词句联会贯通等,则建议积极给患者进行语言功能锻炼

例如多进行舌体运动,通过声带震动的方式使患者的声带、舌头等部位得到锻炼;也能进行呼吸练习,使口腔内气流得到调整。这些锻炼有利于言语恢复。

平时也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让其多说话,强化患者的发音器官功能,促进语言功能恢复。可以通过讲故事、绕口令等多种方式提高患者的训练兴趣,避免因为过度的练习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担。

写在最后

年纪增大后,患上脑萎缩的几率会逐渐增大。若是担心自己患上脑萎缩,建议按照上述方法做好日常护理,降低脑萎缩的患病几率。

如果未成功预防,已被诊断出患有脑萎缩,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心,可以及时至医院进行相关治疗,遵医嘱使用上述三类药物进行治疗,促进病情恢复。治疗的同时也应做好日常护理工作,促进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董靖德. 脑萎缩与认知障碍[J]. 实用老年医学,2015,29(04):277-279.

【2】童宣霞,孙中武. 临床上常用脑萎缩评定方法及其进展[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05):459-462.

【3】高文杰,丰宏林. 血管源性脑低灌注与脑萎缩之间关系的研究[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27(11):707-709.

【4】刘振彩,赵玫,陈钦进,徐晓云,罗峥,郝俊杰. 老年广泛性脑萎缩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06):1482-1483.

#健康真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