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2025年07月10日05:42:04 健康 1486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文 |青橘罐头

编辑|青橘罐头

前言

幼儿集体血铅超标事件再起波澜!

根据央视的报道,这起事件下毒源头已经确定,是后厨提议用彩绘颜料代替色素,而院长也同意了。

但此时一个意外的声音打破了舆论的一边倒的局面,后厨工作人员的亲属站出来为姐姐喊冤。

不仅如此,有人采访了幼儿家长,更是透露了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早在23年的时候,这家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吃了。

那么这起震惊全国的食品安全事故,真相究竟是什么?

为何院长会同意在面食中添加颜料?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当甘肃天水的家长们发现自家孩子莫名其妙地肚子疼、腿疼,甚至6岁就长出白头发时,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答案就藏在孩子们每天吃的五颜六色的面点里。

2025年6月,天水褐石培心幼儿园的家长群里炸开了锅。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起因是一个6岁孩子头上长出了十几根白头发,家长觉得不对劲,带去医院一查——血铅中毒。

要知道这可是当地最贵的私立幼儿园之一,每学期光学费就要6000多,一年下来各种费用加起来得1.5万,家长们花这么多钱,不就是图个放心吗?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带孩子去检查,西安某医院的检测结果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74份血检报告中,70个孩子血铅超标。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最严重的那个孩子,血铅值高达528微克/升,是正常值的5倍多,是成人的12倍。

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都让人心疼,你想想哪个孩子不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从怀孕开始就各种小心,出生后更是捧在手心里。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就有不少孩子出现了各种症状,有的老是喊肚子疼,疼一会儿又好了,家长以为是着凉。

有的孩子拉肚子、恶心,家长以为是脾虚,还专门熬中药调理,还有的孩子腿疼,家长以为是缺钙,买了一堆钙片。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现在回头看这些症状都是铅中毒的表现,但谁能想到呢?孩子成长过程中,肚子疼、腿疼太常见了,哪个家长会往中毒上想?

更可怕的是,专家说慢性铅中毒对孩子智力的损害可能是永久性的,很难恢复到应有的水平。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7月初,家长们集体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很快幼儿园被要求组织所有孩子检测,最终结果显示,251个孩子中,233人血铅异常,只有18人正常。

这个比例实在太吓人了,几乎全军覆没,而且不光是在园的孩子,网友爆料连毕业的孩子也查出血铅超标。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当地迅速成立调查组,警方也介入调查,大家都在等一个真相:好好的幼儿园,怎么会让这么多孩子中毒?

真相来得比想象中更让人震惊。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中毒源头曝光

7月9日,当地官方的通报揭开了谜底,幼儿园后厨工作人员为了让面点“卖相好看”,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含铅的装饰颜料。

与此同时,后厨的监控画面也曝光了,只见在和面的时候,后厨人员把彩绘颜料,直接揉进面团的场景,看的让人震惊。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这事儿说起来都觉得离谱,根据官方报道添加的装饰颜料,就是那种画画用的,包装上明明白白写着“不可食用”,可就这么个东西,竟然被当成食用色素,天天往孩子嘴里送。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不是偶尔为之,有家长爆料是从2023年开始,这家幼儿园就一直在做,孩子们几乎顿顿都在吃这种“毒面点”。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有家长翻出了之前的照片,五颜六色的花卷,看着特别漂亮,三色发糕层次分明,还有彩色面片汤,红的绿的黄的,跟彩虹似的。

当时家长还觉得幼儿园用心,把饭菜做得这么吸引孩子,现在想想心里直发毛。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其实也不是没人起过疑心,有个家长说,她看到照片里的面点颜色太鲜艳,还特意问过老师,说是加了滤镜才显得这么艳。

这个解释听着挺合理,家长也就没多想。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这么长时间,难道就没人发现异常?尤其是老师不是也天天在幼儿园吃饭。

其实不然,幼儿园的很多老师也“中招”了 网友爆料说,有个怀孕的女老师,血铅值也严重超标。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还有几个老师的血铅值甚至飙到了500多,比很多孩子还高。

而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8名相关人员被刑拘,其中包括园长、投资人和后厨工作人员,初步查明他们是为了“扩大生源、增加收入”,才想出这么个馊主意。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可以说这件事情到此也是非常的明了了,但网上有意思后厨工作人员的亲属出来喊冤。

其表示说后厨那几个都是农村妇女,月薪不到2000块,根本不懂什么铅不铅的。

她们就是按照上面的要求操作,现在却成了替罪羊。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而在这位网友法的图片中也可以看到,爆料的后厨微信号,确实是发了一些幼儿园的照片,因该是幼儿园的工作人员。

这话听着也有几分道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可能连铅中毒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会故意往食物里加毒?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但话说回来,“彩绘颜料不能吃”这应该是常识吧?包装上都写着。

事情爆出来后,整个天水都炸了锅,尤其是家长们,有个爸爸的话让人印象深刻:"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就像精心呵护一朵花,结果被人用开水浇死了。"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这个比喻虽然有点狠,但确实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

最让人难受的是,这事儿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可能是一辈子的,有医生说,铅这东西特别难排,即使经过治疗,也很难完全排出体外。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而且已经造成的神经损伤,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现在家长们最关心的是赔偿问题,有律师说这种案子索赔挺复杂的,眼前的医疗费好算,但长期的健康损害怎么评估?智力受损怎么量化?这些都是难题。

央视新闻2025-07-08——甘肃天水通报幼儿血铅异常事件:8人被刑拘 食品非法添加物为彩绘颜料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7-08——甘肃天水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园长同意后厨购买彩绘颜料添加

幼儿血铅后续:家长发声,23年开始吃,后厨亲属爆料,替姐姐喊冤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做家务能减肥?官方“活动强度系数表”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做家务能减肥?官方“活动强度系数表”给出答案

想知道每天做家务、散步、跑步到底能消耗多少能量?不同运动的强度又该如何划分?别烦恼,这份《中国18~64岁健康成年人常见身体活动强度系数》将为您答疑解惑,赶紧收藏对照吧!代谢当量(MET)是衡量身体活动中代谢消耗的单位,其数值代表活动时的能
56岁大姐每天口干舌燥,多次检查无果,换了一个科室后确诊病因 - 天天要闻

56岁大姐每天口干舌燥,多次检查无果,换了一个科室后确诊病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
宫廷良方淬炼现代精品 清宫药业“奉天承运”续写济世传奇 - 天天要闻

宫廷良方淬炼现代精品 清宫药业“奉天承运”续写济世传奇

在沈阳这座清朝“龙兴圣地”,一家承载着384年中医药智慧的企业——沈阳清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将深锁宫闱的皇家秘药转化为惠民精品。从清宫太医院御药房到现代制药集团,从帝王御用到百姓家藏,一部“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中医药传承史诗在此续写新章。
做家务能减肥?官方“活动强度系数表”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做家务能减肥?官方“活动强度系数表”给出答案!

想知道每天做家务、散步、跑步到底能消耗多少能量?不同运动的强度又该如何划分?别烦恼,这份《中国18~64岁健康成年人常见身体活动强度系数》表将为您答疑解惑,赶紧收藏对照吧!代谢当量(MET)是衡量身体活动中代谢消耗的单位,其数值代表活动时的
年过60岁要远离牛奶?医生告诫:不想早进医院,5种奶避免饮用 - 天天要闻

年过60岁要远离牛奶?医生告诫:不想早进医院,5种奶避免饮用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我听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