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跑步安全吗?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三种“步”就别跑了

2025年05月27日13:43:05 健康 1792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福利礼包赠送中】即日起,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免费赠送健康大礼包(实物)一份,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说到运动,很多老年人第一反应就是跑步。

觉得跑步是“全民运动”,不挑人,也不用设备,年轻人能跑,老人也能跑,仿佛谁先动起来,谁就比别人多活几年。

特别是退休之后,有时间了,早上公园里一大堆银发跑者,穿着运动鞋,戴着帽子,跑得气喘吁吁还挺高兴。

老人跑步安全吗?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三种“步”就别跑了 - 天天要闻

但问题来了,这事儿真的是越跑越健康吗?医生看着这些人,不少时候其实是捏把汗的。

很多人没意识到一件事:年纪一大,身体各系统不是同步老化的。

有的心脏还能抗,有的膝盖先扛不住;有的骨头硬着呢,有的肌肉早萎缩了;有的血管弹性还行,有的已经像老旧橡皮管子。

这般“参差不齐”的身体状况,却强行用于跑步,不出事才是咄咄怪事。

老人跑步安全吗?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三种“步”就别跑了 - 天天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2022年做过一项追踪调查,在2440名60岁以上的老年跑步者中,有14.7%的人在一年内出现过肌腱拉伤、半月板损伤、心律异常等运动相关问题,其中膝关节损伤占比接近五成。

这还只是表面的统计,更吓人的是那些看不出来的问题。

跑步这事儿看着是锻炼腿,其实是对心肺系统、关节系统、神经协调能力的全方位挑战。

一旦哪个环节掉链子,伤的可不是一点点。最典型的一种,就是“断断续续步”。

老人跑步安全吗?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三种“步”就别跑了 - 天天要闻

这种跑法特别常见,跑一会儿歇一会儿,歇完再猛跑两下,看似是在用“间歇式”省力,实则最容易出问题。

这个模式会让心率一高一低波动剧烈,老年人的血管调节功能本来就差,容易在猛然提速的瞬间导致血压飙升,出现短暂性脑供血不足。

美国西奈山医院有一个运动心电图实验数据,年过65岁以上的人群在间歇跑状态下,出现心律不齐概率比稳定步态高出32%,而其中10%的人在跑后1小时内出现明显的心慌、头晕、出汗不止等症状。

老人跑步安全吗?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三种“步”就别跑了 - 天天要闻

这种“断续式”的跑,不但没锻炼到什么,反而让身体一直在应急状态下挣扎。

还有一种特别容易中招的,是“拖泥带水步”。

这类跑法最常见于那种腿脚本来就有点慢性病的老人,比如有点骨质疏松、有点半月板磨损、踝关节不稳之类的。

他们跑起来其实已经不叫“跑”,是那种一步拖半步、上半身也带着走、重心忽前忽后的“假跑”。

这个跑姿带来的问题不在于跑得慢,而在于身体负荷分布失衡。

老人跑步安全吗?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三种“步”就别跑了 - 天天要闻

跑步本来应该是下肢带动全身,现在变成上半身硬拉、膝盖硬扛,结果膝关节髋关节、腰椎轮流出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团队就收集了110名因运动受伤住院的老年人病例,发现其中至少有43人属于“姿势异常型运动损伤”,而他们中有9成在跑步过程里带有明显“拖步”或“身体前倾式蹒跚步态”

这些人不跑还好,一跑就激活了一堆潜在的慢性伤。

有的跑了三天膝盖肿成馒头,有的跑着跑着直接摔了髋骨,一住院就是几个月。

老人跑步安全吗?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三种“步”就别跑了 - 天天要闻

还有一种更隐蔽的危险步叫“闭眼跑”。听着好像没人会闭着眼跑,其实说的是那些脑子跑空、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下跑步

不少老年人跑步时戴耳机听广播、边跑边回信息、或者脑子在发呆,动作靠惯性走。

这种“意识脱节”的运动方式,其实才是摔倒最主要的根源。

香港理工大学运动与认知实验室做过实验,让65岁以上的人分别在“专注跑步”和“分心跑步”状态下完成5公里测试,结果在“分心状态”组里,出现跌倒和失衡的概率提升了41%。

老人跑步安全吗?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三种“步”就别跑了 - 天天要闻

这些跌倒不单是摔个皮破肉烂,很多时候是头部着地、骨折、脑震荡,真就从跑道直接跑进了ICU

更扎心的是,跑步带来的“身体微炎症”反应也被很多人忽略了。运动本来是促进代谢的好事,但一旦超出身体负荷,反而会激发身体进入慢性炎症状态。

德国科隆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监测了170名老年慢跑爱好者,其中超过三分之一在常规体检中被发现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介素水平持续偏高这两个指标说明身体处于一种慢性应激反应中,不但关节更容易磨损,免疫系统也会跟着被拖垮。

老人跑步安全吗?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三种“步”就别跑了 - 天天要闻

有人会问,那是不是老年人就别跑了?也不是这么绝对,关键是怎么跑、跑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每天在给身体“补”而不是“耗”。

真正合适的老年运动方式,不是靠速度取胜,而是看有没有保持肌肉参与度、心率稳定性和神经协调的均衡发展。

日本筑波大学老年运动康复科提出一种“可逆步态标准”,就是任何运动中,只要姿势走样、意识分散、心率跳变,就必须立即调整或停止,否则就属于“伤害性运动”。

而且大多数人根本没意识到,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是力量训练,而不是“光动不练”。

老人跑步安全吗?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三种“步”就别跑了 - 天天要闻

很多人在跑步时肌肉根本没有参与太多,都是靠惯性带动。

香港中文大学一项针对退化性膝关节炎的研究就指出,跑步者与不跑步者相比,如果没有进行同步的股四头肌力量训练,关节退化并无明显差异,有些甚至更快

也就是说,光靠跑,反而“跑空了”,把筋骨搞虚了,身体撑不住。

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既保持心肺功能,又不伤关节,还能帮助老年人增强神经反应能力?

答案还真有,那就是“水中快走”。听起来像玩笑,其实很多欧美康复中心早就把它当成慢性病老人的标配项目。

老人跑步安全吗?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三种“步”就别跑了 - 天天要闻

水中快走30分钟,对关节压力减少了约68%,但对心肺功能的激活不亚于普通地面快走45分钟而且因为水的浮力和阻力并存,这种运动还天然带有“安全机制”和“负重训练”的双重效果。

更重要的是,水里走路必须集中注意力,要配合呼吸、躲避波动、调整姿势,这些动作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神经-肌肉协调性,有效预防跌倒风险。

医生还发现,水中运动者夜间睡眠质量更高,深睡时长更稳定,这是身体修复力提升的直接表现。

从表面看,跑步是件好事,但往深里挖,它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老人跑步安全吗?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三种“步”就别跑了 - 天天要闻

特别是身体零件老了之后,每多做一个动作,背后就多一堆身体系统在配合。一不小心,就不是锻炼,是“试错”。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全民运动时代:慢跑的正确打开方式[J].新疆人大(汉文),2018,(06):63-64.

老人跑步安全吗?医生:若不想进医院的话,这三种“步”就别跑了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又是因为它!福建一医院接连出现两例!近期各地已有多人中招!医生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又是因为它!福建一医院接连出现两例!近期各地已有多人中招!医生紧急提醒

盛夏时节医美市场迎来高峰但一针“美丽魔法”背后却暗藏致命危机近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连续收治两例因注射肉毒素中毒的重症患者揭开当下医美行业的一些不规范现象“她连吞咽唾沫的力气都没有了”一个月以前,年轻美貌的陈女士(化名)为追求精致面庞而注射“瘦脸针”“除皱针”,在注射一周后突遭剧变。厦门大学附属中山...
反复鼻塞嗅觉减退?警惕潜伏鼻腔里的“伪装者” - 天天要闻

反复鼻塞嗅觉减退?警惕潜伏鼻腔里的“伪装者”

“过敏性鼻炎十分常见,当反复鼻塞并伴随出现进行性嗅觉功能丧失的症状时,要警惕嗅神经母细胞瘤。”近日,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区副主任叶栋介绍,就在不久前他接诊了一位这类患者,最终通过手术治疗切除了病灶。两年前,45岁的王先生出现了反复鼻塞的症状,一直以为是过敏性鼻炎,用一些消除水肿的...
柴胡舒肝丸vs逍遥丸vs杞菊地黄丸,三种养肝良药哪个更适合你? - 天天要闻

柴胡舒肝丸vs逍遥丸vs杞菊地黄丸,三种养肝良药哪个更适合你?

说起养肝的药,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这三种,但是这三种治疗时的重点不一样,到底哪个更适合你呢?一篇文章让你明白!组成成分不同:柴胡舒肝芄主要成分有柴胡、陈皮、川穹、香附、枳壳等;逍遥芄主要成分为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等;杞菊地黄芄主要成分为
不是迷信!明日五月初三,牢记最不能做的5件事,记得告诉家人 - 天天要闻

不是迷信!明日五月初三,牢记最不能做的5件事,记得告诉家人

转眼之间,明日就是五月初三了,距离端午节就只有2天时间了,那么在五月初三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进入五月之后,其实可以明显的感觉的到湿热交替,雨水已经明显增多,按照老话的一个说法,这个时候阳气会到达顶峰,而阴气开始出现,阴阳交泰,从
吃山楂能消食?医师提醒:这样吃才正确,否则易伤胃! - 天天要闻

吃山楂能消食?医师提醒:这样吃才正确,否则易伤胃!

往期推荐小长假将至!快来畅游宝山6大体育文化旅游特色线路暖心!男孩走失6小时后,公交人爱心接力助母子车厢团圆已绿100%!来宝山这里邂逅现实版的满目青绿编辑:潘乔雨资料:健康上海12320*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一文读懂肝肾囊肿:是病吗?要治吗? - 天天要闻

一文读懂肝肾囊肿:是病吗?要治吗?

体检报告上突然出现“肝肾囊肿”几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慌了神:囊肿?是不是长瘤子了?会不会癌变?别担心,这篇文章就用大白话带你把肝肾囊肿彻底搞明白。 一、肝肾囊肿到底是什么? 肝肾囊肿就像身体里长了一个个“小水泡”。这些“水泡”里装的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