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5月16日,#新冠感染又抬头#的话题登社交媒体热搜榜,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不少网友还晒出了自己的抗原检测结果:


社交平台截图
新冠阳性率攀升 南方高于北方
5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态势。
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监测期内,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从7.5%一路飙升至16.2%,增幅超过一倍;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同样不容小觑,由3.3%提高到了6.3%。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南方省份的新冠阳性率相对北方省份略高一些,这或许与南方的气候、人口密度以及人员流动特点等因素有关。不过,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其疫情增幅已经逐渐趋于平缓。

南方省份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
北方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此外,除了新冠病毒这个“主角”之外,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在当前呼吸道样本监测中频繁“亮相”,成为较为常见的主要病毒。
监测数据表明,鼻病毒检测阳性率处于平台波动状态,主要影响人群为14岁及以下的儿童群体,这可能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有关。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则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在0~4岁病例组中,这两种病毒的阳性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上海专家:病例确有上升,以轻症为主
“趋势与我们之前预料的一样,每隔半年至一年,人群抗体水平渐渐下降甚至消失,新冠就会再抬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说。以中山医院发热门诊为例,每日80余例患者中,三分之一左右是新冠患者。三月流感高峰之后,新冠发病渐渐“爬”了上来。
同样地,在上海另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院感办负责人说,近一周内,前往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新冠比例接近40%,而最高峰则出现在此前3月至4月间,最高曾达到50%。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殷勇同样证实了近期的新冠情况。他介绍,儿童的症状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低热、高热都有,但大多数为超过39摄氏度的高热患儿。“大部分孩子新冠,都是家长传染或者在幼儿园、学校感染,因此,建议感染后仍应做好居家隔离。”
目前看来,这一波新冠低水平小高峰没有特别集中的变异株,也没有人群大暴发。
大部分患者属于轻症,以喉咙痛、咳嗽、流涕为主,不一定有发热,有的患者不测病毒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已“中招”。少部分患者免疫力低下(如淋巴瘤等),会发展成肺炎等,需要入院进一步治疗。
胡必杰还告诉记者,一个多月前自己也中招了,喉咙疼伴轻度咳嗽没有发烧,服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半天以后症状就明显改善,两天后顺利转阴。他建议市民:轻症患者对症治疗即可,糖尿病等慢性病群体、老人群体等可服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以减少病毒对其他器官带来的损伤。
胡必杰同时补充,普通人群日常生活中不提倡刻意地严格佩戴口罩,适当接触低浓度病毒,“就像打疫苗一样”可以产生部分抗体。如果出现感染症状,应该及时筛查,新冠、流感、人偏肺病毒等染病症状虽然相似,但治疗手段完全不一样,有的放矢精准施治,可以帮助更快恢复身体健康。
普通人无需过度担忧
但这 3 类人要注意
对大多数健康人来说,这轮新冠的症状相对轻,不过这3类人要注意防范:
60岁以上老人;
有基础病的人(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肿瘤等);
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放化疗期、器官移植患者等)。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增加,各类病原体进入了活跃期,传染病传播的风险显著增高,日常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多通风。
● 均衡饮食:多吃肉蛋奶,搭配鲜果蔬,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 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 适度运动:每天适度运动30分钟,让身体活力满满。
● 回家洗手:外出回家后用洗手液洗手。
如果身边的人出现发烧咳嗽,建议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别硬撑,及时就医。
来源:新闻坊综合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cspxxcb;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