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开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医生告诫:若有这3异常或已堵塞

2025年04月04日16:32:05 健康 1435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有些人总觉得血管堵不堵,得看疼不疼。若不觉疼痛,大抵无妨。能安然饮食、安睡,便表明血液流通颇为顺畅。

血管开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医生告诫:若有这3异常或已堵塞 - 天天要闻

结果身体出了大问题,一查是脑梗心梗、动脉硬化,还一脸懵:怎么突然就堵住了?医生看了摇头,堵可不是等着你疼了才算事,等你真感觉到疼,多半已经晚了。

血管堵塞是个“沉默的杀手”,前期症状不是那种让你立刻躺下的剧痛,而是那种看着平常、甚至被忽视的“小信号”。

这种小信号其实医生最怕病人不当回事。人身上的血管加起来有十几万公里,大大小小的血管都可以出现狭窄、堵塞,而早期的“堵”。

根本就没那么剧烈,多数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缩小,血流过不去,但还没完全断。这个时候身体会用一种特别“悄悄”的方式给你提示,问题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提示跟血管有关。

血管开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医生告诫:若有这3异常或已堵塞 - 天天要闻

第一个容易被误解的信号,是走路的时候小腿发酸发胀。有的人一走路就觉得小腿发紧,走一段就得停一下,歇几秒又能走,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就得当回事。

这不是腿没劲,更不是缺钙,很多时候是下肢动脉已经出现斑块了。走路一动,肌肉需要血流供氧,但血管堵了,血供不上来,肌肉只能靠“存货”勉强坚持,走几步就打怵。

在医学领域,这种情况被称为“间歇性跛行”,此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为典型的早期信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一组临床观察数据显示,有走路腿酸症状的人群中,近64%的人在下肢血管B超中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狭窄或斑块。

而这些人大多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明显心血管病史。也就是说,腿不是“老化”,是血管先撑不住了。

血管开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医生告诫:若有这3异常或已堵塞 - 天天要闻

更麻烦的是,这类人群往往下肢一出问题,上肢、脑部、冠状动脉也多半在“悄悄堵”。

第二个信号发生得更隐蔽,那就是睡觉时手麻或者半夜醒来心悸、胸口闷。有的人以为是睡姿不对,压着胳膊了,其实并不全是。

尤其是那种醒来时感觉胸口像压了块砖、呼吸不太顺畅、背后微微出汗,这种现象就得警惕冠状动脉狭窄

人处于睡眠状态时,交感神经活跃度降低,心率与血压亦随之下降,然而心脏的供血需求却依然存在。如果心脏供血不足,心肌就开始“抗议”,表现就是夜间胸闷、心慌、心跳不规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一项夜间心电图研究中提到,冠状动脉50%以上狭窄的患者中,有72%在夜间出现心率异常波动,而其中近一半人白天并无明显症状。

血管开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医生告诫:若有这3异常或已堵塞 - 天天要闻

也就是说,夜间睡眠时的异常,比白天更能暴露心血管系统的问题。

尤其是对40岁以上、有脂代谢异常、家族心梗史的人群,一旦出现夜间“胸闷+出虚汗”的组合,就不能再当作普通的失眠。

第三个信号是嘴上看得见的,那就是舌头发暗、舌边有齿痕、舌苔腻厚别以为这跟消化有关,其实这是一种“微循环不畅”的外在表现。

舌头是全身血液供应的“末端窗口”,一旦出现血流不畅,最容易在舌质上反映出来。特别是那种舌头偏紫、有瘀点、舌下静脉暴露明显的状态,多半是身体某处血管已经“塞住半道”。

血管开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医生告诫:若有这3异常或已堵塞 - 天天要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做过一项关于舌象与心脑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脑供血不足冠心病高血脂人群中,有明显舌象变化的人占比高达78%,而对照组只有22%。

这说明舌象其实是个非常早期的血管堵塞指示器,但很多人只当成“湿气重”、“肠胃差”,完全忽略了它背后的血管风险。

除了这些“信号型”症状,其实还有一类“行为型”特征也能反映血管正在变窄、变堵。一种是容易犯困,尤其是饭后一两个小时内没干啥活就特别想睡。

这并非劳累所致,而是血糖升高后,血液皆涌向消化系统,致使脑部供血减少,从而产生困意。

但如果这种状态特别频繁,而且合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下降,那脑血管很可能已经开始有堵塞迹象。

血管开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医生告诫:若有这3异常或已堵塞 - 天天要闻

还有一种是耳垂褶皱。听着像迷信,其实有实打实的研究支持。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做过一项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双耳耳垂有明显对角褶皱的人,其冠心病患病率是无褶皱者的2.2倍。

动脉硬化会影响全身小动脉,耳垂血供一旦减少,皮肤弹性便会下降,进而形成褶皱,此即该现象的解释。

这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表现,其实都和“血管开始变窄”有关。血管不像水管堵了就咕嘟咕嘟响,它是悄悄收窄,血流量慢慢变少,一点点削减器官供血。

等到你真感觉疼,那大概率已经是60%、70%甚至90%的堵塞了。像心梗、脑梗、肺栓塞这类事件,发作前往往没有剧烈警告信号,很多人都是“前一天还活蹦乱跳,第二天就进了ICU”。

血管开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医生告诫:若有这3异常或已堵塞 - 天天要闻

现在的问题来了,如果这些信号已经出现了,或者觉得自己是高风险人群,那能不能通过生活方式上的某种“反向调控”,让已经开始变窄的血管“停下来”,甚至“稍微回退一点”?

答案是目前在心血管代谢学上,有个叫“血管软化窗口修复期”的理论,意思是血管斑块在未完全钙化前,是有机会通过抗炎、调脂、营养干预让它“稳定不脱落”,甚至部分吸收的。

关键是要进入“低炎症+高抗氧化+低胰岛素刺激”的综合状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一项临床营养干预实验中,用每天摄入高膳食纤维(如燕麦β-葡聚糖)、联合深海鱼油EPA+DHA补充、适量运动的组合方式。

对比三个月内动脉斑块变化,结果发现干预组的斑块面积平均缩小了6.2%,血管弹性指标显著提升。

血管开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医生告诫:若有这3异常或已堵塞 - 天天要闻

也就是说,不是非得等手术、放支架才算“通血管”,血管的变化其实是个“动态博弈”,你对它好一点,它就退一步。

真正经验丰富的医生,并非关注你是否疼痛,而是在意你能否觉察身体发出的“悄悄话”。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舌苔、一次走路发胀、一次夜里心慌,就可能是血管在求救。

身体不是一次性用品,不堵才是常态。别等它真堵了,再来问“能不能治”,那时候,已经不是补救,是抢救了。

血管是最没脾气的器官,但它一发火,可能比谁都快。关键是你有没有听见它之前的小声提醒。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佳若.血管“堵”有哪些先兆[J].新农村,2020,(05):42.

血管开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医生告诫:若有这3异常或已堵塞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 天天要闻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在繁忙的工作和多变的生活节奏中,许多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肠胃不适的困扰。或是经常腹泻,影响了工作效率;或是便秘缠身,让人焦躁不安;又或是不明原因的腹胀、消化不良,严重时甚至影响生活质量。有时候,我们会去医院做个检查,医生说“注意饮食,调整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 天天要闻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题为“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为提升公众对哮喘防治的认知水平,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生物岛实验室指导,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主办,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护肺健康 畅享呼吸”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院士、专...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 天天要闻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每次发作时,感觉我就像是一条被捞出水的鱼,又像被吸进外太空,空气稀薄,控制不了一点。”这是哮喘患者在网络分享的自嘲留言,诙谐中透着无奈,也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哮喘并非小病,而是一种随时可能打乱生活节奏的慢性疾病。每年春季,全国各地树木植物陆续进入飞絮期,加之气候温差频繁变化,通常被视为哮喘急性发作...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闻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现代人睡前刷手机、吃夜宵已成习惯,但2300年前的《黄帝内经》却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主张"空腹而眠"。古人这种反常识的养生法,如今被科学证实:适当饥饿感能让睡眠质量翻倍!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个"饿着睡更香"的千古谜题。 一、《黄帝内经》到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 天天要闻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觉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后还是感觉浑身疲惫,就像没睡过一样。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来唠唠,为啥刚睡醒身体却还是很累。 在古代,人们就很重视睡眠,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强调了合理作息对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 天天要闻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梦石 谯玲玲 钟亚春76岁的吴奶奶近日从甘肃兰州坐飞机来到湖北武汉,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经痛的治疗。5月6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病房内,老人术后疼痛大为缓解,即将出院的她拉着医护的手道别。老人拉着医护的手表示感谢 通讯员 代雨朦 摄吴奶奶家住甘肃省兰州市,育有一儿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 天天要闻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忽视了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毁灭性伤害,不知不觉中,血管就悄悄“报废”了。那么,哪些习惯会加速血管的“报废”?出现哪些异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来看 年轻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报废 ■高糖饮食每天奶茶甜点不离口,熬夜还要吃夜宵,这些习惯会不断腐蚀血管内皮,让血管壁“坑坑洼洼”。■高...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 天天要闻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来源:新闻晨报】此前被媒体报道的 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变快,负担加重的心脏更需要保护。中医五行学说里,夏季对应“火”,而人体五脏的心也属“火”,因此,传统医学提倡夏季“养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立夏要“养心”的原因,并推荐几个日常方法。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为什么要“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