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肿瘤科主任李军。在病房查房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对话:平时在家你喜欢运动吗?喜欢,每天我们散步,要散步四五个小时!其实单纯的散步不叫运动!
关于五大运动常见误区:您每天所走的步数,并非越多越好。运动的真谛在于通过刺激身体,释放其潜能。然而,普通人很难突破身体的极限。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60岁以下的年轻人每天应走8000至1万步,而60岁以上的人则以6000至8000步为宜。运动量不足或过度都会增加患病风险。当然,不运动比过度运动更不利健康。
其次,单纯散步并不能算作锻炼。正如我之前所述,散步不足以激发身体潜能,因此无法达到锻炼的效果。这也是为何一些研究指出,走得较快的人往往寿命更长——因为快速行走能有效刺激身体。运动时至少应感到稍微费力。
第三,跑步实际上并不会伤害膝盖。大多数情况下,膝盖问题源于长期久坐导致的肌肉力量薄弱。适量运动的人,由于膝关节周围肌肉得到锻炼,反而不容易出现膝盖问题。对于普通人而言,适度跑步对膝盖的损伤极小,甚至是有益的。
第四,运动并非仅限于跑步。许多人以忙碌或缺乏场地和器械为由,逃避运动。实际上,运动分为三类: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力量训练(如举哑铃或进行等长力量训练,例如俯卧撑和平板支撑)以及柔韧性运动(如瑜伽)。与一回家就躺下相比,这三种运动都有其益处,因此不要以时间或场地为借口,为自己的懒惰找理由。
最后,运动通常不会导致猝死。虽然近期有运动后猝死的案例,但这些案例中的个体往往在高强度工作后,不顾疲劳继续进行高强度锻炼。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适度运动导致猝死的概率极低。实际上,运动不仅不会导致猝死,反而有助于预防猝死的发生。因此,恐惧运动实际上是一种懒惰的借口。
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五个常见误区。现在,让我们行动起来,开始运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