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0岁以下患癌者30年激增80% 新研究:或与“加速衰老”有关

2024年04月08日19:45:31 健康 1389

据媒体报道,在4月5日到10日举行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上,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结果,即某些类型的早发性癌症(即在55岁前患癌)之所以在年轻群体中高发,与人体“加速衰老”有关。

根据2023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全球50岁以下的患癌人数在三十年间激增了80%,从1990年的182万例增加到2019年的326万例。

全球50岁以下患癌者30年激增80% 新研究:或与“加速衰老”有关 - 天天要闻

资料图片

“加速衰老”或增加早发性癌症风险

报道指出,通常年龄越大,患癌的风险就越大。但专家们现在发现,人的年龄并不单单是指其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更是指人的“生物年龄”(biological age),即一种更能够准确反映人体机体实际健康状况的概念。与实际年龄不同,“生物年龄”可能受到饮食、身体活动、心理健康和环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而“生物年龄”大于实际年龄的个体则被定义为“加速衰老”。

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外科副教授曹寅(音译,Yin Cao)及其团队提取了14.8724万名英国患者的医疗数据,并通过其血糖白蛋白等九种可以反映机体“生物年龄”的血液标志物来计算出了每个人的“生物年龄”。

研究人员首先评估了不同年龄段的“加速衰老”情况,结果表明1965年及以后出生的人“加速衰老”的可能性比1950年至1954年之间出生的人高出17%。接着,研究人员又评估了“加速衰老”和早发性癌症风险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加速衰老”与实际年龄之间的标准差每增加一个单位,患早发性肺癌的可能性会增长42%、患早发性胃肠癌的风险增加22%、患早发性子宫癌风险增加36%。

为预防癌症提供新视角

该研究团队的研究成员田瑞意(音译,Ruiyi Tian)解释称,通过研究“加速衰老”和早发性癌症之间的关系,为探索早发性癌症的病因提供了新视角,“一旦得到验证,就意味着将来我们可以通过减缓‘加速衰老’来实现预防癌症的目的。”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物年龄和癌症关系”的教授安妮·布莱斯博士认为,这项研究结果令人鼓舞,这可以帮助更好地筛查出癌症高风险人群。“临床数据表明,诸如胃肠道癌症和乳腺癌一类的癌症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如果我们有方法确定癌症高风险人群,我们将会建议相关人群进行定时筛查。”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血液学肿瘤学教授布莱斯(Blaes)称,若能确定癌症高风险人群,就可以提前干预其生活方式,从而减缓机体衰老速度。

不过,研究人员也指出了该研究的局限性。首先,理想情况下,研究人员应该对参与实验的人群进行多次血样采集,而本次实验中的血样结果只来源于单次采集。其次,实验中的所有参与者都来自英国,这限制了该研究的普遍性。“这一结果还需要在不同类型的人群中进行验证。”田瑞意说。

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编辑 张莉 责编 邓旆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全球50岁以下患癌者30年激增80% 新研究:或与“加速衰老”有关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有何变化?坚持服务产出导向,新增“安宁疗护”价格项目 - 天天要闻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有何变化?坚持服务产出导向,新增“安宁疗护”价格项目

国家医保局5月22日举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第三场直播解读,涉及放射检查、综合诊查、超声检查、放射治疗等四类立项指南。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副司长翁林佳解读了立项指南编制思路和进展;安徽、山东、河北、湖南等4个牵头省份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4个立项指南定价思路和落地情况。据介绍,指南通过...
美国肥胖儿童激增 每5名儿童中有1人肥胖 - 天天要闻

美国肥胖儿童激增 每5名儿童中有1人肥胖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美国白宫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超过五分之一的美国6岁以上儿童肥胖。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比例还不到二十分之一。 白宫发布名为《让美国再次健康》的报告,其数据显示上世纪70年代,“每20名儿童中肥胖者不到1人”;现在肥胖儿童比例则为每5人中超过1人,比上世纪70年代增长超过270%。数据还显示,同一...
29岁徐嘉余回应年龄挑战:游完后头痛欲裂,缺氧到极致 - 天天要闻

29岁徐嘉余回应年龄挑战:游完后头痛欲裂,缺氧到极致

在昨晚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子200米仰泳决赛中,徐嘉余以1分57秒56的成绩获得冠军。赛后,徐嘉余接受了CCTV5《体坛晨报》采访,徐嘉余表示:200米的确对我这个年纪还是很大的一个挑战,也去尝试了年轻时候的游法,前面去游了一个54秒的成绩,后面的确是感受到了年龄带给我的巨大挑战。看起来像在放水,其实对我来说可能就...
糖尿病人一天中血糖可能升高的三个时间点 - 天天要闻

糖尿病人一天中血糖可能升高的三个时间点

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糖尿病作为一种当今社会十分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何精准控糖,早已经成了所有患者必修的一门课程。但很多糖友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明明有时生活习惯都差不多,但血糖监测的时候却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