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你儿子反正没救了,不如信我一回。三服药下去,小孩康复了

2024年01月23日17:15:04 健康 1606

我们湘阴县有个人,他的孩子得了肺癌,晚期,在省里大医院化疗已经没效果了,只回家等死。一天,刘医生问他:“你儿子反正没救了,不如信我一回。”刘医生开了三副中药,吃下去有好转;再吃了十副,肿瘤消了一半。不到二十副中药,小孩康复上学了。


这不是吹牛!这是真实的事情!

但这也不是常态,你可以说,这是“偶尔碰中的”。

当然是碰中的!如果一个医生对所有癌症都能用十几副中药治好,那他肯定不在湘阴县了,估计早就进中科院去,至少也能获个诺贝尔奖


但对于生命垂危、已经被医生判了死刑的人来说,能够有“偶尔会碰中”的几率,他(她)会不会也去试试呢?

他说:你儿子反正没救了,不如信我一回。三服药下去,小孩康复了 - 天天要闻

刘医生在作者家

有一天,一位老娭毑(湖南方言,奶奶的意思)颅内出血,在省人民医院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住院休养了2个月,一切都康复了,但就是血压太低,必须带一个增压泵。几十公斤重的机器,随身携带,一刻都不能脱离,上厕所、睡觉都必须带着,不但极不方便,而且随时有生命危险。万一脱落了,血压这么低,生命当然有危险。人家老人家都是高血压,偏偏她老人家血压这么低,怎么办?然而,这个病,机器能够解决的,就不算疑难杂症了,在省里都不属于留院的病例。


于是,老娭毑从省医院转回湘阴人民医院。在县里治疗了十几天,低血压还是无法改变。一天,老娭毑的主治医生请教刘医生,有什么办法。刘医生说:“我给她老人家换两味药。但你事先要征求老娭毑的同意,万一出现了什么不良的症状,至少不能医闹。”老娭毑还是很理解的,表示很愿意配合刘医生换药。刘医生给她换了两味药,一味是红参,另一味我不记得了。换药后,血压立马恢复,两天后出院;


他说:你儿子反正没救了,不如信我一回。三服药下去,小孩康复了 - 天天要闻

刘医生的父亲,曾经因为重病(具体什么病我没问),在ICU许多天,高烧不退,实在检查不出高烧的原因了,刘医生说:“我的父亲我做主,今天把抗生素全部停掉!我给他换中药。”奇迹出现:停掉所有抗生素后,高烧立马退了。


我问刘医生:“大学学的什么专业?”

他犹豫了半天,说:“本科中医,研究生中西结合。”

我刨根问底:“哪所大学读的本科?”

他沉默了一会,说:“自学的!”

哈哈,他真的是自学的!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自学的中医,敢给人开方子?谁有这么好的运气?自学的中医,居然把绝症给治好了。


这个,我认为不是胆子与运气问题!而是天赋!

就像我们搞写作的,大部分优秀的作家,都不是学中文的;

真正的神笔马良,并不是美术学院毕业的;

真正的好嗓子,也许就是来自大山深处。

我外婆从来没学过医,但她肚子里装着几百个土单方。哮喘,大家很熟悉吧?很难根治的毛病,但我外婆能用一泡猪婆尿加红枣生姜把哮喘治好,个个根治,我自己妹妹就是被外婆治好的。所以,英雄不问出处!

他说:你儿子反正没救了,不如信我一回。三服药下去,小孩康复了 - 天天要闻

刘医生的微信群友咨询

刘医生说,他治病必须具备两点:一是信任,二是配合。

不相信他的病人,半信半疑,他治不好!对他越信任,甚至崇拜,这样的病人越好治!我认为,这里也有点玄学的味道,崇拜产生力量!

二是他开了方,你必须遵照执行!要你吃屎,你就必须吃屎,(哈哈,开个玩笑,意思就是,必须听他的话,要你吃啥就吃啥,要你忌口必须忌口)不听话的病人,病永远治不好。


我以前不认识刘医生。

那天,我们政协开会,午饭后委员们坐一起闲聊。我听到一个小伙子在问:“谁能帮个忙?我想买几片老屋的青瓦!年载越久的瓦越好。”


我问:“要青瓦干什么?信迷信吗?”我听到“年载越久越好”,第一感觉就是,肯定跟玄学有关。我对玄学比较感兴趣。


他说做药!

青瓦能做药?!第一次听说。

他说:“确切地说,焙药。”

说到焙药,我有点印象了,我有位表伯,得了疯病,别人传了一个单方:找一个骷髅头焙枯磨成粉泡水喝。表伯真的照做了,不但没好,反而疯得更厉害。庸医害死人啊!


我生怕那个小伙子也是搞这种事,我问他焙什么?

他说:“焙中药,做膏药。”

我这才放心。我说我帮你去弄。于是,我们互加了微信,我才知道他叫刘敬尧,80后,湘阴县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

他说:你儿子反正没救了,不如信我一回。三服药下去,小孩康复了 - 天天要闻

我记得我们那里有座山,山里有栋废弃的房子,房子起码有几百年历史了,房子虽然被毁,但应该找一片瓦还是没问题的。我请我老爸帮忙去弄瓦。

运气真好!老爸找到了四片完整瓦,我全部送给了刘医生。因为我听到了有关刘医生治病的那些故事,很感动。他有一个几百人的群,群里都是相信中医的人,他经常在群里免费帮人开方。我希望我能够帮到他。再说,帮了人家,冥冥中也是帮了自己。

他说:你儿子反正没救了,不如信我一回。三服药下去,小孩康复了 - 天天要闻

昨天,刘医生到我家来拿瓦,我突然想起,我还有两朵灵芝,我堂叔送的,我不敢乱食用灵芝,也就一并送给刘医生了。

他说:你儿子反正没救了,不如信我一回。三服药下去,小孩康复了 - 天天要闻

堂叔送给我的灵芝,转送刘医生


刘医生说:“中医太神奇!不研究中医的人,是不知道中医的神奇之处的!反正,我现在迷上了中医。”好吧!我也相信中医的神奇!我衷心希望刘敬尧医生能够将中医发扬光大!还希望刘敬尧医生用我送的青瓦和灵芝,治好更多病人!

他说:你儿子反正没救了,不如信我一回。三服药下去,小孩康复了 - 天天要闻

#文章首发挑战赛##我来唠家常##看见人间百态#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酒精每年“杀死”全球多少人?看了数字贪杯者后背发凉 - 天天要闻

酒精每年“杀死”全球多少人?看了数字贪杯者后背发凉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封波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健很多人都知道过度饮酒对身体不好,但往往碍于情面,饭桌上难免推杯换盏。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指出,酒精的危害超乎想象,全球每年有260万人死于酒精,占总
医生实施高难度胸椎管狭窄手术,如同不损伤外膜给生鸡蛋剥壳! - 天天要闻

医生实施高难度胸椎管狭窄手术,如同不损伤外膜给生鸡蛋剥壳!

“你这不像是腰椎间盘突出,情况不太乐观,还需要进一步诊断。”听医生如此说,家住长沙岳麓区67岁的孙先生大为吃惊,自己治疗了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竟然不是那么回事?孙先生10年前突然出现双下肢麻木不适、走路乏力,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随后几年,断断续续的进行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024年初,孙先生...
倒计时1天!爱尔微创全飞秒突破150万例庆典即将开启… - 天天要闻

倒计时1天!爱尔微创全飞秒突破150万例庆典即将开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近视手术实现摘镜,迎接崭新的人生。据了解,在暑期近视手术旺季中,选择全飞秒手术的消费者占比达到60%,为市场主流的手术方式。全飞秒手术是目前先进且成熟的近视眼手术方式之一。数据统计,截至目前,爱尔微创全飞秒SMILE手术量突破150万例,引领着行业...
新版“健康素养66条”新增了哪些要点? - 天天要闻

新版“健康素养66条”新增了哪些要点?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对《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2024年6月是首个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主题是 提
为何天一热,反而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期? - 天天要闻

为何天一热,反而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期?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给您分享专业的医学科普知识,帮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质,感谢您的支持!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中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了盛夏的炎热季节。此时,许多人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频繁出现呼吸道问题,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
万山区开展健康敲门行动 守护失能老人健康 - 天天要闻

万山区开展健康敲门行动 守护失能老人健康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专门上门来服务,让我们免去了去医院来回奔波的困难。”近日,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签约医生来到失能老人周安贵家中,为老人进行血糖血压测量、四肢运动功能等健康检查后,家属连连道谢。
此物剧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进ICU! - 天天要闻

此物剧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进ICU!

一句开不了口的“我喜欢你”普通人会改口说:“我想你了”文艺青年最爱说:“今夜月色真美”广东人则会说:“我煲咗汤俾你”▲图源:聊广场说到广东人对煲汤的追求那可谓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能拿去煲汤就绝不放过……▲图源:深圳粤TV各式各样的中药材更是广东人的心头好不过汤可以每天喝药材可不能随便放最近就有一家...
这个集市带你揭秘中医养生秘籍 - 天天要闻

这个集市带你揭秘中医养生秘籍

为迎接“七一”到来,近日杨浦区中医医院联合大桥街道共同举办“‘杏’福市集·宝地健康行”主题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接触中医、了解中医、感受中医的魅力。认识生活中的“仙草”,学习内功心法和葵花点穴手,体验神奇小丸子……互联宝地杨浦园内,设置了健康市集和健康体验两大板块,为市民提供沉浸式的中医文化体验。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