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热衷的生活方式,是静养好还是锻炼好,始终都是争论不休的话题。锻炼更为人们所推崇,因为锻炼能够强身健体,促进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能力,才更有益于长寿。
但是有些老人却认为老了身子骨弱了,锻炼不合适,静养才能长寿,静养有助于调节情绪,对抗衰老,还能修身养性,你没看乌龟总不爱动所以才活得久嘛。
两方所说的话听起来都有道理,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长期静养和天天锻炼,采取哪种方式才更有益健康呢?
其实长期静养和天天锻炼都各有利弊。
长期静养的好处是:
为身体减轻负担,避免身体因过度疲劳而受伤,保护身体免受慢性疾病的折磨,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缓解心理压力,纾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特别是患有重病的人,就不适合剧烈运动,多休息更有利于身体恢复。
但是长期静养也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肌肉力量减弱,影响运动能力和耐力,还会导致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
此外,长期静养也可能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天天锻炼的好处是:
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强壮骨骼和心血管系统,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耐受力,也能帮助燃烧脂肪,控制体重,对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如果运动频率过高 ,运动时间过长,运动强度太大,也会让身体疲劳,增加心肺负担,让身体某些部位的骨骼加速磨损,产生退行性病变。
如果运动姿势不正确,加上运动过度也会造成肌肉损伤,还有就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长期过度运动还可能会造成运动成瘾,影响身心健康。
所以说只有做到动静结合才能真正地延长寿命。而且通过是否运动来判断寿命的长短也是比较片面,因为影响寿命的因素可不止是否运动一条,有很多因素的,不能简而言之。
老年人运动要注意4点:
1、运动要适度,不要超量运动
有些老年人想着运动对身体好,就会有意地增加运动量,增加运动时长,认为运动得越多越长身体会更健康,殊不知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锻炼有益健康的前提是运动必须合理,如果总是超量运动,不但会损伤关节,而且运动效果也不会有多理想。
2、运动不能着急
有些人看到别人运动获得了好处,就也想自己能够和别人一样得到相同的好处。于是在没有详细了解的情况下,就跟着做,有可能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大量的运动,却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这样急着去做运动,不给身体适应时间,身体就无法负担,反而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3、运动的目的性不要太强
运动当然会具有目的性,有的人是为了瘦身,有些人是为养生,有些人是为了保持好身材。有目的去运动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目的性太强,这就让运动的初衷变了味,容易造成运动效果差强人意,身体也收获不到应有的好处。
目的性太强会容易忽略运动中的一些细节,所以我们要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去做运动,不要盲从。
4、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对于老年人而言,并非所有的运动方式都适合自己,尤其是一些运动强度比较激烈的运动。就算是自己年轻时擅长的运动项目,到了老年也得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调整,更不应盲目和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