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日以来,贵州发热门诊、普通门诊和急诊接诊阳性患者约6万余人

2023年01月11日22:17:19 健康 1885

2023年1月1日以来,贵州发热门诊、普通门诊和急诊接诊阳性患者约6万余人 - 天天要闻

  针对当前公众关心的疫情防控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安仕海,请他对我省各级医疗机构接诊新冠患者情况、重症人员的有效救治方案等进行了解答。

安仕海表示,我省各级医疗机构均可接诊新冠感染者。2023年1月1日以来,全省发热门诊、普通门诊和急诊接诊阳性患者约6万余人。为做好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迅速提升全省重症救治能力。一是扩容重症床位,全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重症床位提高到目前的7830张,为医疗机构补充呼吸机、床旁监护仪等重症床位必需设备5200余台(套),快速提升重症救治能力。目前,全省医疗机构有高流量湿化氧疗仪1726台、ecmo43台、无创呼吸机3255台、有创呼吸机4117台、床旁监护仪42771台、crrt599台,基本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二是迅速扩大重症医护人员队伍。全省有专业重症医学医师1406人、专业重症专业护士3710人;有可转换重症医师3867人、重症护士3043人。近一个月来,医疗机构通过跟班带教学习方式,新培养重症医生2269人、重症护士5162人。三是及时备好应急重症救治资源。开放省将军山医院30张、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下坝院区100张重症床位,可有序分流各地重症患者。四是规范重症病床管理。对收入重症病床治疗患者严格把关,严禁将不符合使用重症床位治疗的患者收入重症病房救治;对临床症状减轻、呼吸困难缓解的患者尽快转出,提高重症病床周转率和使用效率。

(二)加强重点人群服务和管理。落实重点人群“二包一”工作机制,由包保干部和医务人员加强对65岁以上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等人群的管理。发现管理对象出现新冠相应症状的,第一时间指导使用小分子药物治疗,最大努力减少重症发生率。同时,加强体温检测和血氧浓度监测,一旦发现血氧浓度低于93%的,立即转诊救治。

(三)规范诊疗提升重症救治水平。实行“一院一策、一人一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国家第十版诊疗规范,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广泛推广早期及时补氧、俯卧位呼吸等治疗手段,大力推进中西医结合,组织中医药专家,结合贵州地域气候、人员体质等特点,制定发布“三方一指引”(预防方、治疗参考方、基层协定方),制定三个预防方,8个医院中医药参考方和6个非药物疗法参考方,指导城乡基层应用的4个协定方;发布《贵州省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推荐苗药等用药,发挥中医药在新冠感染救治中的独特疗效,全面提升新冠病毒感染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水平。

(四)强化培训提升早发现能力。组织全省1462家医疗机构、约10万余名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培训;每日组织开展线上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对新冠感染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置能力水平。

 (五)加大专家下基层力度。一是全面推动“百千万”五级医务人员进基层强能力行动落地落实,督促各级专家通过远程会诊指导、现场巡诊坐诊等方式,全面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尽最大努力做到“应留尽留、应转尽转”。二是建立龙头医院分片包保和三甲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机制,已派出专家组217支1024名,下沉基层开展指导和巡回医疗,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新冠感染重症症状早期发现、早期处置的能力,共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万人次、服务基层群众约1.6万人次。组建省级重症指导专家组,指导各地规范救治重症患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岳端 陈祖嘉

  编辑 胡锐

  二审 黄国平

  三审 田旻佳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这种绿叶膳食纤维是芹菜4倍,钙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里像是“开了空调” - 天天要闻

这种绿叶膳食纤维是芹菜4倍,钙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里像是“开了空调”

如果说夏天有属于自己的味道,那一定是薄荷味的。炎热的天气里,一杯冰镇的薄荷柠檬水,或是一块清凉的薄荷糖,都能瞬间赶走闷热,带来一丝沁人心脾的凉意。社交平台上各种薄荷系列的饮品,比如薄荷拿铁、轻椰薄荷冰奶、薄荷奶绿、薄荷冰沙等,都很受欢迎,每一款光听名字就很清凉。薄荷为啥吃上就感觉凉凉的,营养价值又怎...
儿童因输液频繁死亡,西医致命缺点在哪里?(四) - 天天要闻

儿童因输液频繁死亡,西医致命缺点在哪里?(四)

西医治疗感冒输液的后果:感冒发烧西医是采用对抗的方法,西医认为,发烧是因为外来的细菌、病毒侵入体内,导致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失控而引起的。其治疗不外乎消炎,抗菌,因此理论上支持大量应用抗菌素,以彻底地消灭病菌,还身体一个干净的环境,就是所谓的
生姜不能随便吃?医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别乱吃 - 天天要闻

生姜不能随便吃?医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别乱吃

俗话说“小暑到,伏天来”,三伏天往往开启于小暑节气。而如今7月已至,小暑进入倒计时,但外界的气候却已经有了明天的“伏味”。气温持续走高,降雨频繁,天空中总是阴云不散,空气湿度就更不用说了,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屋子里都潮乎乎的,有种提前入伏的感
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8个中医养生法,错过三伏等一年! - 天天要闻

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8个中医养生法,错过三伏等一年!

你以为夏天只能靠吹空调、吃冰棍、喝冷饮来给身体降温吗?其实不然!中医却建议:天气越热,越要“趁热打铁”——喝热茶、晒晒背、泡泡脚……这些看似“矛盾”的做法,实则蕴含着中医的养生智慧。学会用“以热制热”的养生妙招,还能有效逼出体内寒气。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