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为什么不能像非典一样彻底消除?

2023年01月01日21:20:09 健康 1671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能像非典一样彻底消除? - 天天要闻

我查了一下,乙类甲管和乙类乙管的区别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乙类甲管是有强制性措施的,比如强制隔离、强制治疗,而乙类乙管是没有强制措施的,一切都凭自愿,也就是说,新冠病毒管理基本放开了,大家自由了。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能像非典一样彻底消除? - 天天要闻

那么有人问了,新冠病毒都成了乙类传染病了,说明它的毒性及传染性都在逐步减弱,为什么就不能像天花病毒、麻风病毒一样彻底根除呢?


我们先来说说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烈性传染性病毒,在古代被视为恶魔般的存在。患者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的流感症状,如高热、极度乏力、畏寒、头痛等。发病时全身都会布满红疹,然后结痂,痊愈后会在脸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俗称麻子,故而得名天花。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能像非典一样彻底消除? - 天天要闻

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的传染性特别强,通过飞沫就可传播,16世纪世纪天花大流行,当时的发病率就和感冒一样普遍。得上这种病,即使病人去世以后数月,病毒依然能存活,而且这种病毒就和新冠一样,不分致种族、地位、年龄、性别,只要是人,就都有可能感染天花。一旦患病,生存希望渺茫,就算侥幸活下来,也有严重的后遗症。所以古时候谈天花色变。


得过天花的患者在痊愈之后会对天花病毒产生免疫效果,就不会再得天花了。据说康熙皇帝被选为太子就是因为他曾经得过天花。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能像非典一样彻底消除? - 天天要闻

康熙皇帝


因为古人有这种认识,所以我国古时候治疗天花用的是人痘接种法,即从患过天花的人身上取下痘粉或痘液,晒干之后磨成粉,用竹管吹到正常人的鼻孔里,这些‬被‬接过种的人只染上轻微的天花症,待恢复后获得免疫力,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患病的可能性。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危险,有的人会因此反而感染上严重的天花。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能像非典一样彻底消除? - 天天要闻

人痘接种法

后来,英国的一个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在奶牛场干活的女工或者农民都没有感染过天花,经过研究,他发现,牛痘这种牛得的病毒可以轻微传染给人类,反而使人类产生了抗体,可以避免感染上天花。他随后便开始进行仔细的研究,并成功研制出牛痘疫苗。他把这个方法无私贡献出来,每个孩子詹出生后都会接种牛痘疫苗,天花渐渐就没有了,直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天花病毒已经成功被消灭,因此现在的婴儿已经不再接种牛痘疫苗了。


麻风病毒又是怎么根除的呢?准确地说,麻风病并没有根除,在地球上一些偏远地区,偶尔还会有病例出现,但是,已经很少很少了,以至于给人的印象是已经根除了。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能像非典一样彻底消除? - 天天要闻

麻风病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通过飞沫传染、接触传染,麻风病人会影响容貌,并引发感觉功能、运动功能障碍,说白了,就是会又丑又笨又残疾,治疗得当的话一般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以前因为对麻风病的无知、恐惧和歧视,历史上患者曾被隔离、遭到遗弃甚至被杀害,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恶疾”。得了麻风病的人会被隔离在偏僻的村庄,让他们自生自灭。后来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医学的进步,麻风病已经可防可治了,但是,麻风病没有有效的疫苗


再来说说新冠,新冠病毒为什么就不能像天花一样被根除呢?我们不是也研究出疫苗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新冠到底是不是感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不属于感冒,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但是随着这三年的抗疫,新冠病毒的毒性不断减弱,新冠肺炎已经可以治疗了,新冠也慢慢发展成类似于重感冒一样的病症了,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发烧、咽痛,咽痒等。因此,新冠病毒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的确属于流感类的疾病,可以说新冠病毒是超级感冒。


那么,同样能引发肺炎,同样是冠状病毒,为什么非典就能消除,新冠就不能消除呢?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能像非典一样彻底消除? - 天天要闻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病毒特性不一样。非典病毒的耐热性很差,温度只要稍微上升,这种病毒就会失去传播能力。而新冠病毒的适应能力很强,高温对它们不是很起作用,而且它们还会随着环境的变化产生变异来进行适应。


二,传播速度不一样。新冠的传染性特别强,比非典厉害多了。新冠的传染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染、密接传染,甚至还有气溶胶传染,就连人们接触的物品上都有病毒,想通过隔离来阻断传染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三,国际环境不一样。非典发生于2003年,那时候的国际交往比现在要少,再加上控制及时,非典的生存环境不如现在。而现在呢,交通的便利和国际旅游以及国际贸易的频繁大大加度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只要我们不闭关锁国,只要别的国家不管控,新冠病毒就不可能消失。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原因: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能像非典一样彻底消除? - 天天要闻

一是新冠病毒的毒株不断变异。到目前为止已命名11种变异毒株,如典型的病毒分型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在新冠病毒横行的这几年时间里,新冠病毒的突变已高达数万种之多。我们最熟知的先是德尔塔,然后是奥密克戎,以后又不知道会变成什么。虽然我们大都注射过疫苗,但是变异后的毒株进入体内,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只能识别以前的毒株,识别不了变异的毒株,做不到深层次防护,难以消灭它们,疫苗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因此即使得过新冠也难保不再患上。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能像非典一样彻底消除? - 天天要闻

二是疫苗产生抗体的半衰期时间很短。无论是自身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还是通过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维持时间都很短,抗体的半衰期均在3个月左右,即3个月以后,中和抗体水平只有起初的一半,因此,再次感染的风险也是存在的。


举个例子,流感也是有疫苗的,但是注射了流感疫苗的人还会再次感冒,因为抗体的维持时间比较短,一个道理。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能像非典一样彻底消除? - 天天要闻

2022年1月18日,在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人们可能永远也无法消灭新冠病毒,这种病毒或将最终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因此,人类无法消灭新冠病毒,人类将与新冠病毒共存,我们也必定会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中,这已经成为共识。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5个偷偷让你变胖的“减肥陷阱” 看完少走弯路 - 天天要闻

5个偷偷让你变胖的“减肥陷阱” 看完少走弯路

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今天(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如何避免无效减重?有哪些减肥常见误区?减肥前一定要了解1什么样的胖才是真的超重肥胖? 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BMI=体重(kg)÷...
“国医大师”石学敏,病逝 - 天天要闻

“国医大师”石学敏,病逝

5月11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石学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1日1时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降脂小能手依折麦布,使用时牢记三要三不要 - 天天要闻

降脂小能手依折麦布,使用时牢记三要三不要

在降脂治疗的“药物家族”中,依折麦布是备受关注的“小能手”。它通过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发挥作用,常与他汀类药物联用,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不过,用药时需牢记“三要三不要”原则,让药效最大化的同时保障安全。 一、要选对用药时机依折麦布不受食物
身体竟有“代谢记忆”? 专家:避免体重反弹要牢记这些要点 - 天天要闻

身体竟有“代谢记忆”? 专家:避免体重反弹要牢记这些要点

今天(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什么是无效减重?该如何避免?无效减重和体重反弹是很多减重者面临的难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何避免这种情况?专家做出了解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一般我们定义减重量少于5%属于无效减重。比如对于一个200斤...
47岁女性从128到98,总结:6个被低估的减脂行为 - 天天要闻

47岁女性从128到98,总结:6个被低估的减脂行为

大家好,我是浅方营养师。前段时间,一位47岁的女士来找我,说试过很多方法,但体重一直卡在128斤下不去。她每天走路半小时,晚饭也吃得少,可就是没变化。我观察了她的饮食和习惯,发现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调整后她用了不到半年,体重稳定到了98斤
37岁胖友在医院1个月甩16斤 多地为胖友开设减重营 - 天天要闻

37岁胖友在医院1个月甩16斤 多地为胖友开设减重营

今年4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不少网友调侃:“胖到国家都出手了”。去年以来,一些地方公立医院牵头开办“健康减重营”,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措施帮助人们减肥。下面我们就跟随“胖友”刘东宁,看看他在“健康减重营”中的生活。一个月前,37岁的“胖友”刘东宁参加了北京大学人民医...
第九届功能泌尿学术年会在西安举办 - 天天要闻

第九届功能泌尿学术年会在西安举办

5月9日至10日,第九届功能泌尿学术年会(FUF2025)暨第二届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泌尿外科青年医师专家委员会年会在西安举办。此次年会由多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与协办,吸引了800余位泌尿外科领域的精英齐聚古都。会议围绕“功能泌尿医学新进展”主题,设置19个特色专场,涵盖培训、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在技术培训方面,5个培训...
每周质量报告丨背离初衷遭滥用  “仅退款”伤害了谁? - 天天要闻

每周质量报告丨背离初衷遭滥用 “仅退款”伤害了谁?

近日,“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所谓“仅退款”,即消费者在完成购物后,若认为商品存在严重问题,可申请退款而无需退货。 自2021年起,淘宝、拼多多、京东、抖音、快手等主流平台陆续推出“仅退款”机制,该机制最初用于处理商品破损、功能缺失或宣传不符等明显问题。但实际运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