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乙肝朋友私信我,为什么吃药多年,还是没办法转小三阳,一直都是规范用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难道以后都是大三阳,没有机会转小三阳了吗?今天分享一位网友来信。
网友咨询:黄医生,您好,我是一位多年乙肝患者,84年,从小就有,有家族史,吃恩替卡韦已有12年了,这次医院随访复查,病毒阴性,肝弹显示肝硬度4.7kPa,B超轻度脂肪肝,有一个19*19的囊肿,实质回声细密稍增粗,两对半显示大三阳,表面抗原874.9,另肝功、肾功,葡萄糖均正常。医生建议1:继续服用恩替卡韦;2:打干扰素一年。想听听您的建议,谢谢了。
回复:有不少人像这位网友一样,抗病毒多年,一直都是大三阳,甚至表面抗原水平很低了,e抗原就是很难出现转换。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知道两点:
1. 要想乙肝得到更好的控制,除了维持DNA阴性,也要实现e抗原的转换。
2. 目前临床上不少e抗原无法转换的患者,可能还存在其他原因:比如高敏DNA还不是阴性;e抗原不是卡着不动,而是一直在下降,只是因为自身的免疫激活不够充分,下降的程度较慢而已。这类患者如果能通过调整治疗方案,实现了DNA的阴性,继续监测e抗原的变化,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转小三阳的。
这位网友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12年,但是e抗原还是阳性,是继续使用恩替卡韦还是联合干扰素呢?
首先需要确认乙肝病毒DNA是不是转阴,如果高敏试剂还能检测到信号,就不建议继续单用恩替卡韦了,建议及时调整方案,早日实现DNA阴性,可以减少病毒对肝脏免疫功能的抑制,可以间接增加e抗原的转换可能。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有少数患者抗病毒之后,其表面抗原、DNA和e抗原在前期应答比较好,但是后期e抗原不下降,甚至出现反弹了,有可能就是乙肝病毒DNA没有达到持续检测不到的程度,换句话说就是高敏DNA出现轻度反复,有时阴性,有时阳性,这样的情况可能也会影响e抗原的转换。如果我们发现了这种现象,及时调整药物方案后能达到持续的检测不到(TND)状态,有部分患者也可以顺利实现e抗原转换的。
这位网友的DNA如果已经转阴多年,需要评估近几次e抗原的水平变化,如果e抗原还在下降,可以继续做好监测。一般来说,如果表面抗原和(或)e抗原一直在逐步下降,短期内是可以继续随访的,不一定要着急调整方案。
其次,目前没有显著增加e抗原转换的治疗方案,还是有较多患者选择NA联合干扰素后,不能实现e抗原的转换。
所以说,这位网友在决定继续单用恩替卡韦,或者联合干扰素之前,不妨先确认下DNA的真实状态,看下最近几次e抗原的变化如何,真的打算使用干扰素的话,后面做好e抗原的监测就是了,但是疗程是不是要1年,也要看联合治疗后e抗原的应答如何。如果没有条件使用干扰素,在一定时间内保证DNA持续阴性,肝功能正常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