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定要赢一局”“这个小说也太好看了,再看一会儿”“这个博主也太搞笑了,让我再看看”……然后猛得一看时间,凌晨三四点,再过三四个小时就得爬起来上课或是赶地铁上班,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
尽管你早已知道睡眠不足的各种危害,收藏了各种助眠的方法,但你并未将此放在心上,总是妄图通过其他方式补偿或欺骗自己的大脑。但睡眠不像银行,你不能欠点债,然后希望后面晚些时候还清。
由华米科技发布的《2021年世界睡眠白皮书》显示,2021年全球年人均睡眠不足7小时天数为59天,比2020年增多7天。
而中国年人均睡眠不足7小时天数为67天,高于全球人均,而且中国人无论男女以及各年龄段,人均睡眠不足7小时天数均高于全球均值。
有些人觉得自己是短睡眠者,不需要睡够7小时或以上;也有人认为自己虽然没睡够7小时,但依然精力充沛并没有觉得睡眠不足……真的是这样吗?不如来对照参考一下吧!
睡眠不足的九大表现:
1.脚会撞上柜脚
2.糖果含到一半就咬碎
3.使用电脑时,会忍不住摸头发或摸脸
4.突然想不起来自己要做什么来着
5.习惯跷二郎腿、托腮
6.睡前忍不住要吃东西
7.周围嘈杂时就无法集中注意力
8.同一行文字需要读两遍
9.总是认为对方的言行充满恶意
这9条里,你中了几条呢?不妨仔细想一想。
对于打工族而言,可能晚上的时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因此总是忍不住想要熬夜追剧或者做想做的事情,总之,就是不愿意白白睡过去。
殊不知,睡眠不足不仅造成反应迟、工作效率低下,还会导致易胖、皮肤粗糙、慢性炎症以及免疫力下降等。近些年,熬夜猝死等新闻也并不少见。
睡眠科学家马特·沃克(Matt Walker)曾在TED演讲《原来睡不够这么糟》中表示,睡眠是人的生命维持系统,也是自然母亲对永生做的最大努力。
在对睡眠科学的深入研究中,沃克认为,“睡眠缺乏流行病——它正在快速成为我们在21世纪面临的其中一个公众健康的最大挑战。”
沃克在演讲中提到,睡眠不足会导致人体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活力下降70%。
而自然杀伤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能够识别靶细胞、杀伤介质。
不仅如此,睡眠不足和罹患多种癌症之间存在重要联系,它们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睡眠越少,生命越短。
一旦你睡眠不足,那你的健康势必会受到影响,没有人能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安然无恙。它甚至会篡改你的DNA。
可即便我们意识到了睡眠不足对身体有巨大的影响,哪怕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但从小到大,我们都没有学习过有关科学睡眠的知识。
当你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时,当你盯着天花板无法闭眼时,当你因为工作、学习不得不熬夜时,当你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时,当你睡很久依然很疲惫时,当你半夜醒来无法再次入睡时……你会不会感叹:到底怎样才能睡个好觉呢?
接下来将分享7个来自日本睡眠医生、睡眠指导师的高效休息法,帮助你快速入眠、睡个好觉!
1.坐在床上睡回笼觉
为了避免在睡了回笼觉之后反而更疲惫,大家可以试着把头抬高。醒来后可以把枕头垫高,或者坐起来靠着床头,把原本处于水平状态的头立起来。
只要把头抬高,即使睡回笼觉,也不会睡很长时间,睡醒之后的疲惫感也会大大减轻。坚持每天坐着睡回笼觉,也可以逐渐缩短从醒来到起床的时间。
2.睡前说3遍起床时间
如果担心听不到闹钟的声音,就试着让大脑做好起床的准备。睡觉之前,说3遍第二天起床的时间。出声会使大脑更容易记住,但不出声、在心里默念也是可以的。
通过每天坚持使用自我唤醒法,在绝对不能起晚的重要日子里,大脑自然会做好起床的准备。
这个方法乍一听有点搞笑,但确实是有研究证实的。其实是因为皮质醇在起床准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它的分泌与时间的语言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自我唤醒法实验中,睡觉之前说出起床时间的人,60%都能轻松地按时起床。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加,能够轻松起床的人也越来越多。
3.用热毛巾擦拭脚掌
把打湿的毛巾放进微波炉内加热,然后在睡前15~30分钟,用热毛巾擦拭脚掌和脚趾缝。热毛巾的水蒸气会产生汽化热,带走脚部热量,使双脚更加凉爽。
相反,如果在脚比较热时使用冷水降温,血管就会遇冷收缩,人体核心温度会升高。这样不仅不会降温,反而会觉得更热。
4.盖厚重的被子
压迫感能让人睡得更好。当压觉不足时,我们会觉得身体轻飘飘的,无论是哪个姿势都睡不着。
持续跳跃、四肢爬行、悬挂等都可以使身体感受到重力,但这些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很少尝试,因此可以通过盖厚重的被子来使身体感受到重力。
当孩子或是伴侣睡不着时,可以紧紧地抱着他,以此增加压觉。
5.躺了30分钟也没能再睡着就下床
睡不着的时候不要躺在床上。如果躺在床上过了30分钟也没能再次入睡,不安和焦虑就会随之而来,人就会感到不愉快,这个时候一定不要继续躺在床上。
如果不玩手机、不看电视或不开灯会让你觉得有压力,那就不必继续坚持,就当空闲时间增多了,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保持心情愉悦最重要。
这是因为如果无法再次入睡,但还是躺在床上,大脑就会认为床是想心事的场所。
因此,不仅要提高刚睡觉时的睡眠效率,也要提高再次入睡时的效率。在核心体温最低的凌晨,人最容易感到困倦,也最容易迷迷糊糊地睡着。
6.最后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
很多人白天经常犯困,那就试着调整吃饭顺序吧!白天的困意程度,也会影响晚上的睡眠哦。
如果在吃饭时先吃碳水化合物,饭后就会很容易困倦。尝试改变吃饭顺序,养成先吃蔬菜后吃碳水化合物的习惯吧。在吃午饭、驾驶后或休息时,人很容易只摄入碳水化合物。
建议购买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是吃饭时第一口避开碳水化合物。如果能够形成习惯,吃饭后的困意自然就会有所减轻。
如果能够避免血糖值出现急剧升高或快速降低的情况,大脑在白天的清醒程度就能够保持稳定。这样更有助于晚上入睡。
7.睡前30分钟,关闭手机
很多睡眠指南中都会建议大家:“在睡觉前30分钟关闭手机。”这是因为顺应大脑以及身体节律,对于提高睡眠质量来说十分重要。
大脑以及身体会在睡觉前30分钟开始为入睡做准备。最开始的睡眠质量最高,如果能够在这30分钟里不玩手机,睡眠质量自然能够得到保证。只要顺应身体节律,工作效率也就能够轻松提高。
看到这里,如果你想好好学习一下如何科学睡眠,那就不妨看看这本《快眠大全》吧!
来自日本知名睡眠医生、睡眠指导师的123个高效休息法,帮你终结“身心脑”疲劳,轻松实现快速入眠、睡个好觉。
书中从地点、饮食、洗澡方法、光线、运动、睡眠计划、身心管理等7个方面全方位解读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让你能找到原因,对症解决。
无论你是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白天容易犯困,还是半夜醒后无法再次入睡,解决各种睡眠障碍的方法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随书附赠“1周睡眠记录表”,让你轻松了解并调整自己的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