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其实对于冠心病人,医生基本上都是会建议吃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比如阿司匹林。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冠心病人该吃了他却没吃,有人是因为怕药物的毒副作用而擅自停药;而有些人则是觉得吃与不吃没啥感觉,所以就自行停掉了。最后很多人,正是由于长期不吃抗血小板药物,导致了心梗的突然发生。
那预防心梗,为什么必须吃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心梗它是一个防的病,不是治得病。因为心梗一旦发生那就是九死一生,死亡率特别高。而要防心梗,最关键就是要防血栓的形成!血栓怎么来的呀?是因为血小板聚集导致的,所以防心梗的核心,就是要抗血小板的聚集,那就必须吃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目前临床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阿司匹林,一个就是氯吡格雷。具体该怎么吃呢?
先说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个,也是首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一般选的剂量就是100mg,也就是拜阿司匹林的一片。最小剂量不应低于75mg,因为剂量太小了就没有什么防护效果了,吃了等于没吃。
服用时间一般建议是晨起服用,因为早晨是心脑血管病高发的时间段。另外,如果没有禁忌症的话,阿司匹林最好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因为冠心病一旦患上了是不可治愈的,需要终身去防控。
再说氯吡格雷。它主要的适用人群:一个是对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患者;一个是支架术后患者,它与阿司匹林联合进行双抗治疗。服用很简单,一天1片(75mg)就行了。
需要提醒你的是:这两种药物都会造成出血的问题,所以在服药期间,一定要注意有没有出血的倾向,比如说牙龈出血,皮肤下的淤青等出血倾向。
另外,最关键的是一定要遵医嘱服用,不要擅自的增减,也不要擅自的停药,以免引起不好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