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或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增加或抑制微生物生长而加入食品当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一般认为,在食品中添加一些添加剂是合法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对添加剂存有误区。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一名男子在一家便利店内被发现死亡,经过调查后被证实是因为食用了含有化学添加剂的油条而死亡。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因食用大量食品添加了化学物质而死去的人。据了解,美国曾发生过多起超市货架上出售的油条内含有化学物质引起窒息致死事件。食品中加入添加剂是安全和健康的保障,但是不能忽视那些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化学合成化合物。
一、防腐剂
防腐剂是使食品不受微生物污染的一类化学合成化合物。食品中所添加的防腐剂能起到抑制微生物繁殖和防止腐烂或变质的作用,常用的防腐剂包括山梨酸、苯甲酸、山梨酸钾镁等。通常来说防腐剂都是人工合成的,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或者抑制细菌繁殖,但防腐剂本身也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直接影响。我国卫生部曾公布了不合格食品名单中苯甲酸钠就有4种。如果长期食用防腐剂超标的食品,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防腐剂摄入过量时也可对身体造成损害。
1、苯甲酸钠
是一种食品防腐保鲜剂,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三大防腐剂之一。苯甲酸钠可在人体内蓄积而产生毒性中毒。苯甲酸钠是目前已知能在人体内蓄积最多的防腐剂。它具有较强的致癌性与抗氧化作用,但长期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而人体对苯甲酸钠的代谢途径是从尿中排出摄入体内,因此长期过量摄入苯甲酸钠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的损害。
2、山梨酸钾
山梨酸钾也叫山梨酸钾钠,是一种低毒的防腐剂,其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山梨酸钾主要用于糕点和饼干等产品的防腐密封。美国一项针对12个国家的近3000名成人和儿童进行的试验表明,山梨酸钾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生长和繁殖。我国在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一代调味乳和调味酱国家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了该添加剂与柠檬黄、胭脂红等色素不得同时使用于面制品。所以,市面上大多数的速冻水饺也是使用了山梨酸钾防腐剂。
3、山梨酸镁
山梨酸钾镁属高效低毒物质,无毒,对人体无害。目前我国允许山梨酸钾镁在水果、蔬菜、罐头、饮料、糖果、糕点等多种食品中使用。危害:有轻度毒性,能引起皮肤和粘膜刺激,腹泻和便秘;偶可引起口腔粘膜出血、红肿或溃疡;如过量摄入,可出现神经过敏症状或导致消化道出血或溃疡;长期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致癌。人体对其过量摄入后,如不能及时代谢出体外,会造成肝脏和肾脏负担过重。长期摄入山梨酸钾镁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另外,山梨酸钾镁吸水性强、溶于水的能力也强、可使水分迅速蒸发。长期大量摄入不利于人体健康。
4、其他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强致癌物,在多种谷物及蔬菜中均有发现;丙二醛:一种有机酸,在动物体内也能形成毒性很强的物质。长期食用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食品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长期大量食用亚硝胺含量超标的水果制品者会增加患胃癌、食道癌和结肠癌的几率;硫酸软骨素是一种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在动物体内长期存留也会导致慢性中毒导致死亡。亚硝胺及其衍生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亚硝酸钠还可作为还原剂等用途。
二、色素和香精等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食品中使用色素是合法的,但很多人把食用色素和香精当作一种食品添加剂。但是色素和香精有很大危害,比如含有过多的食用色素会造成对人的肝脏和肾脏等器官带来很大危害,而且色素和香精的主要成分是焦亚硫酸钠和食用盐中都含有的盐酸和亚硝胺。这类致癌物质对肾脏和大脑都会造成很大损害。而且有些人食用色素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还有些色素本身就存在一定毒性并造成肝、肾功能损害。食用色素和香精对人体正常代谢会造成很大影响,还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影响。
1、人体正常代谢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人是水做的,其实水和食物中所含的矿物质也是有区别的。比如碳水化合物主要有糖和脂肪两种。碳水化合物主要是通过食物获得的(特别是淀粉、纤维素等)。而脂肪则主要通过脂肪酶分解转化为能量物质(脂肪代谢的主要产物是甘油三酯)。比如人体所需的能量物质是通过葡萄糖作为糖原来获取。但葡萄糖经过代谢后,就会转变成葡萄糖。而葡萄糖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糖,可以被人体很好地利用,不过它也是一种能量物质。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不需要再额外去补充碳水化合物这一物质。
2、天然食物营养价值
天然食物中有很多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烟酸等。它们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量的形成,对儿童和老人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可以满足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贫血等等问题。维生素 A可以提高人的视力和抗辐射的能力,对眼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防止夜盲症。维生素 E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人体内对机体有害的自由基和致癌物亚硝胺等;维生素 B可以预防口腔溃疡、唇炎等疾病。烟酸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抑制体内癌细胞的生长。维生素C不仅能保护细胞膜不受外界刺激而受损,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红细胞再生。维生素B2可以防止体内对铁产生氧化应激反应而出现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6对大脑发育具有很好作用;维生素B6还可促进体内代谢产物——乙醛的排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是防止癌症和神经损伤等作用的有效物质;维生素B6还可以有效地促进铁代谢与吸收。
3、食用天然食品对身体危害更大
如今很多人对健康不太关注,特别是很多人认为天然食品没有任何添加剂是安全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但是事实上,天然食品比化学添加剂对身体有更多的伤害。例如:一些商家在生产香肠时会使用硫磺,而硫磺会使香肠中的蛋白质凝固。若长期食用硫磺含量过高的香肠,不仅会损害肝脏健康,还会引起皮肤癌等疾病。一些化学添加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有强烈致癌性的毒素,对肝脏损伤很大。而且黄曲霉毒素也是一种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属于超临界萃取的产物。
三、食物中产生的有害物质长期摄入,会损害肝脏
添加剂一般都具有毒副作用,对于人体健康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减少食用对肝脏的损害。有研究发现,人体摄入过多的添加剂以后,肝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肝脏是一个“净化”系统,能够把一些有毒的物质排出体外并将其排出体外。但是过多或者是超过一定剂量以后,就会造成肝功能损伤,并且这个过程也会增加人体的其他有害物质含量。目前,我国关于食品添加剂方面的研究和法规已经比较完善,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添加量不够严格、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等。
1、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种类比较多,主要包括防腐剂、增稠剂、甜味剂、着色剂、抗氧化剂、香味物质、色素等。其中,防腐剂和甜味剂都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可以使食物具有防腐效果,并且具有抗氧化能力;甜味剂能够增加食物滋味,改善消费者的味觉;香味物质能够使食物香味浓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消费者不注意合理食用这些物质;另外,这些化学物质在人体内还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使用这些食品添加剂,保证食用健康安全。
2、对食品添加剂加量不够严格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人们的理解和认知程度的影响,很多人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因此,他们为了能够增加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就会购买一些食品添加剂,并将其放入食物中并食用。但是在对食用后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国家规定对食品添加剂加量的时候不能够过于宽松。此外大部分的食物在制作过程中都是需要添加很多种不同颜色的添加剂来让食物看起来更加好看。因此,如果在加工过程当中添加过多的食品添加剂的话,就容易造成食物颜色变浅、口感变差等现象。因此,为了能够让消费者吃到更好的食物,应该减少对饮食添加剂种类和加量的不了解。
3、过量使用添加剂
在我国,很多食品厂生产的食品都会在配料中加入防腐剂、增稠剂、着色剂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食物变质,延长保质期;还有一些食品厂则会添加各种各样的香精油,让食物看起来更加的诱人。不过,添加防腐剂对人体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防腐剂在添加到食物以后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我国现在对食品香料和一些食品添加剂都是禁止使用的,所以这就造成了消费者不知道如何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味蕾的产品。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正确烹饪来避免这种情况产生。
四、不良商家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因
一些食品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的安全,同时也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一些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但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添加剂没有明确规定,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随意添加,甚至有部分企业不允许食品添加剂进车间,导致这些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发生。另外一个原因也是重要作用:在食品行业生产中滥用食品添加剂是一个严重现象,有不少不良商家为了增加产品质量以牟取暴利,不仅不加节制地加入食品添加剂,而且还滥用食品添加剂到食品加工生产中去。例如用糖精兑蜂蜜制造蜜饯、甜蜜素合成果汁饮料等;使用山梨酸等防腐剂用于饮料以及其他食品防腐剂;还用亚硝酸盐冒充鸡精、白砂糖生产假蜂蜜等;又如用糖精代替甜蜜素用于面包膨化等。由于我国没有出台相应法律法规约束这些行为,导致市场上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我国共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23个省自治区都已制定了禁止或限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
1、明确规定禁止或限制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
我国对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分类。例如,在限制使用的11种防腐剂中有7种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酸性防腐剂,能与食物中的钙离子形成络合物或离子沉淀反应,使食物中的钙离子和氯化物发生化学变化,使食物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同时使人体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还可能对人体造成致癌作用。我国自2000年起实行了关于调整并停止使用食用植物油新标准。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新国标又将其名称由“食用植物油”修改为“食用植物油”或“食用调和油”;将其最大使用量由原来的500 mg/kg降至50 mg/kg;将其用量范围由原来每千克20-50 mg降低到10 mg/kg;明确规定了植物油禁止添加的物质和范围及用量;规定对植物油的添加总量进行限量控制。
2、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严格执行国家相关产品标准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手段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于确保符合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还没有对这些添加剂单独制定国家标准。为了有效地管理这类添加剂,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产品标准,以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和其他相关政策文件也要求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取消或限制生产的(包括已批准用于生产食品但未经批准在其他食品中添加,未列入卫生部《目录》和《国家管理目录》中但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在其他物品中添加,经批准在其他产品或项目上使用,未列入卫生部公布的“黑名单”)、按严格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我国制定规定了严格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产品标准体系。这些产品标准是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只有严格执行这些产品标准,才能避免“毒馒头”“毒奶粉”事件的发生。
3、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禁用、限用的范围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一些不良商家滥用食品添加剂。因此,国家卫生部于2005年9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0号),对各类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全面限制规定。其范围包括:一是禁止在水果、蔬菜和其他粮食加工品中使用山梨酸、糖精钠等各种色素和甜味剂;二是限量使用亚硝酸盐、硼砂、漂白剂、苯甲酸钠、防腐剂、着色剂等一切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食品添加剂,并规定相应的限量标准或禁用范围。其中明确规定的物质是:一是禁止将柠檬黄、胭脂红、糖精钠等用于面包膨化生产;二是禁止用人工合成防腐剂和染色剂用于饮料等其他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三是禁止将山梨酸等防腐剂用于饮料以及其他食品防腐剂等;四是禁止用甜蜜素替代蔗糖作为生产饮料所用糖精钠中含有防腐剂;五是禁止用糖精钠等生产白砂糖中掺杂其他物质;六是禁止在其他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上述物质;七是禁止使用亚硝酸盐冒充鸡精、白砂糖等其他食品药品添加剂。此外,卫生部还要求各地对本地区不使用或限制利用色素、防腐剂和着色剂生产加工出来或者经批准在允许使用的范围内可使用的食品药品添加剂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