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70岁,有人老气横秋,有人依显年轻,差在哪?要养足“精气”

2022年07月16日05:49:13 健康 1434

70岁的李奶奶轻车熟路地来到医院,倒不是自己身体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她的好朋友王奶奶前几天在超市门口脚下一滑,大腿骨骨折了,刚做完手术还在医院休养。看到李奶奶到来,王奶奶也是心中欢喜,将桌上儿子送来的苹果直接塞给了李奶奶。

“老王,你这一下摔得不轻啊,恐怕得躺上半年了。”“谁说不是呢,还是老李你厉害,每天在广场上活蹦乱跳的,摔个十次八次的也不见有事。”两个老友一见面就开起了玩笑,王奶奶对于自己这个好朋友无比羡慕。大家都是七十岁,李奶奶喜欢新鲜在广场上学滑板,精神十足,自己去超市抢个打折蔬菜还抢到了医院里。

“你说为啥咱俩都七十岁,你就这么有活力呢?”王奶奶不禁发问,李奶奶想想表示,可能只是自己的“精气神”更充足一点。

同样70岁,有人老气横秋,有人依显年轻,差在哪?要养足“精气” - 天天要闻

是构成人活着离不开精气神,精气神旺盛的人更年轻

古人讲“老邪残精,人穷寿短”,其中的精,指的就是精气神。精气是中医上所讲的六气之一,《灵枢.决气》:“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六气者,各有部主也。

“精气神”是个什么很多人理解不透,但生活中我们却从不离嘴。像是碰到身体健康,精力十足的老人,我们往往都说这大爷精神真好,中气十足,其实一句话便是涵盖了“精气神”我们人体必须的东西。

“精气神”是古代道家休养生息提出的观点,精气神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助长,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而根据中医的理论,“精”代表了生命,“气”代表了维持生命的能源,“神”则是生命的活动。因此,道家常说采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华精。

当精气神充足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健康,而作为生命能源的“气”则至关重要,气虚则体弱衰老气短则人亡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想要身体健康年轻态,必然少不了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气血。

同样70岁,有人老气横秋,有人依显年轻,差在哪?要养足“精气” - 天天要闻

精气神三者缺一不可,怎么调养才更好?

养精蓄锐

精是我们的身体也是我们生命的本源,养精蓄锐自然是不能够做伤害身体的事情,好好养护才能够维持健康。伤害身体的事情有很多,长期熬夜导致身体不堪重负,吸烟喝酒导致脾胃损伤,长期久坐导致腰椎劳损等。想要养护身体自然需要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将伤身的坏习惯一一改正,精力涵养起来自然旺盛。

先天之气来于父母,后天之气来于粮食

中医上就说我,我们身体的气一半来自父母,让我们得以延续生命这是先天之气,但后天之气的补足就需要从外界摄入,也就是我们需要吃东西。万物皆有灵气,可以采五谷之气转化为自身精气,这就需要我们均衡膳食。吃饭我们就需要吃得多,吃得杂才能够更好地补充精气,像是常年吃精米细面就需要吃粗粮杂豆,长期大鱼大肉就需要补充水果蔬菜,长期吃糠咽菜的人就需要补充肉食米面。饮食讲究均衡,并没有什么正常的食物就绝对不能吃,只是我们不能吃得过于单一,营养摄入不均衡自然就容易营养不良身体受损。

同样70岁,有人老气横秋,有人依显年轻,差在哪?要养足“精气” - 天天要闻

“神”讲究动静结合

“神”代表了生命的活动,就需要我们通过运动和休息来养护。用进废退的原则我们都知道,光运动不休息就会造成机体损伤,光休息不运动身体就要退化,因此“养神”我们讲究动静结合。日常生活中,一周七天我们运动五天,留三天休息的时间,给身体恢复和调养。运动方式也不能够过于单一,跑跳,打球,做操,骑车,力量训练多涉猎,不仅不容易厌烦锻炼效果也更好。休息就好好休息,不要心生杂念摒除不良情绪,每日十一点前入睡,睡眠时间维持七到八个小时较为适宜。

同样70岁,有人老气横秋,有人依显年轻,差在哪?要养足“精气” - 天天要闻

我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离不开锻炼和调养,但到了70岁毕竟身体不如从前,有些年轻时的习惯必须改变。

70岁后,生活上的改变必不可少

1、平心静气,少动肝火

中医上说,喜伤心,怒伤肝,并不是不让我们有七情六欲,毕竟我们都是人而不是神仙。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有过于激动的情绪,开心欢喜我们浅笑辄止,生气愤怒我们不予理会,气大伤身。保证心情尽量平和,就能够减少一些严重疾病的到来,像是心脏病,脑梗死等严重疾病都是在情绪剧烈波动时到来的。

2、清心寡欲,怡然自得

这里说的其实就是减少心中的杂念,凡事不要想太多。很多老年人明明一把年纪,还是为家里忙前忙后,担惊受怕,其实长此以往对身体负担只会越来越重。秉承一个原则,小事情我们不用去管,儿女自然会解决。大事情一个人管不了,全家齐心协力,别把事情全担在自己身上,不要为此过于焦虑。

同样70岁,有人老气横秋,有人依显年轻,差在哪?要养足“精气” - 天天要闻

辛苦了一辈子,到老了自然要享清福,不能够像年轻时候一样拼命。老年人也应该学会保养,保养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也有享受生活的权利。

常见的保养手段,到底有没有用?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保养的手段,像是补充维生素,补钙等。其实,到老了身体啥都缺所以啥都补,但其实就是我们的饮食有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均衡饮食啥都吃自然就啥都不缺。不过因为老了消化能力下降,有时候饮食不能解决的事情可能真的需要补一补。我们应该先去医院做一个检查,看看自己身体到底缺少什么然后进行针对补充才能够发挥效果,不然一味地保养药不对症其实只是浪费金钱。

老年人想要抗衰老,自然需要补养。补养我们尽量选天然食物,老年人易缺钙补充牛奶瘦肉,老年人易缺铁吃动物肝脏,老年人缺维生素多吃瓜果蔬菜,健康合理的饮食其实就是老年人最好的营养品。

参考资料:

《长寿五个关键因素》生命时报2018-03-19

《饮食养生有讲究》人民政协报2019-12-25

《四位中医名家的养生秘诀》广州日报2019-08-19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内镜下开“隧道” 精准摘除消化道肿瘤 - 天天要闻

内镜下开“隧道” 精准摘除消化道肿瘤

【来源:红网】为患者实施手术。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鄢婷 肖会玲 娄底报道近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成功运用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TD)为一名乙状结肠早癌患者实施微创治疗。此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娄底市该领域的空白,为提升内镜微
血常规上的“箭头”代表什么?这4个指标很关键→ - 天天要闻

血常规上的“箭头”代表什么?这4个指标很关键→

拿到血常规报告单时许多人不知道该看哪个指标看到箭头多先别慌抓住这几个关键指标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就能快速抓住重点↓↓↓血常规优先关注这4个核心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 天天要闻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题: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新华社记者顾天成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为何发布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如何分级?与普通天气预报有哪些不同?怎样筑牢高温下的“健康防线”?——预警分5个等级,按照与高温相关疾病风险分...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 天天要闻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闷热的天气出汗多,这不难理解。但同样的环境下,有人轻汗微微,有人则汗流浃背,甚至吃个饭,稍微走一走,整个后背都湿了……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吗?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风险?01比别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 天天要闻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在 7 月 2 日的荣耀 Magic V5 暨 AI 终端生态发布会上,荣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舰智能手表 —— 荣耀手表 5 Ultra,并行业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China-PAR 国人专属心脑血管风险评估”两大创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专家”的身份,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心脏健康守护与个性化健康管理体验。据介绍,荣耀手表 5 Ultra 行业首...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 天天要闻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张家港市健康护航·“新”有所医关爱新就业群体健康项目启动,张家港市首家“小哥体检中心”正式揭牌。外卖小哥在“小哥体检中心”体检。通讯员 袁艺/摄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 天天要闻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一说到脾虚湿重,十个人里八个都知道参苓白术丸。但你有没有发现:吃了一阵子,舌苔还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旧胀得像气球?其实啊,调理脾虚湿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补药营养液”可不行,得一边排水、一边修管道,双管齐下才有效! 为什么参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 天天要闻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很多人一听说脾虚,第一反应就是买人参、山药、黄精猛补,结果越吃越胃胀、口干,甚至便秘——其实这是踩了调理的大雷!中医里“脾虚”的核心不是“缺营养”,而是脾胃的“运化功能”罢工了。就像厨房下水道堵了,你还拼命倒鸡汤,只会让管道更堵一样,补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