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焦虑人群:生活或者工作遇到意外重大打击,这一类中老年人多一些。比如亲人离世、投资失败、升职失败等等。这种突发的重大的事件发生会对人造成严重的不良冲击,有些人一段时间可能就走出来了,自愈了;但有些人可能一直走不出来,会造成持续的躯体症状,比如失眠,心慌、情绪低落等。去年治疗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男性,他和母亲多年相依为命,没有结过婚。某天母亲过世后,他就一直难过心慌,讲述病情很容易哭。经过2个月前后的治疗,完全恢复了。他当时主要就是被持续的躯体症状折磨,无端心慌紧张、情绪低落。
不管怎样,终究有些事情让我们意难平。我们经常会说,时间是最后的治愈良药。但当有持续的躯体症状时,我们靠自身的意志调整是无法克服的,而且通过医院检查也不能查出任何异常,这时很容易走上吃抗抑郁抗焦虑的药物。但最终能否摆脱药物其实又是交给时间了,没人知道需要吃多久药。
这时候最佳方案是求助中医,中医对情志障碍有完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最近治疗几例严重焦虑狂躁的患者效果都不错,其中两个男性是经过精神科住院治疗的,就诊时虽然表面症状控制住了,但心里依然很紧张害怕,目光呆滞,无法直接交流,靠家属来交流。效果最好的一例,吃一次药(6天)就不紧张害怕了,脉象变化明显。第二次吃药后精力更加充沛了,胃口更加好了。当前在吃第三次药,从第二次开始可以顺畅单独和我沟通了。预计3次药后可以考虑减少西药用量了。
这类病人如果在服西药,一般都是目光呆滞,吐字不清的;如果没有服西药,表情是颤颤巍巍的,目光是焦灼的发红的,说话间容易流眼泪。后者通过治疗,经常第二次走进诊室就开始目光柔和,甚至面带微笑的。上面提到的第三个病人就是这样的一个70岁的老太太。
当然我们希望尽量减少意外的打击,即使遇到意外打击,也能通过家庭、友情、同事等社会支撑系统来缓解、疗愈我们的创伤。这方面的预防其实很难,只能平时珍惜身体、加强锻炼,有个相对强大的心脏来抵御未来可能的打击。
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每个人可能遇到的意外打击,建议阅读上一篇开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