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综述类期刊介绍|《New Ideas In Psychology》

2022年09月17日08:07:03 心理 1126

心理学综述类期刊介绍|《New Ideas In Psychology》 - 天天要闻


Hello,大家好。


这里是壹脑云科研圈,我是


近期我们会持续更新心理学综述类期刊系列的推文,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New Ideas In Psychology》投稿的相关信息!往期精彩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心理学综述期刊介绍 |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New Ideas In Psychology》走的是少而专的路线,它的影响因子最近三年一直在上升,快来一起看看吧!


1

期刊简介

1.基本信息


《New Ideas In Psychology》期刊内多发表综述性的文章,简称为NEW IDEAS PSYCHOL,于1983年创刊于英国 。


此刊的出版周期为每年3期,年发文量大约为35篇,JCR分区为Q2中科院分区为3区。该期刊主要收录与心理学理论创新相关的文章。


期刊期待研究者提出具有开创性的心理学理论,或对已有经典理论进行评述和质疑,并欢迎投稿人对经典研究方法中所涉及的基本问题进行详尽介绍,和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批判性的建议。


虽然也接受实证性或实验类文章,但此类文章必须具有理论创新性。同时,该期刊也接收评论或辩论、采访以及书评等类型的稿件。此外,期刊还致力于推动对心理学理论进行跨学科的探讨。


心理学综述类期刊介绍|《New Ideas In Psychology》 - 天天要闻


2.影响因子


《New Ideas In Psychology》影响因子在最近四年呈上升趋势,如下图所示:该刊在2018年影响因子为1.353,2019年为1.550,2020年为2.621,2021年的影响因子为2.927


心理学综述类期刊介绍|《New Ideas In Psychology》 - 天天要闻


3.排名情况


《New Ideas In Psychology》,在心理学(杂项)研究领域的53个相关期刊中排名第12,在心理学(全部)研究类别的203份相关期刊中排名第67位在实验心理学研究领域的90中相关期刊中排名第34,在心理学(多学科)研究领域的147个相关期刊中排名第61 。


4.其他信息


版面费:约为3,180美元


审稿周期:平均审稿速度约3个月。一审时间为5周,出版时间为3周。


接受率:17%(这里不同网站的数据有所争议)


国人占比:0.83%


自引率:2.78%


官方网站: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new-ideas-in-psychology


投稿网址: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NEWIDEAS/default.aspx


2

最新文章推荐

1.成为一个人:远距离徒步如何推动个人成长-一种与文化和健康相关的方法


原文标题:Becoming a person: How long-distance walkingcan lead to personal growth – A cultural and health-related approach


远距离徒步是一项跨文化和年龄的活动。近期,有研究将其与心理健康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并且认为远距离徒步可能具有心理治疗的效果。然而,在关于什么是远距离徒步,以及为什么它可能有益于心理健康等核心问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阐明。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首先对远距离徒步的理解和文化表达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义,该定义包含对于远距离徒步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其次,我们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远距离徒步在心理治疗方面的益处,并基于存在主义的框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最后,我们讨论了远距离徒步的知识对日常治疗干预的影响。


心理学综述类期刊介绍|《New Ideas In Psychology》 - 天天要闻



2.笑:一种对“包袱”被化解时产生的信号


原文标题Laughter: A signal of ceased alarm toward a perceived incongruity between life and stiffnes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幽默的产生原因,以及想要确定为什么有节奏的笑声是幽默的表达方式。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分析了幽默和笑声的特点,它们对健康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大脑的哪些脑区相关。随后,描述了笑声的特点、它们的节律形状以及其与人类其他节律性行为的相关性。我们注意到,不协调\解决理论似乎是对幽默最合理的解释理论,这一理论指,a)一个不协调的事件或事物会引起一种惊奇感;b)其随后的事件会使得旁观者相信它是无辜的;但是c)只有在僵硬和刻板的内容中引入一个重要而生动的事件时才会引发幽默。这项研究补充了已知的事实,即不是所有的不协调过程都能产生幽默,在流动的故事中,突然出现一个刻板印象,这产生了一种“不一致性”,当这种不一致性被幽默地化解之后,就产生了“笑”,这样一个信号。笑是对于非自然且不协调的情况的一种应对表现,笑声的响度和节律,可以作为在顺利的生活中遇到有伤害性事件时的一种终止信号。


心理学综述类期刊介绍|《New Ideas In Psychology》 - 天天要闻



3. 一种用于描述一致性序列效应或比例一致性效应的机制的系统


原文标题:A system for describing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congruency sequence effect or the proportion congruency effect


一致性序列效应(CSE)和比例一致性效应(PCE)是实验性冲突研究中的两项经典发现。鉴于越来越多的理论被提出来解释这两种效应,甚至部分解释间具有完全不同的机制。因此,提出一个统一的系统以描述其产生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认为通过关注所有能够解释这两种效应的机制之间的功能相似性可以生成一个统一的系统。该系统可以揭示两种效应背后机制共有的自适应动态信息。这种共享动态通过解决关于如何实现这种动态的相同问题来描述每种机制。我们认为,该系统有利于机制之间的比较,也有利于把关于CSE和PCE的讨论与其他讨论联系起来。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自适应动态及其实现问题,然后以典型案例来回答这些问题,最后讨论了系统的实用性。


心理学综述类期刊介绍|《New Ideas In Psychology》 - 天天要闻



4.基于样本的实验心理学效应的普遍性分析:一项对9个经典心理学实验重复数据的再验证


原文标题:Pervasiveness of effects in sample-base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 Re-examination of replication data from nine famous psychology experiments


文章中重新分析了先前研究中(Zwaan et al., 2018)所报告过的实验数据,该数据来源于对9个经典实验的重复验证。与原始研究中进行虚无假设的显著性检验不同,本研究进行了一项普遍性分析,即检测了原始样本中表现出实验效应的个体数据。9个实验中的7个被证明超过了本研究中采用的普遍性阈值。即在这7个实验中,超过80%的实验被试表现出了目标实验效应,这一结果支持了Zwaan等研究者所提出的该实验效应具有稳健性的观点。其余的2个实验(重复启动和形状模拟)并不符合这一普遍性标准,表明这些效应的可重复性值得怀疑。普遍性分析为心理学效应提供可重复性的直接证据,被证明可以作为传统分析方法的有效补充。


心理学综述类期刊介绍|《New Ideas In Psychology》 - 天天要闻



5. 超越研究结果:优秀的心理治疗建立在足够可靠的认知基础上


原文标题:Beyond outcome studies: Good psychotherapy rests on many secure epistemic foundations


本文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严格的、有充分理论的心理治疗实践不仅建立在实验结果之上,同时还依赖于许多等价的,在某些情况下更可靠的认知基础上。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根据目前已确立的认识论思维,对基于不同知识来源而产生的命题的确定性程度进行了排序,从而得出我们相信并根据它们采取行动的信心。在描述每个知识的来源之后,对基于其进行的心理治疗实践程度进行了分析。在第二部分中,文章介绍了一些对心理治疗至关重要,但是难以排序的知识来源,以及明确指出可以信任依据这些知识来源产生的认知。在第三部分中,通过分析艾伦·贝克的一个典型治疗案例,以说明在实践中如何使用本研究中提到的知识来源。


心理学综述类期刊介绍|《New Ideas In Psychology》 - 天天要闻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心理学综述期刊系列的推文哦~


参考文献

[1]Mau, Martin & Klausen, Søren & Roessler, Kirsten. (2023). Becoming a person: How long-distance walking can lead to personal growth – A cultural and health-related approach.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68. 100975.

[2]Bellieni, C.V., Laughter: A signal of ceased alarm toward a perceived incongruity between life and stiffness.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2023. 68: p. 100977.

[3]Sprengel, M., et al., A system for describing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congruency sequence effect or the proportion congruency effect.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2023. 68: p. 100980.

[4]Moore, S., C.P. Speelman, and M. McGann, Pervasiveness of effects in sample-base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 Re-examination of replication data from nine famous psychology experiments.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2023. 68: p. 100978.

[5]Bergner, R.M., Beyond outcome studies: Good psychotherapy rests on many secure epistemic foundations.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2022. 67: p. 100950.


作者|荧

排版|Uka

校对|喵君姐姐 昆昆


心理学综述类期刊介绍|《New Ideas In Psychology》 - 天天要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