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阅朋友推荐胡锡进先生文章《弘扬主旋律,同时莫让激进“政治正确”冲了百花齐放》,觉得味道怪怪的。
一,胡先生的用心和真意
胡先生也贩卖“政治正确”了!
别看他这标题用了三个概念,其意思其实只是莫让弘扬“主旋律”冲了“百花齐放”。
他把“政治正确”这个词横亘在中间,用心有二:一是想减缓一下他这句话的本身的冲击力,免得人说他不赞同“弘扬主旋律”。二是以他“老报人”的身份提醒网络媒体别把“弘扬主旋律”冲了了“百花齐放”。
但令胡锡进先生没想到的是,正是他使用了“政治正确”一词,就使得“弘扬主旋律”这句话与“政治正确”有了某种瓜葛,本来这两者是八不挨的。同时也暴露了他的真意——他内心真已经把“政治正确”和“弘扬主旋律”划了等号!
二,弘扬主旋律和政治正确的区别
胡先生大抵只是从字面意义理解“政治正确”这个概念的,其实它是西方常用的一个政治术语。这几年,在西方媒体的滥觞下,“政治正确”风靡全球。其实,这个概念在西方也是带有巨大争议的。百度一下就发现,此词条下有这么一段话“在一些美国的自由意志主义者、保守主义者及不少评论员的观点中,政治正确一词本身‘政治不正确’,属贬义词,与假道学的意义相类,且会威胁社会的言论自由(自由意志主义者认为即使被视为冒犯甚至歧视的言词也是言论自由一部分),对社会的包容价值观构成威胁(反而变成不包容),而相关‘政治不正确’言论是否构成歧视及冒犯性存在争议。”
可见“政治正确”与“弘扬主旋律”是有巨大区别的,其区别主要有两点——
第一,在西方政治语境里,“政治正确”本身也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不确定的概念。而“弘扬主旋律”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确定的概念。
第二,“政治正确”有明显的讽刺意味,是带有贬义而非中性的词汇。而“弘扬主旋律”没有任何讽刺意味,是充满褒义的词汇。
胡先生这么一搅和,把两者混为一谈,人们就再也不敢理直气壮地“弘扬主旋律”了,怕被视为“政治正确”。
三,百花齐放被冲击了吗?
不管胡先生的初衷如何,从效果看,胡先生借“政治正确”一词已经给给“弘扬主旋律”蒙上了“属贬义词,与假道学的意义相类,且会威胁社会的言论自由”的阴影。一旦人们再提到“弘扬主旋律”,在胡先生引导下,很快有人会以“政治正确”来讥讽、污蔑和贬斥它——说啥弘扬主旋律啊!不过是“政治正确”嘛!威胁言论自由、冲了百花齐放而已!
那么,此文是否意味着胡先生已经做出“中国的‘百花齐放”’被‘弘扬主旋律’给冲了”呢?从胡先生的话语里看是这意思。但胡先生没有明指到底是哪些事件是符合这个结论的,只说了些模棱两可的话——“文化产品下架,甚至胎死腹中”,“某电音、某个名人的言论”被质疑“政治不正确”。具体哪些“文化产品下架”或“胎死腹中”呢?哪些“电影”或“某个名人言论”被质疑了呢?他不说。那就等于给所有的“文化产品下架”或“胎死腹中”或“某电影、某个名人被质疑”都扣上一顶“光灿灿”的帽子——为了“政治正确”即为了“弘扬主旋律”。由于胡先生没有指明,那我们就举一个例,比如某歌星的“文化产品”因为该歌星吸毒或嫖娼而下架,这个是为了胡先生嘴里的“政治正确”吗?这个也“冲了百花齐放”吗?
胡先生提到“一些政府管理机构和涉事机构”,并为之扣上“激进政治正确”的大帽子。不过胡先生提到“一些政府管理机构和涉事机构”使我想起一个很具体的例子,那就是“教科书插图”事件,这个事件中教育部就是胡先生说的“政府管理机构”,人教社就是胡先生说的“涉事机构”,群众指出教材插图问题就是胡先生的“激进政治正确”,已经印好了的教材不能用了得换插图重印就是胡先生的“文化产品下架”。按胡先生的逻辑,“教材插图事件”就是“弘扬主旋律”而导致“冲了百花齐放”的典型案例啰?在胡先生心里,那被“下架”教材不是“毒草”而是“香花”啰?
胡先生说不出一个实例,整篇文章推理的逻辑依据只有一个:“据老胡观察了解”,这岂不荒唐?那我想问一问,质疑“某电影、某个名人”本身就不属于“百花齐放”之列?从“弘扬主旋律”的角度质疑“某电影、某个名人”本身就更不属于“百花齐放”之列?难道这属于“毒草”吗?难道胡先生要给“某电影、某个名人”穿上金钟罩?不许这些人被质疑吗?进一步说,凡是质疑“某电影、某个名人”的都是以“弘扬主旋律”来“冲了百花齐放”吗?
四,主旋律和百花是对立的吗?
胡先生不愿意指明,怕什么呢?一个例子也说不出来,却下结论说“追求‘政治正确’的风气愈演愈烈”要说明“愈演愈烈”,该需要多少案例分析做证据啊!平均每天发生多少个胡先生认为的符合条件的案例才算“愈演愈烈”啊!就凭“老胡的观察和了解”就说“愈演愈烈”了?胡先生一个案例也没有,就这样斩钉截铁“客观上压缩了我们社会开放和生动活泼的空间”,岂不武断?
说白了,胡先生是把“弘扬主旋律”与“百花齐放”对立了起来,用“百花齐放”来压制“弘扬主旋律”。其实,这两者不矛盾,“主张百花齐放”本身就是在“弘扬主旋律”。只是胡先生可能把“花”与“草”混淆了,有的不属于“百花”,而是“毒草”啊!
是有一些“政府管理机构”在处理一些民众反映的问题,有些涉及到胡先生嘴里的“文化产品下架”和“质疑”某某的案例,也确实存在处理不当者。但不都是所谓为了“政治正确”,有些是考虑到实实在在的不良后果。比如一个品行极不端正的人,他却是一位公众人物,因一技之长被人追捧,他的社会影响会是什么?那就是“视道德品行如粪土”。这样的事,有关的“政府管理机构”到底该管还是不该管?按胡先生的说法,那就不该管,这会因为“弘扬主旋律”而“冲了百花齐放”。
我在不久前的文章中对胡先生的一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了今天的文章我后悔了。我怕我也落入了胡先生因“弘扬主旋律”而“冲了百花齐放”坑里去,尤其怕冲了胡先生这朵“百花”。胡先生啊!就当我没说好了!我可顶不起“冲了百花齐放”这顶大帽子啊!
注:本文作者为“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牟林,为本平台原创作品,新的一年,祝愿大家携起手来、战胜疫情、遏制霸权,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