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难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厂厂长凶多吉少

2025年05月24日18:02:04 军事 1193

5月21日,朝鲜新建造的5000吨级驱逐舰在下水仪式时发生的严重翻船事故,这一事件不仅瞬间成为全球军事爱好者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更引发了人们对于朝鲜军事发展、工业能力以及未来战略走向的诸多猜测与思考。

卫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难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厂厂长凶多吉少 - 天天要闻

当地时间5月21日,朝鲜在清津造船厂为这艘寄予厚望的5000吨级驱逐舰举行盛大的下水仪式。这本应是朝鲜海军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时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临现场,满心期待见证本国海军力量迈向新高度。

但是事与愿违,在下水过程中,由于指挥熟练度严重不足,操作出现重大失误,且未能保障底盘移动的平行度。只见驱逐舰的船尾部分下水滑板先脱离搁浅,部分区段船底因受力不均而破空,使得船体瞬间失去平衡。而此时,船首部分却还未脱离船台,整艘庞大的军舰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中,发生了侧翻。

卫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难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厂厂长凶多吉少 - 天天要闻

这一惊人的事故画面,不仅让现场的人们陷入了极度的震惊与错愕之中,也迅速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西方卫星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这一罕见场景。从卫星图中,可以清晰看到那艘驱逐舰如今已完全侧翻。

舰首约四分之一的船体还在船台上面,其余舰体则已无奈地没入水中。朝鲜方面虽然迅速反应,试图用蓝色塑料布遮挡这一惨状,避免更多的尴尬与难堪,但在卫星高清图像下,一切都无所遁形。

金正恩在现场目睹了这一灾难性的全过程。他当场对此次事故进行了严厉批评,言辞中充满了痛心与失望,称这是由于疏忽和不负责任,不尊重科学的经验主义而产生的无法容忍的重大事故和犯罪行为。

卫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难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厂厂长凶多吉少 - 天天要闻

他明确要求,在2025年6月的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全会召开前“无条件”完成修复工作,同时指示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彻查事故原因,绝不姑息任何责任人。

卫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难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厂厂长凶多吉少 - 天天要闻

事故发生后,如何对这艘受损严重的驱逐舰进行修复,成为了摆在朝鲜面前的一道棘手难题。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一任务的艰巨程度超乎想象,甚至可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直接拖拽扶正这一方案的可行性。由于驱逐舰体型巨大,重量高达5000吨,且侧翻后受力情况复杂,直接拖拽需要极为强大的外力,而朝鲜现有的设备根本无法提供如此强大的力量来克服巨大的摩擦力和重力,因此这一方案几乎没有实施的可能。

卫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难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厂厂长凶多吉少 - 天天要闻

相对而言,在舰体下方插入气囊并充气,逐渐顶起扶正的方法看似更为可行,但这一操作却面临着诸多严苛的条件限制。其中,水深足够是首要前提。只有当水深达到一定程度,气囊才能顺利进入舰体下侧,发挥作用。但是,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事发地点清津造船厂的港池空间较为狭小,水深情况并不理想。

此外,对舰体进行密封和排水处理也是修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从卫星照片来分析,该舰在建造完成度方面非常低,许多开口并未完全封闭,水密舱门是否具备有效密封能力也存在极大的疑问。

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有效的密封和排水,难度可想而知。一旦密封不严,海水不断涌入,不仅会增加排水的工作量和难度,还可能对舰体内部结构和设备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卫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难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厂厂长凶多吉少 - 天天要闻

而后续的起伏与扶正作业,更是对朝鲜的技术能力和设备水平提出了严峻考验。这一关键环节高度依赖重型浮吊设备,也就是大型海上起重船。但是,朝鲜长期以来海洋力量非常薄弱,造船工业实力有限,之前只有建造1500吨级护卫舰和万吨级货轮的能力,对于这种专业的大型海上起重船,朝鲜显然并不具备。在缺乏关键设备的情况下,要完成起伏与扶正作业,几乎是天方夜谭。

卫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难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厂厂长凶多吉少 - 天天要闻

更为糟糕的是,从卫星图像的深入分析发现,舰体倾斜角度之大远远超出了预期,水下结构明显遭受了严重的损伤。如今,舰尾部分很可能已经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烟囱也极有可能进水。这种情况下,舰体基本处于报废状态,即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修复周期也将极为漫长,甚至可能根本无法完全恢复其原本的功能。

卫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难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厂厂长凶多吉少 - 天天要闻

尽管朝鲜领导人下达了死命令,要求必须在六月下旬高级会议之前完成修复工作,但从目前所面临的重重困难来看,这一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朝鲜官方刚刚出炉的调查报告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报告声称,驱逐舰没有船底破洞,船体右舷被刮削,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入一定量的海水。

调查组专家认定,抽出进水格式的海水从船台脱离船首部分以修复舰船平衡性需要2至3天,修复舷侧需要十多天时间。

卫星火速拍下翻船一幕,难怪金正恩勃然大怒,造船厂厂长凶多吉少 - 天天要闻

对于朝鲜而言,如何从这次事故中吸取教训,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升军事工业的整体实力,将是其在未来军事发展道路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对于国际社会来说,这一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军事力量的发展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竞赛,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的体现。

文字来源:唐驳虎主笔的视频内容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看我军将帅如何处理部队常见问题 - 天天要闻

看我军将帅如何处理部队常见问题

文/何雯 孟俭红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我军将帅既要领兵打仗,又要抓军队建设,还要做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异常繁忙。本文撷取几位将帅处理部队常见问题的事例,窥斑见豹,见证老一辈革命家为我军发展付出的心血和情怀,于今日部队建设亦有一定启发。
德国人已踩在火线上,俄罗斯发出强烈威胁? - 天天要闻

德国人已踩在火线上,俄罗斯发出强烈威胁?

目前的消息是,5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德国,与德国总理默茨举行会晤。据悉,德国国防部同意向乌克兰提供约50亿欧元的军事支持,还将和乌克兰计划联合生产远程导弹,但没有提及是否会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可能是想模糊一下。
新条令·新亮点丨吹响嘹亮军号  升起五星红旗 - 天天要闻

新条令·新亮点丨吹响嘹亮军号 升起五星红旗

军号,是军队的标识、军营的象征、军人的语言。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是刀山火海,还是枪林弹雨,只要激越雄壮的军号响起,就要闻号而动、令出必行,义无反顾、冲锋陷阵。随着时代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军号的功能定位在变,但听从指挥的号令意识没有变,闻令而动的红色传承没有变,兼顾指挥通信和军事文化建设的功能没有变。新...
22岁退役军人返乡后免费分得一套房,这是咋回事? - 天天要闻

22岁退役军人返乡后免费分得一套房,这是咋回事?

5月26日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街道南村社区召开的适龄青年免费分配楼房大会上22岁的退役军人李科辰分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楼房完全免费从2009年开始南村社区就免费为适龄青年分配楼房今年共有6名适龄青年每人分得一套100平方米的楼房16年来南村社区共免费分配楼房218套享受免费分配楼房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南村社...
俄军集结五万重兵,准备大举进攻苏梅,关键时刻,美国表态了 - 天天要闻

俄军集结五万重兵,准备大举进攻苏梅,关键时刻,美国表态了

俄乌两国的决战,即将在苏梅打响?日前,泽连斯基收到消息,俄军已经在边境集结了五万重兵,随时有可能发动进攻。或许有人不解,一场边境大战,又不是打到基辅了,怎么能算是“决战”呢?老实说,如果乌军抵挡不住这波攻势,导致苏梅丢失,这场冲突大概率真就
【早报】京杭大运河新增一现代化物流枢纽||抖音回应陈芋汐被网暴‖以军发动空袭,炸毁一架民航客机 - 天天要闻

【早报】京杭大运河新增一现代化物流枢纽||抖音回应陈芋汐被网暴‖以军发动空袭,炸毁一架民航客机

天 气济南:白天晴,最低气温23℃,最高气温 33℃。山东:今天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晴间多云。最低气温15℃左右,最高气温 34℃左右。本 地{}【京杭大运河新增一现代化物流枢纽】5月24日,山东省重点项目韩庄港码头1至4号泊位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京杭大运河新增一现代化物流枢纽。韩庄港位于京杭大运河与微山湖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