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吸取俄乌经验,调整陆战队打法

2025年05月03日20:30:16 军事 5055

台当局一直在重点关注俄乌双方在战场的打法,并成功吸取了许多经验,于是,再次一头扎进“谋独”死局之中。

台当局吸取俄乌经验,调整陆战队打法 - 天天要闻

(m1a2t坦克抵达台湾,台当局重新调整部署)

1、台军重大调整整,准备和解放军打巷战?

据报道称,美制m1a2t坦克抵达台湾,该坦克以其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装甲著称,被认为是美国陆军的“移动城堡”。

台军计划将其编入584装甲旅,目的显然是为了加强其作为台北外围防御屏障的能力。事实上,这个旅先前的装备已经包括cm11“勇虎”坦克,但与m1a2t的性能相比,后者在火控系统、机动性以及整体作战效能上更胜一筹。

然而,更为重大的是台军的战略调整——将海军陆战队66旅从重型机械化部队转型为轻型快速反应部队,以更贴近城市和山区环境。无需大规模重型武器的灵活战斗队伍,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在台北市区内及周边地区执行任务。这样一来,66旅便可以在各类紧急状况下迅速调动,应对突发导弹袭击或“斩首行动”。

台当局吸取俄乌经验,调整陆战队打法 - 天天要闻

(调整之后,台军在台北-新竹方向的部署升级)

这一部署调整与台军对未来台海防御态势的重新评估密不可分。传统上,重型装甲力量总被认为是地面作战的王者,而轻型步兵部队的角色则更符合现代战争灵活多变、地面与空中立体作战的趋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战争中的“速度”已然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2、俄乌实战经验,确实有参考价值

台湾在军事部署上的这一调整,不仅是针对地面力量的重组,更是在乌克兰战争中吸取经验教训后的战略重塑。美军根据“俄乌战争”的作战模式,针对性地提供了一些建议,而台军正是把这些建议化为现实行动的一部分。

台军计划整合无人机和便携式导弹,这正是为了提高其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活打击能力。如今的战争,情报和精确打击已成为制胜的关键。无人机能够提供实时侦察,并辅助导弹精确制导,这使得台军不仅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敌情,还能在必要时迅速反击,从而掌握战场优势。

台当局吸取俄乌经验,调整陆战队打法 - 天天要闻

(美军建议台军增加快速反应部队,以防“斩首行动”)

然而,台军的调整不仅止于此。他们还参考了美军的战术变革,即裁撤传统战车编制,转而强化滨海作战能力。美军近年来愈加倚重轻装高机动的作战单位,以灵活应对亚太地区复杂的海洋环境。

台军借鉴此思路,也在积极部署具备反舰能力的滨海作战团,意味着他们深知台海防卫的核心在于有效监控和遏制来自海上的威胁。

3、话不多说,解放军上拳头

在这个背景下,解放军近期在台海周边展开巡航行动,对于台当局的一些挑衅行为,早已把丑话说在了前头,所以既然台当局不听劝,那就只好尝尝硬拳头了。

台当局吸取俄乌经验,调整陆战队打法 - 天天要闻

(解放军近期在台海周边的频繁活动,对台当局构成压力)

事实上,解放军的“常态化演习”已经成为台海局势的新的现实。就拿最近的行动来说,台防务部门侦测到,解放军战机与舰艇频繁出现在台岛周边海域,这种高频次的飞行和航行,无疑在向台当局施压。

试想,来自大陆的战机不止一次越过台海“中线”,直抵台岛北、中、东及西南空域,这些区域涵盖了台军的几个核心防守方向。而每一次这样的行动,都是对台防务体系的一次压力测试。

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台当局在这样的压力面前,却选择对美国表现得“毕恭毕敬”,这种依赖心态的驱使下,他们甚至愿意优先采购美国的天然气,以此来改善与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但却无视美国加在其头上的巨额关税。这种自取其辱的姿态,无疑是在对外宣扬一种错误的“安全感”。

民众逐渐醒悟,意识到“台独”的政策不会带来和平与繁荣,反而可能将台湾推向危险的深渊。尽管台当局不断试图塑造一个与美方“亲密无间”的关系假象,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台当局是否真的考虑了台湾的长远利益。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国台办:美方不断炒作大陆“军事威胁”,是在为干涉台湾问题找借口 - 天天要闻

国台办:美方不断炒作大陆“军事威胁”,是在为干涉台湾问题找借口

5月28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近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称和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的涉台言论,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美方一些人居心叵测,不断炒作大陆“军事威胁”,持续鼓噪“让台湾拖住大陆”,渲染台海战争氛围,不过是在为干涉台湾问题找借口,为美国军...
中方打出第二张“王牌”比关税更狠,特朗普骑虎难下 - 天天要闻

中方打出第二张“王牌”比关税更狠,特朗普骑虎难下

文|沈言论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载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没挥热乎,就被中国反手甩出一张“王牌”砸懵了,4月4日,中国商务部一纸禁令,对钆、铽、镝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掐住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咽喉。
首都航空再陷“行李刺客”质疑,同尺寸行李在各航司待遇为何不同 - 天天要闻

首都航空再陷“行李刺客”质疑,同尺寸行李在各航司待遇为何不同

针对“女子携20寸行李箱登机被指超标”一事,首都航空回应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称:首都航空自2019年开始实施差异化服务政策,将原机票包含的选座、机上餐食、行李托运等服务拆分为独立付费项目,旅客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查询发现,首都航空规定,经济舱旅客每人可携带一件手提行李,重量不得超过7公斤,...
SpaceX星舰第九次试飞顺利点火升空,首次尝试重复使用超重助推器 - 天天要闻

SpaceX星舰第九次试飞顺利点火升空,首次尝试重复使用超重助推器

IT之家 5 月 28 日消息,刚刚,SpaceX 星舰 IFT-9 顺利点火升空。在本次试飞任务中,SpaceX 将首次尝试重复使用其第一级超重型助推器(IT之家注:曾在今年 1 月的第七次试飞中使用),本次执飞型号仅更换了其 33 台猛禽发动机中的 4 台。▼ 介绍星舰的回收复用:▼ 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和二级飞船的飞行轨迹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