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被上了一课,055大驱现身悉尼仅150海里,澳防长温和表态:中国未违法
2025年2月19日,中国海军一支远洋舰艇编队,包括055型万吨驱逐舰“遵义舰”、054A型护卫舰“衡阳舰”和903A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出现在澳大利亚东部海域,距离悉尼以东海域仅150海里(约278公里)。
此次行动,既是中国海军展示远洋能力的一次实践,也是对当下地缘政治格局中多方关系的一次重要探索。
首次抵达澳洲东部海域,战略信号不言而喻
此次远洋巡航具有特殊的地缘意义。从航迹分析,055导弹驱逐舰遵义舰编队前几天刚穿越苏拉威西海,现在航行至悉尼以东约150海里的南太平洋海域。虽然编队在国际法允许的专属经济区内航行,但如此接近澳大利亚核心城市的行为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信号。
首先,中国舰艇出现在距离澳大利亚核心经济区如此近的海域,标志着中国海军的远洋部署能力进一步成熟。这是中国海军发展全球化军事部署中的重要一步,更是军事大国在外海自由航行权的实践。
055大驱:“水面舰艇之王”的力量投射
055型驱逐舰无疑是此次编队的核心亮点,具有其优越的技术性能跻身全球最先进的大型驱逐舰行列。作为解放军海军最新一代主力舰艇,055型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标志着中国海军在远洋作战装备体系上的突破。比如,强大的航程与协同能力,这也依靠与之同时部署的054A护卫舰提供反潜和区域防御支持,而903A型补给舰则负责油料物资补给,保障了编队在完成数千公里远洋航行时的持续作战和部署能力。这种作战组合展现了中国海军在执行远洋任务时的多任务协同性。
澳大利亚反应谨慎
在官方层面,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对此保持相对温和的表态,称中国舰队的行动“没有违反国际法,也未对澳大利亚造成威胁”,“澳大利亚国防军正对其进行监视”。
南太平洋的战略新棋局
近年来,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存在感日益增强,包括与所罗门群岛加强外交与基础设施合作,以及在南太诸岛的项目投资。
1. 对澳大利亚的区域主导性提出挑战
一直以来,澳大利亚自视为南太平洋的主导国家,其地缘政治安全建立在对南太岛国和沿海区域的控制基础上。然而,随着中国在这一地区经济合作和军事活动的深化,澳大利亚不得不重新评估传统的地缘政治定位。
2. 美澳军事同盟的后续调整
面对中方巡航活动,美澳可能加强情报共享乃至联合军事演习。特别是在“奥库斯”(AUKUS)框架下,澳大利亚未来从美国和英国引进的核潜艇,可能会成为应对中国海军活动的高技术手段。然而,这种军事依赖也让澳大利亚陷入了更加尖锐的中美地缘博弈之中。
中国海军行动的多重解读
不可否认,中国海军的远洋巡航正在成为“新常态”。无论是此前穿越美国阿拉斯加专属经济区的行动,还是如今出现在澳大利亚近海的编队,解放军海军的远洋活动传递了明确的信号:在符合国际法的前提下,中国有能力也有权利充分利用全球公共水域,彰显其作为全球军事大国的地位。
对于澳大利亚而言,这种军事能力的展示不仅是对其“地区安全感”的微妙冲击,也是对其外交政策和对华态度的直接测试。澳方未来若想在地区格局中寻求平衡,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与中美双方的关系。
结语
此次中国海军055型大驱领衔编队现身澳大利亚近海,标志着解放军海军远洋能力的再一次突破,这不仅是对其“自由航行权”的合法化实践,也是对南太平洋及全球军事格局的一次战略影响。面对这种“新常态”,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其盟友,都需重新审视自己的安全与利益边界,找到参与印太博弈的新方式。而对于中国而言,这种远洋行动仅仅是一个开始,更加广泛的全球军事存在或许已在规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