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上召开的总结会议上,粟裕拍响了会议室的桌子,发出令人深思的警告:这不是战场,是阅兵场!”——那么是什么让粟裕大将发出这样的警告呢?
1953年,随着美国在“三八线”签署停战协议,朝鲜战争标志着结束,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场战争中,志愿军赢得了极其重大且令人瞩目的胜利。
同时也在这场战争中让我们第一次认识到了真正的现代化战争,认识到了我军的后装保障能力和装备的现代化缺失。
军委领导部署决策。抓调整部队体制编制和战法,尽最快速度从“小米加步枪”向现代化军队转型。
在1955年,我军通过引进装备和自我制造等方式组建了拥有苏联装备的64个陆军师,以及2300余架的米格15战斗机。合成化作战能力以及军队现代化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1954年,第一次台海危机爆发,美国第七舰队频繁在我国的台湾海峡巡航,美国和台湾当局签署了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解放军对台部队枕戈待旦并且急迫需要验证抗登陆作战能力
此时,总参谋部正在寻找一个地理位置和环境与台湾半岛较为相似的地点展开一场大演习,通过演习查找问题进一步提升战斗能力。而辽东半岛以其胶东半岛形成的“渤海锁钥”的特点,成为模拟台海防御的理想演习地域
我国向苏联军方派出邀请,希望可以派出顾问代表团来指导。苏联方面收到邀请后,派遣当时苏联国防部副部长的朱可夫元帅为首的顾问团,但是演习的方案完全是按照苏联的大纵深作战理念。计划动用十一万兵力,1000余辆坦克(包括当时引进的苏联T-34坦克和缴获日军及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缴获坦克)及300余架战斗机。
军委决定,演习总指挥为叶剑英元帅为演习总指挥,副总导演是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大将以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的陈赓大将
粟裕大将是第一任总参谋长,是在解放战争中唯一指挥了一个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大将。也是大将军衔中排名第一的“战神”
陈赓大将更是家喻户晓,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直接首长,在长征中他担任中央纵队干部团团长,担负掩护中共中央和军委机关的任务。再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在华北创下辉煌战绩曾经让恼羞成怒的日军专门学习了汉字,在装甲车上写下了“专打386旅”的狂言
当时的预案为发现敌军在黄海集结,我方迅速启用雷达和岸防部队侦查体系。
三个阶段
演习按照预定计划进行,雄伟壮阔的坦克集群一线平推,颇有决胜千里的豪迈气势
此时,苏联代表团手持望远镜看着眼前的钢铁洪流越过河滩后,其履带碾压过的泥浆飞溅起三米多高,但他们没有注意到。
粟裕的腕表正在和他的内心一共震荡!坦克突击集群居然比预案中所规定的时候整整延迟了189分钟!
在晚上召开的总结会议上,粟裕拍响了会议室的桌子,发出令人深思的警告:这不是战场,是阅兵场!因为他通过此次演习,认识到我国的地形并不等同于欧洲平原。
我国百分之60的国土是丘陵地带,而这并不适用于重型坦克装甲集群一线平推。
三天过后,一份绝密的汇报送到了中南海,参谋们发现,参演部队装备的苏制122毫米榴弹炮在转移阵地所需要的时间比在抗日战争时期缴获装备的的日本94式山炮慢了三倍。
由此,我军逐步开始摆脱苏式战法,开始探索适用于我军的战斗思想,到1956年,彭德怀元帅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以我为主”的建军思想。并且催生出“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