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接下来会进入袭城战模式吗?看到“袭城战”这个字眼,大家一定想起来当年的两伊战争了。两伊战争就专门有一个战争阶段,叫作袭城战阶段。那个时候伊朗和伊拉克两边已经打得精疲力尽了,于是拿出了最后的手段,使用“飞毛腿”和在“飞毛腿”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弹道导弹对对方的城市实施打击。这个作战模式当时被大家叫作袭城战,延续的时间大概有两、三个月。仅仅是伊拉克方面就向伊朗打出了近200枚弹道导弹,造成了平民的重大伤亡。
那么这两天突然看到俄乌冲突也把袭击对方的城市作为主要的作战模式了。
先是乌克兰接连使用火箭炮袭击了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造成了平民的大量伤亡。按照报道讲,一次袭击就造成了20多人死亡、90多人受伤。而俄罗斯当然立即实施报复,对基辅哈尔科夫实施了打击。那么使用的主要武器也是无人机、轰炸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那么照这么看下去,俄乌冲突接下来的作战模式很有可能进入到袭城战模式了。
首先我们讲袭城战,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一般都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出现的,打不动了但还需要打,于是就开启了袭城战的模式。就当前的俄乌冲突来说,乌克兰确实是有点打不动了,俄罗斯虽然还打得动,但也不想打。正是在打不动的情况下,乌克兰为了表明自己继续与俄罗斯作战的决心,开始了袭城战模式,而俄罗斯基本上属于报复性的袭击。那么这样的模式会不会长时间的持续下去?
当前俄乌冲突当中的袭城战烈度究竟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先说烈度,其实双方目前的袭城战烈度并不算高。所谓的高与不高,并不是和两伊战争比,而是和自己的能力比。
从目前来看,俄罗斯一次袭击使用的二三十架无人机、几十枚巡航导弹、10枚左右的“匕首”,这样的一个规模对俄罗斯来说并不是倾其所有。而乌克兰方面使用的主要武器是火箭炮,火箭炮虽然说火力密集杀伤力很强,但是毕竟射程有限,所以打击的仅仅是俄罗斯边境的一些城市。也就是说,双方对城市的袭击当中都是留有余地,并不是倾其所有。
从打击的目标看,对乌克兰方面基本上没有更多的选择,因为使用的是非制导的火箭炮,所以只要是瞄准到一个大目标,打到哪是哪。所以打的是民用目标,造成的平民伤亡也是比较大的。
而俄罗斯的目标呢,看来还是有所选择的。俄罗斯使用的主要的是精确制导的导弹,无人机用来是吸引火力打掩护的。而选择的目标大部分是基辅、哈尔科夫的一些类似像工厂、仓库、远程火力阵地、防空阵地这样的一些目标。所以我们看到,尽管俄罗斯报复的动静好像更大,但是造成的人员伤亡反而不如乌克兰火箭炮打击的伤亡大。
那么讲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双方从烈度上讲,不是尽其所有,而更多的只是打一个响给自己人,特别是给外人看的。可以说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城市进行打击,是在当前的窘境下不得不为的一个手段,而俄罗斯则是对乌克兰实施的报复。
从长远来看,乌克兰如果要想把这场冲突持续下去,他一定会以收复失地为目标,所以地面的攻防依然会是接下来战争的主要模式。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大规模的空袭如果他要用,之前早就能用了,不至于拖到今天。所以说从双方来说,把袭城战作为主要的作战模式,双方都没有更大的动力。所以说当下的俄乌冲突的袭城战不过是这场战争当中的一段“小花絮”而已。
那么这种袭城战将来还会出现吗?肯定还会出现,但只要它的烈度不大规模的上升,袭城战的目的没有上升到战役战略层面,那么这种袭城战基本上就是一个表态形式的作战,不会成为战争的主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