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广东老人收到一份杂志,才知消失30年的儿子是国家功臣

2023年09月25日18:33:05 军事 1412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标题:中国核潜艇之父:隐姓埋名的航海英雄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些人默默奉献,从不寻求回报。他们将家庭、亲情置于国家使命之上,为了国家的强大毅然决然投身危险的科研工作。今天,让我们聚焦于一个名叫黄旭华的伟大航海英雄,他是中国核潜艇之父,一位隐姓埋名三十年的坚韧战士。

1987年,一篇名为《赫赫无名人生》的报告文学在上海《文汇月刊》发表,揭开了这位伟大人物的神秘面纱。然而,文中并未提及他的真实姓名,而是以“黄总设计师”来代替,以确保国家安全。

1987年,广东老人收到一份杂志,才知消失30年的儿子是国家功臣 - 天天要闻


黄旭华,1924年生于广东海丰县,出生在一个家族世代为医的家庭。一开始,他也积极学习医术,但逐渐意识到中国最迫切需要的不是医生,而是强大的国防力量。于是,他毅然放弃医学,投身军事科研。

1945年,黄旭华考入国立交通大学造船专业,为了实现国防梦,他掌握了船舶制造技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急需强大的国防力量,黄旭华的机会也随之到来。他被邀请加入核潜艇的研制,这项工作极为保密,一旦加入,将无法退出。

1987年,广东老人收到一份杂志,才知消失30年的儿子是国家功臣 - 天天要闻


黄旭华坚定地接受了这一挑战,进入核潜艇攻关组。然而,他们面临巨大的困难,失去了苏联的援助,中国的核潜艇研究陷入停滞。没有资料,没有现代高科技,攻关组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从零开始。

黄旭华不仅要处理核潜艇的外壳设计,还面临庞大的数学计算问题。那个时代,中国没有现代计算机,每个计算都需要手工完成,并且一旦出现错误,所有计算都得重新开始。为了保证准确性,攻关组分为三个小组,反复核对计算结果。

1987年,广东老人收到一份杂志,才知消失30年的儿子是国家功臣 - 天天要闻


工作的困难并未让攻关组气馁,他们坚韧不拔,完成了所有计算。然而,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核潜艇研究基地选在一个荒岛上,恶劣的气候和物资匮乏成为常态。但他们知道,国家需要他们。

核潜艇的内部构造更是一个巨大挑战,攻关组在一片空白基础上进行探索。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黄旭华和攻关组需要克服一个重要问题,即核潜艇的重心控制,这对成功下潜和上浮至关重要。

1987年,广东老人收到一份杂志,才知消失30年的儿子是国家功臣 - 天天要闻


尽管面临巨大风险,黄旭华主动请缨参加核潜艇的深潜极限试验,以确保一切完美。在测试中,核潜艇发出吱吱声,紧张气氛弥漫,但最终,所有设备正常运转。

1988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完成了性能测试,黄旭华和攻关组完成了祖国交给他们的任务。然而,他们并未褪去战袍,而是继续为中国的核潜艇发展努力奋斗。

1987年,广东老人收到一份杂志,才知消失30年的儿子是国家功臣 - 天天要闻


在离家三十年后,黄旭华终于与母亲曾慎其重逢。母亲九十三岁,黄旭华不再年轻,但他依然在为国家的使命默默付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虽然退役,但黄旭华的坚持未曾停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一群无名英雄默默奉献,他们的付出和坚韧精神铸就了伟大的中国梦。他们是国家的骄傲,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尊敬的人。黄旭华的坚持和无私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了国家,不论困难多大,我们都应努力前行。

1987年,广东老人收到一份杂志,才知消失30年的儿子是国家功臣 - 天天要闻


对于这个故事的看法与观点性分析:

黄旭华的故事让人深受感动,他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三十年的隐姓埋名,为了国家的安全毅然决然投身科研工作,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出几个重要观点和看法:

爱国情怀至上: 黄旭华的故事

彰显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他明白国家的需要胜过个人的欲望,毅然放弃了医学事业,投身国防科研,为国家的国防事业献出了全部力量。这种无私的爱国情怀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全而努力奋斗。

1987年,广东老人收到一份杂志,才知消失30年的儿子是国家功臣 - 天天要闻


坚韧不拔的精神: 黄旭华和他的攻关团队在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在技术、设备、生活条件等方面都面临极大的困难,但他们没有被逆境打倒,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最终完成了核潜艇的研制。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科研和创新中至关重要,也是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之一。

1987年,广东老人收到一份杂志,才知消失30年的儿子是国家功臣 - 天天要闻


家庭与国家: 黄旭华在家庭和国家之间面临了巨大的选择。当他收到母亲的信,得知父亲因病去世时,内心痛苦不已,但他仍然坚守在科研一线,因为他明白国家的使命和责任。这种牺牲个人的选择常常出现在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身上,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国家至上的信念。

科研成就与国家荣誉: 黄旭华和攻关团队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巨大的科研成就,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确保了国家的安全。这不仅是科技的胜利,也是国家的荣誉。科研工作者的付出和创新成果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的成就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是整个国家的骄傲。

1987年,广东老人收到一份杂志,才知消失30年的儿子是国家功臣 - 天天要闻


总之,黄旭华的故事是中国科技事业中的一颗耀眼明珠,他的爱国情怀、坚韧不拔的精神、家庭与国家的选择,以及科研成就与国家荣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元素。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追求梦想,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全贡献力量。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和崇敬。

1987年,广东老人收到一份杂志,才知消失30年的儿子是国家功臣 - 天天要闻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白宫迎来3个噩耗,美国本土或面临打击,拜登高兴早了 - 天天要闻

白宫迎来3个噩耗,美国本土或面临打击,拜登高兴早了

从伊拉克武装袭击美军基地、胡塞武装击落美军无人机与美军航母跑路不难看出,美国主导世界秩序的时代,正在一去不复返。过去20年,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变,新兴势力的崛起,各方势力联手“去美元化”,都让美国如鲠在喉。
美国陷入恐慌!俄罗斯意外复议对话,战火再度烧向美国! - 天天要闻

美国陷入恐慌!俄罗斯意外复议对话,战火再度烧向美国!

美国希望通过乌克兰消耗俄罗斯,但俄罗斯与朝鲜深化合作,可能导致美盟友减少对乌支持,迫使美议员重新考虑优先事项。拜登已授权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乌军袭击别尔格罗德、库尔斯克和塞瓦斯托波尔。美方继续加码援助,乌克兰成为消耗俄的筹码。
以“演”带“练”!横琴举办十字门隧道火灾救援应急演练 - 天天要闻

以“演”带“练”!横琴举办十字门隧道火灾救援应急演练

南都讯  “隧道发生车辆事故,车辆自燃人员被困,需要救援!”6月27日,2024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火灾救援联合应急演练在十字门隧道顺利完成。据悉,此次演练模拟“隧道发现单车自燃,消防系统联动测试、隧道发生车辆事故,车辆自燃人员被困救援、隧道发生堵塞事故,牵引清障恢复通行”的情景设计,设置了火点扑灭、伤员...
战火蔓延!以色列双线作战,黎巴嫩恐成新加沙,美国冷漠旁观! - 天天要闻

战火蔓延!以色列双线作战,黎巴嫩恐成新加沙,美国冷漠旁观!

目前以色列正面临两场战争的挑战,分别是与加沙地区哈马斯的冲突和与黎巴嫩真主党的潜在对抗。内塔尼亚胡政府计划集中力量应对黎巴嫩真主党,以转移国际社会对加沙冲突的注意力。黎巴嫩真主党据称拥有庞大的武装力量和伊朗的支持,可能会对以色列境内发动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