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苏联进行了一项绝密试验,其保密程度,不亚于当年沙皇氢弹的试爆。
按照苏联的计划,以图95为原型,改装而成的图119飞机,将拥有核动力装置,一次补给,就能绕地球飞行80圈。
是的,你没听错,苏联当时竟然把核发动机搬到了飞机上,并且进行了数十次试飞试验。
从表面上看,这架飞机与普通飞机没什么区别,高度12.5米,机长46.17米,翼展50.04米。
但当时美苏都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飞机的续航能力有限,很难在纵深目标的打击上形成优势。
毫无疑问,拥有核动力的飞机,成为最佳解决方案,图119就这样应运而生。
据悉,当时图119的设计方案,借鉴了美国B-36核动力飞机的设计思路,再加上苏联强大的工业和科技实力,很快就完成了首架图119的生产。
你敢相信吗?苏联早在62年前,也就是1961年,就造出了核动力飞机,并进行了34试飞试验。
让人奇怪的是,图波列夫设计局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完成了图119核飞机的试飞,但该型号的飞机,却并未服役。
核动力发动机能大大提高飞机的续航时间,但在进行多次试验后,很快就发现了三个问题。
核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如果散热不及时,核发动机很快就会融化。
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可以借助冷空气散热,但在低空状态,就成为大难题。
为了解决散热问题,图119安装了4台发动机,其中2台为核动力,在高空飞行时使用,而另外两台常规动力发动机,则在低空为飞机提供动力。
散热问题勉强解决,但研究人员发现,为了将核反应堆搬上飞机,连弹仓的位置都被占用了,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地方携带其他装备。
而且核反应堆还会产生大量辐射,即便核动力飞机真的实现量产,也没几个飞行员真的愿意驾驶。
苏联在62年前,就成功试飞了核动力飞机图119,却因为另一个原因最终放弃。
图119在进行多次试飞后,虽然在核辐射、反应堆重量等方面,还有很多改进空间,但对核动力飞机的研制,苏联依然充满信心。
当时之所以研制图119,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核弹提供载体,从而提高核武器的威慑力。
谁能想到,1961年发生的另一件事,让苏联主动放弃了核飞机研制计划。
1961年10月,苏联研制的R16洲际导弹试射成功,并很快通过评审,具备实战服役的条件。
相比核动力飞机,洲际导弹的机动性强、可靠性高、成本低,关键是技术已经成熟。
1963年,首批R16洲际导弹正式服役,图119核动力飞机,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毫无疑问,拥有无限续航能力的飞机,依然是人类的梦想。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在你看来,人类还有必要,继续研制核动力飞机吗?